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细昌
第五节 提升生命质量的“五境界”
林公签诗认为,“养护生命(养生)”并非贪生怕死,而是要提升生命质量。经过长期修炼,从“本能之我”逐步提升到“廉明之我”、“善良之我”、“智慧之我”、“开悟之我”、“使命之我”。这就是《林公签诗》极力倡导的“提升生命质量五境界”。
第一重境界: 廉明之我:斩除荆棘,立心为界。
提升生命质量的第一重境界,是超越贪、嗔、痴、恐的本能束缚,建立起“廉明”的人格基石。林公签诗第五十签,如明镜般照见此境:
劝君莫作曲私心,
正大时常得好音;
此事光如天上月,
廉明不受四知金。
此签以“天上月”喻正直之心,光明磊落。更以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强调“廉明”乃是在无人监督时仍能持守的底线。林公祖殿楹联“诸恶莫作然后能安”,正是此境的精炼概括。唯有主动斩除内心贪欲的“荆棘”,恪守底线,方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安宁,为生命之旅奠定稳固的起点。
第二重境界:善良之我:广植福田,仁心为泉。
不行恶仅为被动约束,第二重境界则要求主动向善,让生命如活泉涌流。林公签诗第二十四签,以动人的典故阐发此理:
求嗣何用苦劳心,
须学冯商积善人;
天赐麟儿生贵子,
秋来犹有桂花馨。
此签借冯商因积善而得贵子的故事,点明“善有善报”的非功利性哲理——行善本身即是生命的滋养。林公祖殿楹联“众善奉行自求多福”,揭示了此境的核心:善行是为自己广植福田。主动的仁爱之心,如同甘泉,使生命从“不为恶”的贫瘠,走向“积极为善”的丰盈。
第三重境界:智慧之我:破妄显真,慧光为炬。
第三重境界,是经由勤学与深思,炼就洞悉世事的智慧。林公签诗第九首,劝人勤学以奠基:
奋志芸窗望业成,
文章声价值千金;
劝君勤向鸡鸣早,
孔圣原来不负人。
然而,智慧远非知识堆砌。签诗第五十二首,更深一层揭示了处世的机敏:
不履公庭品最奇,
劝人动作要知机;
妻儿朝暮团圆叙,
胜过神仙快乐时。
此“知机”之妙,在于洞察时势、规避无谓纷争的智慧。而签诗第五首,则以蜘蛛结网为喻,喻示面对复杂困境时,需如蜘蛛般布下智慧之网,沉着应对:
蜘蛛结网屋边悬,
独坐中军帐里眠;
八卦安排罗固影,
飞虫收尽怎脱身。
此境之慧,是穿透迷雾、化解困境的明灯,使人在纷繁世事中保持从容与清晰。
第四重境界:开悟之我:洞悉造化,心镜为台。
第四重境界,是“开悟”。它要求超越表象,体悟宇宙万物阴阳消长、循环往复的根本法则。林公签诗第三首,以极简的语言道破天机:
长长短短短长长,
吉吉凶凶转吉祥;
下下高高高下下,
来来去去复还原。
此签揭示了祸福相倚、高下互转的宇宙律动。悟得此道,便不再为一时得失所困,内心生出一种深刻的超然与澄明。如签诗第九十九首所言:
世人求福保终身,
人事天功两得亲;
所行欲能合道理,
天官赐福总安宁。
“ 合道理”即行为契合天道。开悟者之心,如明镜之台,能照见万物本质,于变化中持守中正平和。
第五重境界:使命之我:民胞物与,天道为任。
生命境界的最高升华,是将个人修养与宏大使命相连。林公签诗第一首,开宗明义:
林公肇迹在杉溪,
各境咸亨万物齐;
庇佑吾民多获福,
年年岁岁乐禧禧。
此境超越了个人生命的完善,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庇佑吾民”、达致“各境咸亨”的“天下太平”为终极追求。林公生平,从杀虎抗疫到羽化后被敕封“忠平王”,其一生便是对此境的践行。他将个体的智慧与仁心,化为对家国天下的深切关怀与担当,使有限的生命获得了无限的价值与意义。
【结语】 这“五境界”如同一座宏伟的阶梯,引导生命从“廉明”的自律底线,经“善良”的仁爱滋养、“智慧”的明辨洞察、“开悟”的洞悉本质,最终抵达“使命”的宏大担当。林公康养智慧的精髓,正在于这“性命双修”的完整体系,它启示我们:真正的健康与长寿,源于生命境界的不断升华,直至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众生福祉共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