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映月夜:八十多岁台胞青岛拜师记——第一代外姓弟子宫浦蘭亲述周氏六体针灸传承之路
通讯员/董泽元
子时的月光,清冷如霜,穿透蓬莱诊所的窗棂,静静流淌在银针之上。我,宫浦蘭,一位年届八旬的台湾同胞,指尖微颤,却无比郑重地将一枚细长的银针刺入腰背部的周氏奇穴——“腰百劳”穴。这枚针,于我而言,重逾千斤——它承载着跨越半个世纪的苦痛。青年时洪灾肆虐,刺骨的寒水浸透骨髓,种下了纠缠一生的“月子病”;暮年又遭车祸重创,三节腰椎断裂,冰冷的六根钢钉,二条钢板成为我形影不离的“枷锁”,日夜与僵硬和剧痛为伴。生命的暮色似乎已沉沉落下,直到我遇见了六体针灸传人周磊师父。他指尖流转的“周氏六体针法”,宛如春风化开坚冰。当那传说中“气至病所”的温热感,奇迹般地从针尖涌现,沿着督脉缓缓升腾、扩散,我仿佛听见了体内锈蚀多年的筋骨在呻吟中重新舒展、复苏的声响。这已不仅仅是起死回生的医术,更是命运之神向我这垂暮之躯,慷慨递来的一把破茧重生、挣脱桎梏的密钥。
2025年盛夏,青岛的海风裹挟着咸湿与檀香的氤氲。海岸边,承载着一百五十年厚重历史的周氏族谱在众人屏息中徐徐展开。周氏六体针灸第一次开放式集中收徒,我作为第六代弟子中年龄最长者,亦是被正式接纳的外姓弟子,在庄严肃穆的传承大典上,以最虔诚的姿态奉茶。历史性的一刻凝结于此——师父周磊稳稳扶住了我因激动而颤抖的手臂。这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如同惊雷,成为周氏针灸打破“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百年单传桎梏的永恒象征!三百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肃立见证,其中六十名与我一样的外姓弟子额间,被郑重地点上象征传承与光明的朱砂印记。点点朱红在灯光下连缀,恰似一片璀璨星河骤然点亮——这意味着,深藏幽阁一百五十载的济世绝学,终于挣脱束缚,化作燎原星火,照亮了更广阔的人间。
青岛的传承课堂,不仅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无声流淌着泣血的奉献。一次示教涌泉穴精准取位的关键时刻,师父周磊的手机屏幕骤然亮起,一条“外婆病危”的紧急讯息刺入眼帘。满堂学员只见他指尖的银针依旧稳如磐石,精准无误,却无人能窥见他心底瞬间掀起的惊涛骇浪与彻骨悲痛。接下来的日子,他强忍哀恸,白天坚持授课传道,夜晚答疑解惑,给学员和慕名赶来的患者义务调理身体。连续三日三夜,他每日睡眠不足两三个小时,将对外婆的无尽思念与悲伤,硬生生地压入心底,转化为课堂上对“周氏奇穴”温补指法更深刻的讲解。深夜,当学员群中求知若渴的提问接龙不断亮起,他回复的每一条语音,尽管带着无法掩饰的沙哑与疲惫,却字字句句透出磐石般的坚定:“六体针法若能早一日广传于世,世间便早一日有千万人得以解除病痛折磨。”这份在至暗时刻依然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大爱,无声地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至高境界。
传承仪式上最动人心魄的一幕,莫过于师父周磊将祖传至宝——“子午流注铜人”郑重交付于我手中的时刻。月光如水,洒落在古老的青铜经络模型上,泛起一层幽蓝深邃的光泽,仿佛千年的智慧在低语。这位背负着家族一百五十年传承重担的年轻传人,面朝蓬莱方向隐约传来的潮声,对我轻声嘱托,其声如钟,直抵灵魂:“徒弟,愿您手中之针,能渡尽海峡两岸同胞之病厄。”此刻,我下意识地抚摸着腰间——那曾禁锢我多年的冰冷钢护腰,腰椎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力量。指尖触碰着温润的青铜经络,我仿佛听见了历史长河奔涌的回响:从青岛的课堂启程,经蓬莱跟师的仙韵潮声,终将抵达宝岛台北的万家灯火……周氏六体针灸的星火,已不再囿于一族一姓。它正以仁心为舟,银针为桨,开启一场跨越海峡、泽被苍生的文明远征,悄然重绘着世界医学版图上属于东方智慧的经纬。(周磊电话:13589763186)
(通讯员:董泽元 滨州头条报道)





通讯员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