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破晓
小刘和他的两名战友只在姜启容的窑洞里停留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外面的狂风暴雨是最好的掩护,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天翻地覆。
“姜大叔,”小刘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像锤子一样敲在姜启容心上,“赵保元很可能狗急跳墙。我们得到消息,他最近在镇上和几个地主老财密谋,可能会在逃跑前对以前‘得罪’过他的人下毒手,您是他重点记恨的对象,千万要小心!”
姜启容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厉色,他用力点了点头,枯瘦的手紧紧抓住炕沿:“俺晓得……俺这条老命,早就不是自己的了……栓柱……”他担忧地看了一眼紧张地站在一旁的儿子。
小刘明白他的意思,拍了拍栓柱已经变得结实的肩膀:“栓柱兄弟也长大了。大叔,你们今晚不能待在家里了。跟我们走,我们先找个安全的地方隐蔽起来。”
“不,”姜启容却出乎意料地摇了摇头,他指着慢牛坡的方向,语气异常坚定,“俺哪儿也不去。俺得守着那儿。赵保元要是真疯了,保不齐会去糟蹋坟茔泄愤。俺得在那儿盯着。”
小刘愣了一下,看着老人倔强而决然的表情,知道劝不动。他沉吟片刻,快速做出决定:“好!那这样,栓柱兄弟跟我们走,去我们临时的落脚点,安全。您……”他看了看姜启容衰弱不堪的身体,对身后一名战士吩咐道,“小李,你留下,陪着姜大叔,保护他的安全,就在坡上找个隐蔽地方盯着!记住,除非万不得已,不要暴露!”
“是!”那个叫小李的战士干脆利落地答道。
事不宜迟,小刘带着栓柱和另一名战士,迅速消失在雨夜中。栓柱临走前,红着眼眶看了父亲一眼,姜启容朝他挥挥手,示意他快走。
窑洞里只剩下姜启容和小李。小李是个二十出头的精悍小伙子,话不多,眼神锐利。他扶着姜启容,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冒雨爬上慢牛坡,在黑石头附近找到一个可以避雨又能观察下方道路和村庄的土坎后面隐蔽下来。
雨水冰冷刺骨,姜启容裹紧湿透的破棉袄,冻得瑟瑟发抖,咳嗽又忍不住要冒出来,他拼命用手捂住嘴,压抑着声音。小李默默地将自己的外衣脱下来,披在姜启容身上。
“使不得……同志,你穿……”姜启容推辞。
“大叔,我年轻,火气旺,没事。”小李按住他的手,语气不容拒绝。
两人蜷缩在土坎后,像两尊沉默的石像,在暴雨中警惕地注视着黑暗中的村庄。雨水冲刷着坡上的泥土,也冲刷着十一年前那场战斗留下的隐约痕迹。姜启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既担心赵保元真的会来,又期盼着解放军能快点到。
这一夜,格外漫长。
直到天快亮时,雨势才渐渐小了些。就在天色蒙蒙亮,最黑暗的那一刻,村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夹杂着狗吠、哭喊和零星的枪声!
姜启容和小李精神一振,凝神望去。只见保安团驻地那边火光闪动,隐约可见人影幢幢,似乎发生了混乱。
“可能是赵保元要跑!”小李低声道。
果然,没过多久,几辆马车和几十个慌慌张张的人影,在少数保安团丁的护卫下,仓皇冲出村子,向着县城方向逃去。他们似乎只顾着逃命,并没有朝慢牛坡来。
姜启容松了口气,但紧绷的神经并未完全放松。
天色渐渐放亮,雨停了,东方的天际露出一抹鱼肚白。村庄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仿佛刚才的混乱只是一场噩梦。
突然,从小路尽头,传来一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那脚步声不同于保安团的杂乱,带着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
小李猛地站起身,极目远眺,脸上露出了激动无比的神色:“来了!是我们的队伍!”
姜启容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却因为腿脚麻木和激动而险些摔倒,小李赶紧扶住他。
只见一队队穿着灰色军装、帽子上戴着红色五角星的军人,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开进了四百户村!他们纪律严明,不进民房,不扰百姓,只是在村口和要道设下岗哨。一面鲜艳的红旗,在晨曦中猎猎作响!
解放了!真的解放了!
村民们起初吓得紧闭门户,但看到这支队伍秋毫无犯,和以往的军队截然不同,才敢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缝观望。
姜启容在小李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走下慢牛坡。他看着那些年轻、充满朝气的解放军战士,看着那面迎风招展的红旗,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十一年了!整整十一年了!他盼这一天,盼得头发全白,脊背佝偻,身染沉疴!
这时,小刘带着栓柱,还有一位穿着军装、气质儒雅的首长(正是当年的杨政委,如今已是师级干部),快步向姜启容走来。
“姜大叔!”杨政委紧紧握住姜启容颤抖的、冰冷的双手,声音充满了感情,“我们回来了!谢谢你!谢谢你这十一年来的坚守!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姜启容嘴唇哆嗦着,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地流泪,点头。栓柱跑过来,紧紧抱住父亲,父子俩相拥而泣。
杨政委抬头望向慢牛坡顶,目光落在黑石头方向,神情变得庄严肃穆:“柴洪宇师长,还有所有牺牲在慢牛坡的烈士们,我们来看你们了!你们可以安息了,你们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即将到来!”
朝阳终于冲破云层,万道金光洒满大地,照亮了慢牛坡,也照亮了姜启容布满泪痕却洋溢着希望的脸。十一年暗无天日的坚守,终于换来了这激动人心的破晓时刻。
(第十二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