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序-
旎诗:冰棱垂首时
作者:尹玉峰(北京)
冰棱垂首时,银河在指缝溃散
一瓢碎光,喂饱了整片荒原
沙粒记得羚羊的足印,而鹰的羽毛
割开夜空,将星辰滴进我的眼睑
谁在拼凑坛城的彩屑
每一次散落,都是新的圆
经幡突然翻卷,抖落千年积雪的冷寒
我曾跪在冰川的层刃上,数眉间
燃烧的雪,数掌纹里倒塌的墙
如今沉默如河,任波光折断自己
蒸腾成云,或摔碎成湍;不必计算
恒河的倒影,只是众生擦肩时
一次短暂的弯腰;等月亮
沉入西谷,我们还会凝结成
新的魂魄,覆盖所有未命名的峰巅
望海潮•冰棱垂野
作者:尹玉峰(北京)
冰棱垂野,银河溃坝,一瓢泻入风烟。羚迹印沙,鹰翎划夜,偶然滴落人寰。谁问旧因缘?似坛城彩屑,散即重圆。忽见经幡,卷起千劫未名寒。
曾经匍匐冰川。认眉间灼雪,掌底残垣。今却忘言,随波折转,蒸腾或作云湍。何必计流年?纵恒河倒影,不过摩肩。待月西沉,再凝新魄覆峰巅。
《望海潮》以双调一百零七字之宏阔,尽显慢词铺叙之长。上片多四字对句,如浪叠云涌,勾连繁华盛景;下片转五七言,疏密相间,暗藏跌宕情思。此调宜赋壮丽山河,亦擅写人间百态,实为宋词长调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旎诗的由来】旎诗由尹玉峰《海棠花未眠》夺势定位:“在人类最困惑的时间节点/世界己昏然/海棠花未眠/冉冉升腾的爱意静观人间/几多冷暖?寸心至死如丹/弹拨一曲弦颤千古的绝响/朝露落下若溅玉,眼泪凝了也耀眼/迎向人间千万朵,挂在枝头细裁香/烟烟缕缕,染得一眉清光漫过嚣世/愿景沐阳光,但见蝶舞温婉绕海棠……"
这种具有古典的现代美、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现代旎诗,感叹着诗国黄昏的感叹,旖旎着诗国黎明的旖旎,达到一种闳约深美的艺术境界;运用美丽如闪电、摄魂夺魄的诗境语言营造诗境、意绪、愿景、求索、挣扎,任想象力统治世界,直捣心智。
旎诗英语翻译为:A poem of beauty(一首诗的美),日语翻译为:美しいし詩(美丽到令人窒息的诗)。当汉语旎组词为旖旎时,多了一层清洁干净、纯真雅致、幸福温馨、动人心魄的意思。历代诗词名家都喜欢择用。(唐)李白 《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清)孙枝蔚《清明日泛舟城北》新烟何旖旎,黄鸟鸣春深。"旎"字从方人从尼。“尼”意为亲和、亲近,转义为缠绕、缠人。“人”和“尼”联合起来表示“旗帜缠人”。
“守正创新,生生不息!”
——出自尹玉峰《诗脉》
”诗"为魂,承千年文心;
"脉"为形,贯古今气血。
《诗脉》理念出自尹玉峰”血盐论”:诗是血泪里渗出的盐、风干后的心跳。真正的诗歌生命力,终将会像二月二龙抬头时"新莺早早叫枝头"般的自然涌现,而不是用脚投票山寨荣誉虚假光环下的人工授粉。真正的诗人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们留下一个节日,真正的诗性从未被浮世贩卖的粽叶包裹。唯有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中,诗歌才能永远不负诗国,不负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