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七)
上海知青在铜鼓
作者:谢云峰(江西)
第七章 田堘种豆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土地的最大利用价值,禾苗插栽以后,就在田堘上种上黄豆。这在上海知青面前是从没有过的事,更不要说要亲自去栽种……
这一天,他(她)们洗漱好以后,就赶紧上桌前吃好早饭,然后就跟着王华去种豆了。到了播秧的地方,只见一丘绿色的豆秧展现在眼前……
这丘黄豆秧是五天前下种的,已经长出了5至6㎝高了,正好适宜移栽……
王华首先示范,是怎样扯黄豆秧的。只见王华走入田里,右手轻轻地插入豆秧旁边,慢慢地拔出几根豆苗,根须必须保持完整,不得损坏或折断,然后放入粪箕里,依次放好,不要搞乱了;然后又去扯拔;依此类推,直到拔满为止。
看了王华的示范操作后,知青们也仿照王华的动作,进行实地操作。因为扯豆秧比较简单,只要不弄断了,完整地将每根秧苗拔出来即可。扯得差不多了,挑起粪箕朝已栽好禾苗的田堘走去……
到了种豆的目的地以后,放下了担子。就听王华讲解种豆的方法。种豆时,可以单人进行,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进行。几个人合作进行,就是先由一个人用锄头的后背在田堘上打一个坑,再由一个人放入底肥,最后一个人放入两根豆苗,斜放在坑里,根须与底肥接触,最后用田丘里的烂泥把豆苗固定,保持秧苗的正常生长。如果一个人就要来回做三个动作,首先用锄头打坑,然后再提上底肥,依次放入坑里,再将粪箕里的秧苗两根两根地放在每一个坑里,最后用烂泥固定秧苗,这就算完成了种豆秧的整个过程……
周华和江英、钟玉分在一个组,陈峰和王兵、李青分在一个组,张谦和蔡明、王华分在一个组,共分为三个组。周华、陈峰和张谦负责打坑。江英、王兵和蔡明负责放底肥,钟玉、李青和王华负责放豆秧苗。完成以后,全部都用烂泥固定和扶正秧苗……
王华在大家开始种豆前说:“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几个方面的事情。一是打坑的距离要科学合理,一般与50㎝为宜,用力要均恒,别过深也别过浅。二是底肥要适量,不宜过多会烧坏豆秧的根须,过少不利用豆秧的正常成长。三是秧苗数量为二根为宜,不要超过三根,也不要少于两根,否则会影响大豆产量。四是抓田里的烂泥时,不要影响禾苗的正常需求,避免把禾秧下面和周围的烂泥搞掉。应尽量用田堘边不影响禾苗的烂泥。同时,在用烂泥糊豆苗时要将豆苗扶正并固定好。”
大家按照分工的安排,按照王华提出的要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很快就完成了田堘种豆的任务……
他(她)们把扯好的豆秧苗全部种完以后,就回家做饭吃去了,这时也正好快中午十二点了。
经过半小时的时间,总算把饭菜做好了。他(她)们洗完手以后,就开始捡碗筷吃饭。
由于体力消耗过度,大家的饭量也增大了,满桌子的菜和一大锅饭,不一会儿就消灭了。
午睡半小时以后,又起程去扯秧种豆去了。
周华招呼大家说:“同学们,走啦!去种豆。”
陈峰随和说:“走吧!我们早点去早点回来?”
江英应道:“好的。下午我们女的一组,你们男的一组,来一下比赛。看谁种得多,完成得好。”
蔡明也跟着说:“对。我们来个比赛,看到底你们男的行,还是我们女的行?”
其他几位男女知青也随着说:“好的。谁怕谁?”
他(她)们扯好豆秧后,就到农田上去比赛啦。只见他(她)们打坑的打坑,放底肥的放底肥,放秧的放秧,糊烂泥扶豆苗,个个争先恐后,有条不紊,严格按要求保证质量,结果女的略胜一筹。很早就收工回家了。
(待续)
中华常用西药系列七律诗合成的抗菌药之四
七律 甲硝唑
晓言(江西)
抑制滴虫离氧菌,预防敏感性基因。
能医腹部生系病,可疗皮肤尿道唇。
内外肠炎多效果,幽门螺杆辅良神。
牙周龈痛消除去,禁孕肝虚哺乳亲。
中华常用西药系列七律诗合成的抗菌药之五
七律 替硝唑
晓言(江西)
抑制原虫厌氧菌,硝基咪唑合成因。
妇科炎症能医治,肠道溃疡皆去泯。
专疗口腔牙痛病,预防感染术伤身。
神经系统偏衰禁,妊辱乳期离嘴唇。
醉花阴•秋菊(依毛滂体)
晓言(江西)
秋菊直秆时半曲。枝叶披针绿。
还有卵形呈,锯齿边缘,多样花型伏。
白黄紫色全兼蓄。茶饮溶中速。
观赏在园林,药用疏风,祭奠携香烛。
眼儿媚•腊梅(依左誉体)
晓言(江西)
风烈侵冬腊梅寒。枝杆挺深山。
秃身傲雪,硬经霜冻,暗里休闲。
未春花放空红遍,绿叶伴丫干。
独先艳丽,平川坡岭,处处香颜。
作者简介 :
谢云峰,笔名:晓言,网名:叱咤風雲,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大学文凭,中级职称,89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全国中青年改革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全国、省市知名报刊及媒体平台发表千余篇论文、文章及诗歌,并有获奖。在《中华山水诗刊》任总编,在当代诗人作家档案认证平台认证为金牌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