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操 ,字祥正、号华臣、笔名巴人、心之力艺术 ,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巴派”艺术主要创始人。 是全国人大艺术委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出生于武陵书香门第,求学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名家高研班。曾在报社作过编辑记者, 水电文化部门工作, 1986年调利川市委宣传部首任市文联常务副主席、美协、书协名誉主席、作协主席。著述有《腾龙洞》、《中国对联集成利川卷》《成功制胜三十六计》、《紫气行吟书》、《墨源中国》、《龙船调赋书》、《历史与国情》、《曾国操书法》三卷、《曾国操画集》三卷、《武陵狂歌集观》丹青瀚墨卷、世外桃源卷、虎啸云霞卷等280余万字。
以诗为魂、书为骨、画为境、论为鉴,独创工兼写洒彩法,形成冷暖和谐色调丰富的中国水墨画风。在中国美术馆和国外大型艺术展览中,曾获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名作金奖、中华国宝奖、世界美术大奖等。任国研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名家杂志社艺术顾问、美丽中国栏目组特邀导师、外联杰出贡献专家、中国艺术功勋人物、中艺国优名师及全球文明典藏工程文艺使者和国际代表等。
他说:“思想是艺术的准则,技巧是艺术的手段,灵感是艺术的火花,凝练是艺术的纯真,传统是艺术的风格,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创意是艺术的自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哲理是艺术的盛宴,完美才是艺术的神入化境界。”创作的原则是[为时代说话,也为自己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诚恳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