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岁月,山河巨变;八十年浩气,薪火相传。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了铭记那段浴火重生的民族记忆,缅怀以血肉筑起新的长城的先烈,我们以“自强精神”为主题,特邀全国80位书画名家,以丹青写史、以翰墨铸魂,举办本次画展。自强,是中华民族在十四年烽火中淬火而生的精神利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汇聚成救亡图存的滚滚洪流。正是这股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使山河重光,使民族复兴。今天,当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我们依然需要回望那段苦难与辉煌交织的岁月——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不是为了沉湎回忆,而是为了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为此,80位书画名家以笔为旗,以墨为刃,或再现烽火硝烟里的英雄群像,或抒写山河无恙的盛世气象,或寄寓对和平的永恒祈愿。他们的作品,是历史的艺术凝练,是时代的深情回响,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最崇高的礼赞。
张仲亭题《自强精神》
张仲亭先生 1947年生,济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
张仲亭先生自幼酷爱书法,60余年孜孜不倦,书宗二王,以行为主,其作品灵动飘逸,雅俗共赏,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2009年,在其本人不知晓的情况下,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大碗幕"选用了他的书法《望岳》,使其成为他的书法代表作。他把书法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一是着眼于如何写好中国书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展示中国书法的正大气象:二是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书法更好地介入社会公共领域,为时代为群众做出更多的贡献。
多年来,张仲亭先生连续组织举办了“齐鲁情--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系列书法展,先后在北京举办了“大道之行--张仲亭书国学经典”作品展、“为经典插上翅膀--张仲亭书毛泽东诗词”作品展等大型展事,旨在宣传齐鲁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017年7月20日,《人民日报》第19版以“张仲亭:期待为经典插上翅膀"为题专门报道了其书法创作活动,并对其创作方向和书法实绩给子充分肯定。
张仲亭先生应邀为各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题字,有多件作品作为碑刻、牌匾镌刻在国内名山大川。
2013年张仲亭先生重新书写二十年前在泰山碧霞祠悬挂的对联,刻后重新悬挂在碧霞元君两旁。
2014年,济南市打造国家五A级景区,张仲亭先生题写了“天下第一泉”,并注册 LOGO。2017年,济南市人民政府重修华阳官,张仲亭先生书写了《重修华阳宫记》,刻石立碑于华阳宫。特别是在著名的曲阜尼山圣境风景区建设中,张仲亭先生书写了25件书法作品,分别安放于孔子大学堂的主厅“仁厅”和“礼乐堂”,这与他手书的而立门两侧对联一起成为尼山圣境的文化亮点,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称赞。2020年,张仲亭先生应泰山市博物馆--岱庙邀请,为岱庙内的灵侯殿题写槛联并石刻;再次受邀为尼山圣境风景区观水台石阙门创作《论语》荀子》孟子》庄子》《韩诗外传》经典诗句的书法石刻。2021年,“文化惠民向党献礼--张仲亭心系慈善捐赠书法作品展”在济南慈善总会举办,展示了张仲亭先生精心创作并捐赠慈善的50幅书法作品,短时间内共募得善款19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济南市的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
2023年1月,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佑我中华福泽万家--2023年新春祈福公益活动开笔送福仪式”在济南成功举办,现场展示了星云大师、张仲亭先生书写的福字墨宝,所收集的书法作品印制30万份,向社会大众无偿赠送。
2023年10月,张仲亭先生应邀书写杜甫《望岳》诗为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承办的“沿着黄河遇见海”主题摄影暨短视频大赛助力赋能,更将其精心书写的十幅金字“康泰寿长福”作为奖品捐赠给大赛组委会。
2024年张仲亭先生题写了“泰山碧霞祠”
2025年,张仲亭先生被聘为泰山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张仲亭先生书写的福字和杜甫《望岳》诗,作为各界人士眼熟能详的两个文化品牌,被印制成各种文创衍生品,深受群众喜爱。
这些事实和成绩,体现了张仲亭先生以书法艺术为载体,书写国学经典,为经典插上艺术翅膀的积极实践。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