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团的演出从不讲“排场”,却处处透着“用心”。在高里街道高里一村的专场,开场的《中国美》一开场就点燃了现场气氛,舞者灵动的身姿与村民的掌声相映成趣 。
潍坊著名歌手杨玉林孙安锋的《我的祖国》以激昂旋律唱出劳动人民的豪迈。
民间老艺人牟兴福的传统评书(夸高里,大实话)用诙谐语言展现乡村新风貌,引得台下捧腹大笑、掌声不断。
主持人刘晓宁孙安锋也把神话故事(新白娘子传奇)演艺的活灵活现。
夏乃东的传统戏曲(打虎上山)更是展现打恶霸除豹狼的英雄再现场景。
最让村民动容的是民间故事牟幸福孙安峰的《白毛女》更是深入百姓心中,真挚的演艺不少老人湿润了眼眶。
“接地气、懂我们”是村民对演出的一致评价。艺术团深谙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
潘洪庆的(挽扶)。和李建堂的(欢聚一堂)更是把现代歌曲唱出文化富民的新时代。
节目里既有张俊兰刘建军《夫要双双把家还》同样承载乡愁的民俗表演。也有《一孔桥》舞蹈团队展现的青春动感,传统与现代在舞台上完美交融 。舞出震撼气势。
吕剧联唱环节里冯贵杰演绎的《点燃炉中火》,和姜亦民的(逼婚记)更是让戏迷们过足了瘾。
孙在先孙安锋的(滚滚长东逝水)唱出豪迈热情。这些节目如同量身定制,既传递着新时代的正能量,又满含浓浓的乡土情怀。

主持人刘晓宁的舞蹈(月满西楼)多娇优美舞出古韵典美。。
曲美芬的(龙车风辇进皇宫)唱出京腔韵味。
文化下乡的意义,远不止一场演出的热闹。艺术团始终坚持“让百姓的节目上舞台”,通过吸纳民间艺人、青年爱好者组建队伍,让乡村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近几年来高里街道注重乡村文化发展演出。山东筑梦者艺术团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潍坊多个村镇,用歌声赞美美丽乡村的变化,用舞蹈展现村民的幸福生活。正如村民孙大爷所说:“平时很少有这样的大型演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太开心了!”
舞台搭在村口,真情留在心间。山东筑梦者艺术团用一场场接地气的演出,拉近了艺术与乡村的距离,既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激发了大家建设家乡的热情。
这支“筑梦”队伍,正以文化为笔,以发展寒亭乡村文化起到带头作用。在齐鲁大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让寒亭文化之花在乡土村间持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