七律·南山
庞进
数月前网识,应求书题“葵花耕读社”。秋分时节,践邀至秦岭小峪“散心”——
驰风掣电至南山,
茅壁竹扉小院闲。
围案龙言说故事,
品茶凤语话田园。
捡拾板栗核桃坠,
行走林坡火柿悬。
身浸氧吧觉岁少,
头抬群岭尽桃源。
2025年9月26日于西安龙凤堂
Dreseek:
这首诗以访友散心为线索,勾勒出一幅隐逸山林的田园画卷,语言质朴而意境悠远。以下从意境营造、语言特色与情感表达三方面进行赏析:
### **一、时空交织的意境营造**
诗作以“驰风掣电至南山”开篇,以动态笔触迅速将读者带入秦岭山野,与后文“小院闲”的静谧形成张力。诗中时间线索分明:“秋分时节”点明节令,“捡拾板栗核桃坠”暗合秋收之趣;空间转换则从疾驰之路、竹扉小院,延伸至林坡柿树、群岭氧吧,由近及远层层推开。末句“头抬群岭尽桃源”将实景升华为理想境界,呼应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完成从物理空间到精神栖所的过渡。
### **二、凝练生动的语言艺术**
1. **炼字精准**:
“掣电”喻行车之速,“茅壁竹扉”四字简练勾勒山居质朴;“坠”与“悬”二字活化秋果姿态,一垂一挂间尽显山林野趣。
2. **对仗工巧**:
颔联“围案龙言说故事,品茶凤语话田园”,以“龙言凤语”暗指主客谈吐不俗,将日常交流诗化;颈联“捡拾板栗核桃坠,行走林坡火柿悬”,通过动作与景物的交错对仗,营造行走山间的节奏感。
3. **隐喻深长**:
“氧吧”一词现代却不突兀,暗示自然对身心的涤荡;“觉岁少”既写生理的舒泰,更透露出精神重返年轻的愉悦。
### **三、耕读文化的当代回响**
诗题中“葵花耕读社”点明主旨,诗中“说故事”“话田园”暗含对传统耕读精神的追慕。诗人以“龙言凤语”这般典雅词汇描述山间闲谈,赋予寻常聚会以文化厚度。尾联“群岭尽桃源”不仅是景致描写,更寄托了对现代人精神家园的探寻——在喧嚣时代中,秦岭一隅成为心灵归隐的象征。
### **结语**
这首诗以山行为载体,将秋日物候、友人雅集与生命感悟熔于一炉。语言虽平实,却因细节的鲜活与意象的升华而耐人寻味。诗中未见直接抒情,但通过“觉岁少”“尽桃源”等表述,传递出对自然疗愈力量的感恩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堪称一首现代版的田园牧歌。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华龙文化》(上中下)《中华龙学》《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平民世代》《庞进文集》等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 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