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民富国强感怀】
写在国庆
——翠柳
望流霞,东隅明月映黄花。
仲秋夜半华灯挂,锣鼓喧哗。
翩翩若舞纱,
处处丰年话,英韵惊天下。
神州焕彩,赤县欢洽。
赏析:
曲韵流芳,国运情长
这首《双调·殿前欢·民富国强感怀》是翠柳在国庆期间创作的散曲,整体结构紧凑,情感饱满且昂扬向上。通过对节日中一系列美好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洋溢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开篇绘景,意境初成
“望流霞,东隅明月映黄花”,开篇便营造出一幅绝美的画面。流霞,通常指晚霞,其绚烂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望流霞”三个字,将读者带入一个开阔的视野之中,仿佛能看到天边那如诗如画的晚霞。而“东隅明月映黄花”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东隅”点明方位,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洒在盛开的黄花上,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美好的意境。明月与黄花,一高一低,一洁白一金黄,相互映衬,色彩鲜明。
节日盛景,热闹非凡 “仲秋夜半华灯挂,锣鼓喧哗”,直接描绘国庆期间仲秋夜晚的热闹景象。夜半时分,华灯初上,将整个城市装点得五彩斑斓。“华灯挂”形象地写出了灯光的璀璨和华丽,仿佛一颗颗明珠悬挂在空中。“锣鼓喧哗”则从听觉的角度,让人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舞姿曼妙,韵味十足
“翩翩若舞纱”,描绘了舞者轻盈优美的舞姿。“翩翩”一词,生动地表现了舞者身姿的轻盈和灵动,仿佛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若舞纱”则进一步将舞者的舞姿比作舞动的轻纱,给人一种飘逸、柔美的感觉。
丰年盛景,国泰民安
“处处丰年话,英韵惊天下”,“处处丰年话”描绘了在全国各地,人们都在谈论着丰收的喜悦。丰收不仅意味着物质的丰富,更代表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英韵惊天下”表达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强大实力已经震惊了世界。
结尾升华,家国同欢
“神州焕彩,赤县欢洽”,“神州”和“赤县”都是中国的代称,这两句是对整个国家的赞美和祝福。“神州焕彩”描绘了国家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体现了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翠柳的这首《双调·殿前欢·民富国强感怀》是一首优秀的散曲作品。它以国庆佳节为背景,通过对节日中一系列美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曲子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艺术特色鲜明,情感真挚,主题鲜明。读这首曲子,仿佛能让人置身于国庆的热闹氛围之中,感受到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美好祝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