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口
金V诗人: 李秀
金牌主播:朱英华
文学总监:阿紫
音频总监:冷然.安然
执行部长:张 明 .冷雪.武立群
执行总编:玫 瑰

风从窗口过
我紧紧的追着
踏着它的旋律
在天地间寻找童年的快乐
雨从窗口过
对我轻轻的细语着
告诉我它会用自己的魔力
变化出四季的颜色

雪从窗口飘过
向我炫耀着
它向春天发出多姿的信笺
把神话画成玻璃窗上的花朵
也曾记得
那年他从我的窗前走过
向我掷来的秋波
勾走了我的魂魄
跟着他一生漂泊
五十年的邂逅
长相厮守

玫瑰的花香
引我们一同站在了诗的窗口
玫瑰风
旋起九洲诗的浪头
只要喝一口
就会醉吼三秋

玫瑰雨
延绵连着文脉银河
每一滴都化诗飘羽
就可天地交响共奏
玫瑰雪
筑梦一朵朵美丽的晶莹
洁白无瑕的桂冠戴到我头上
我就是白雪公主
向华夏问候
名师点评:
双璧齐辉:评郭绍山、李秀夫妇《窗里窗外》与《窗口》的诗意栖居
郭绍山、李秀夫妇同以“窗”为核心意象落笔,却在诗行间开出迥异而相生的花——郭先生《窗里窗外》以“诗画拳”筑就华夏文脉的精神殿堂,李女士《窗口》凭“风雨雪”织就岁月沉淀的情感长卷。两篇诗作一宏一微、一刚一柔,既见个人笔力,更显夫妻二人同频共振的文化素养,堪称诗坛同题创作的双璧之选。
一、郭绍山《窗里窗外》:诗画拳撑持的文化风骨
《窗里窗外》的“窗”,是通往传统文化深处的入口。诗人以“诗画拳”三扇窗为脉络,将抽象文脉具象为可感的景致:诗窗映朝阳,“梅兰竹菊”在浅吟中藏尽东方雅致;画窗对明月,“峻岭长江”在泼墨间舒展天地生机;拳窗立烟火,“文功武德”在拳脚间彰显华夏气魄。从天上的诗境到地上的画韵,再到人间的拳风,空间层次如榫卯相扣,具象景物与文化精神无缝交融,让千年文脉有了可触的温度。
语言间满是对传统的赤诚:“长长的”诗线牵起风筝,让文脉随长风飘向“秀水苍苍”;“浓浓的”墨色取自大海,将三山五岳的豪情泼洒纸上;叠词的韵律感与新奇比喻,让文化热爱不再是空洞的抒怀。结尾“太阳追梦”“月亮归乡”既呼应开篇意象,更藏着诗人以文化为根的壮志与乡愁。而“心静为诗、行动为拳、整洁为画”的点睛之笔,将诗画拳与个人修养相融,“三友相牵”的抒怀里,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践行,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二、李秀《窗口》:时光里流转的情感诗行
《窗口》的“窗”,是框定生命记忆的取景器。诗人以细腻笔触,让“窗”成为岁月的见证者:风从窗口过,诗人踏着旋律追回童年的纯粹;雨从窗口过,轻声诉说四季更迭的魔力;雪从窗口飘过,在玻璃上画下春天的信笺。自然意象与个人感知交织,开篇便漾起清新的生活气息。
笔锋一转,“那年他从窗前走过”的回忆猝不及防撞入诗行——“掷来的秋波”勾走魂魄,“跟着他一生漂泊”的直白,让五十年的相守有了岁月的重量。没有华丽辞藻,“长相厮守”四字已足够动人。而结尾处,“玫瑰”与风、雨、雪相融,让个人情感升华为诗意的绽放:玫瑰风旋起九洲诗浪,玫瑰雨连缀文脉银河,玫瑰雪筑就晶莹桂冠,情感从儿女情长跃向对诗意与家国的热爱,格局悄然舒展。这扇“窗”,终究从见证私人记忆的角落,变成了通往广阔诗意的出口。
夫妻二人以“窗”为媒,郭先生见文化风骨,李女士见人间温情,一写华夏千年的精神底色,一绘生命个体的情感轨迹。看似迥异的表达里,藏着同样的细腻与深刻——对文化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在诗行间交织成韵。这般同题而作却各展风华,既是个人才思的绽放,更是夫妻精神同频的诗意共鸣,实为诗坛难得的温情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