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
楹联/李含辛
上联
簪缨世胄,商海乘槎,政坛执戟,金貂玉勒承先业;
下联
畎亩遗贤,工坊淬剑,垄亩耕云,布衣芒屦守天真。
横批
物各有时
附录
李含辛楹联《出身》赏析
这副由李含辛创作的楹联《出身》,通过精妙的艺术构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境界与社会分工的深刻思考。
一、形式结构分析
1. 格律规范
上联: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严格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楹联创作原则,平仄交替,韵律和谐。
2. 对仗体系
上联 下联 对仗类型
簪缨世胄 畎亩遗贤 偏正结构对仗
商海乘槎 工坊淬剑 动宾结构对仗
金貂玉勒 布衣芒屦 并列结构对仗
对仗工整严谨,既符合形式要求,又富有变化之美。
二、艺术特色解析
1. 典故运用
上联:"金貂玉勒"典出《汉书·佞幸传》,暗喻权贵阶层的传承与荣耀
下联:"畎亩遗贤"化用《论语》中"贤者避世"的思想,强调底层坚守
"乘槎"既指经商,又暗用张骞乘槎探源的典故
"芒屦"出自《孟子》,呼应布衣的朴素意象
2. 意象对比
空间对比:商海/工坊,政坛/垄亩,形成广阔的社会场景
质地对比:金貂玉勒/布衣芒屦,突显物质差异
动作对比:乘槎/淬剑,执戟/耕云,展现不同生活方式
3. 声韵设计
主韵:上联"业"(入声药韵)与下联"真"(平声真韵)形成阴阳对转
副韵:"槎"(麻韵)与"剑"(艳韵)构成仄声呼应
整体声调起伏有致,朗朗上口
三、哲学内涵阐释
1. 社会分工观
横批"物各有时"取自《庄子》"物各有宜"之意,表达了对社会分工合理性的认可。上联展现的权贵阶层与下联描绘的平民百姓,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2. 价值平等性
虽然上下联描绘了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但通过"承先业"与"守天真"的对应,暗示了不同生活方式的平等价值。权贵传承与底层坚守,都是值得尊重的生命选择。
3. 人生境界论
"乘槎"的开拓精神与"耕云"的恬淡心境,构成了完整的人生境界图谱。作者没有简单评判高低,而是呈现了多元的人生可能性。
四、创新表达评析
典故新用:将传统典故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如"商海乘槎"既指经商,又暗含探索精神
意象创新:"耕云"将普通农耕诗意化,与"淬剑"形成刚柔相济的美学对比
哲学升华:通过具体意象的对比,抽象出"物各有时"的普遍哲理
情感平衡:既不过分推崇权贵,也不刻意美化平民,保持客观中立的视角
这副楹联在保持传统楹联艺术精髓的同时,通过典故的创造性运用、意象的精心搭配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实现了形式美与内涵深的完美统一,堪称当代楹联创作的典范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