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区圆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
成都市新津区圆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5年9月12日
(一)活动背景
在非遗衍纸职业康复小组前几节活动取得良好反响后,康复对象们对非遗纸艺的兴趣愈发浓厚。为持续提升康复对象的纸艺制作能力,并为后续的非遗作品售卖做准备。
2025年9月12日下午2点至4点,成都市新津区圆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兴义镇康复复元驿站举办了非遗纸艺DIY发夹制作活动。活动共有16人参与,包括康复复元驿站工作人员、康复对象及家属。

(二)活动准备
活动开始前,社工老师详细介绍了纸艺DIY发夹的制作流程,包括从纸条卷制、图案设计到最终固定在发夹托上的全过程。同时,社工老师展示了多种发夹样式,激发了康复对象的创作热情。此外,活动中特别邀请了两名手工制作能力较强的康复对象——高大哥和杨大哥,作为“经验分享者”,协助其他康复对象。

(三)活动过程
1. 个性化创作与互助支持
康复对象们围坐在一起,迅速投入到了DIY纸艺发夹的制作中。社工老师穿梭于各桌之间,为需要帮助的康复对象提供指导。袁女士和张女士凭借熟练的手工技巧,不仅迅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还主动尝试了更复杂的技法。她们耐心地向其他人讲解制作要点,鼓励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和颜色进行创作。
2.袁女士和张女士的进阶挑战
在本次活动中,袁女士和张女士接受了更高难度的挑战。袁女士尝试制作了一款复杂的莲花型发夹,并成功完成了作品;张女士则挑战了一款更为精细的蜜蜂设计,图案生动且对称,展现了极高的手工技艺和创造力。她们的表现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还为其他康复对象树立了榜样。

3. 高大哥与杨大哥的突破
高大哥是平时动作最慢的一位康复对象,但这次活动通过不断练习,他的进步尤为显著。他不仅成功完成了几款DIY发夹,还主动帮助其他动作慢的同伴。杨大哥此前最不擅长手工,这次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尝试制作了一款复杂的花型发夹,并在过程中帮助了同桌的新手。
4. 兴义精仿医生的助力
活动中,兴义精仿医生也全程参与,不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还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医生的加入使活动氛围更加专业且安全。
5. 小组互动与分享
在制作过程中,社工老师组织了几轮小组讨论,鼓励大家交流创作灵感和技巧。通过分享,康复对象们的创作热情和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活动反馈
康复对象们对本次DIY发夹活动反响热烈。高大哥表示:“自己在不断练习中找到了手感,希望能继续提升。”杨大哥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这次的挑战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我也能帮助别人了。”袁女士和张女士则表示:“尝试更复杂的技法虽然有些挑战,但非常有趣,也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社工老师对大家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称赞了袁女士和张女士在进阶挑战中的出色表现。

(五)活动总结与预告
本次非遗纸艺DIY发夹活动圆满完成。康复对象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发夹,进一步提升了纸艺制作能力以及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未来,活动还将围绕更复杂的纸艺项目展开,旨在为康复对象的职业康复和作品售卖打下坚实基础。下一节活动将围绕“非遗技能大比拼”展开,届时将有更多创新设计和技法展示,进一步增强康复对象的专业技能和创作信心。在“非遗技能大比拼”中,康复对象们将有机会展示自己在衍纸技艺上的进步,并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挑战的形式,体验非遗文化的深度与魅力,同时为未来的非遗作品创作和售卖积累更多经验技法展示,进一步增强康复对象的专业技能和创作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