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里窗外
金V诗人: 郭绍山
金牌主播:善待自己
文学总监:阿紫
音频总监:冷然.安然
执行部长:张 明 .冷雪.武立群
执行总编:玫 瑰
我心中有一个理想的庭堂
那里有诗画拳三扇窗
诗窗在天上、
推开诗窗的是清晨的太阳
窗内有梅兰竹菊、浅吟低唱
窗外有龙凤飞翔、诗海翻浪
我用诗线做风筝、长长的、长长的
放飞文脉青青、秀水苍苍
画窗在地上
推开画窗的是皎洁的月亮
窗内春华生秋实、鸟语种花香
窗外长风临摹峻岭、波涛写意长江
我用大海泼墨、浓浓的、浓浓的
渲染三山壮美、挥洒五岳情长
拳窗在中央
是被人间烟火推开的
窗内世世文功武德、代代内圣外王
窗外华夏开疆拓土、英雄驰骋豪放
我用太极拳将生命的交响曲奏响 、
悠扬、悠扬
在盛世中、修身养性、逍遥游、
整理我心中的理想殿堂
心静为诗!行动为拳、整洁为画
诗画拳是我三友、手手相牵、地久天长
清晨的太阳
领我坐上东吴万里船,去追赶梦想
晚上的月亮
为我打扫西岭千秋雪,送我回家乡
双璧齐辉:评郭绍山、李秀夫妇《窗里窗外》与《窗口》的诗意栖居
郭绍山、李秀夫妇同以“窗”为核心意象落笔,却在诗行间开出迥异而相生的花——郭先生《窗里窗外》以“诗画拳”筑就华夏文脉的精神殿堂,李女士《窗口》凭“风雨雪”织就岁月沉淀的情感长卷。两篇诗作一宏一微、一刚一柔,既见个人笔力,更显夫妻二人同频共振的文化素养,堪称诗坛同题创作的双璧之选。
一、郭绍山《窗里窗外》:诗画拳撑持的文化风骨
《窗里窗外》的“窗”,是通往传统文化深处的入口。诗人以“诗画拳”三扇窗为脉络,将抽象文脉具象为可感的景致:诗窗映朝阳,“梅兰竹菊”在浅吟中藏尽东方雅致;画窗对明月,“峻岭长江”在泼墨间舒展天地生机;拳窗立烟火,“文功武德”在拳脚间彰显华夏气魄。从天上的诗境到地上的画韵,再到人间的拳风,空间层次如榫卯相扣,具象景物与文化精神无缝交融,让千年文脉有了可触的温度。
语言间满是对传统的赤诚:“长长的”诗线牵起风筝,让文脉随长风飘向“秀水苍苍”;“浓浓的”墨色取自大海,将三山五岳的豪情泼洒纸上;叠词的韵律感与新奇比喻,让文化热爱不再是空洞的抒怀。结尾“太阳追梦”“月亮归乡”既呼应开篇意象,更藏着诗人以文化为根的壮志与乡愁。而“心静为诗、行动为拳、整洁为画”的点睛之笔,将诗画拳与个人修养相融,“三友相牵”的抒怀里,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践行,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二、李秀《窗口》:时光里流转的情感诗行
《窗口》的“窗”,是框定生命记忆的取景器。诗人以细腻笔触,让“窗”成为岁月的见证者:风从窗口过,诗人踏着旋律追回童年的纯粹;雨从窗口过,轻声诉说四季更迭的魔力;雪从窗口飘过,在玻璃上画下春天的信笺。自然意象与个人感知交织,开篇便漾起清新的生活气息。
笔锋一转,“那年他从窗前走过”的回忆猝不及防撞入诗行——“掷来的秋波”勾走魂魄,“跟着他一生漂泊”的直白,让五十年的相守有了岁月的重量。没有华丽辞藻,“长相厮守”四字已足够动人。而结尾处,“玫瑰”与风、雨、雪相融,让个人情感升华为诗意的绽放:玫瑰风旋起九洲诗浪,玫瑰雨连缀文脉银河,玫瑰雪筑就晶莹桂冠,情感从儿女情长跃向对诗意与家国的热爱,格局悄然舒展。这扇“窗”,终究从见证私人记忆的角落,变成了通往广阔诗意的出口。
夫妻二人以“窗”为媒,郭先生见文化风骨,李女士见人间温情,一写华夏千年的精神底色,一绘生命个体的情感轨迹。看似迥异的表达里,藏着同样的细腻与深刻——对文化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在诗行间交织成韵。这般同题而作却各展风华,既是个人才思的绽放,更是夫妻精神同频的诗意共鸣,实为诗坛难得的温情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