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团周至县城隍庙
“八月二"古会戏台观感习联合集15副
1.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一【劈山救母】
张召团
斧劈岳山,惊天动地,孝心一片昭日月;
情牵母子,泣鬼感神,千钧至爱震乾坤。
2.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二【金沙滩】
张召团
血溅沙滩,七郎八虎忠魂烈;
躯捐疆场,百代千秋浩气扬。
【注】
①“七郎八虎",这里指杨家将群体。
② "场"字,在平水韵中,根据词义分属平声和仄声,这里作仄声。
3.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三【杨门女将】
张召团
巾帼挥戈,十二钗血染征袍,忠魂昭日月;
丹心卫国,一门将气吞胡虏,浩气壮山河。
【注】
①“十二钗":本义指女性人物,引申泛指一群出众的女性,这里指杨门女将中的十二位主要人物,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十二寡妇"。
②“胡虏":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在这里是指西夏等进犯中原的外敌。
4.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四【葫芦峪】
张召团
上方谷藏机,将焚司马,恨苍天助逆,急雨浇消兴国焰;
五丈原屯戍,力护汉邦,叹丞相尽忠,残膏照毕托孤情。
【注】
①“葫芦峪"别名《上方谷》等,这里采用别名属作联所需。
②“兴"字,在平水韵中既平也仄,需根据词义和语境来判断,这里为平声。
5.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五【双罗衫】
张召团
血溅罗衫,廿年积恨,认子悲逢,一襟勘破人伦劫;
波惊宦舫,两世奇缘,还衣昭雪,双袖常沾骨肉情。
6.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六【皮影戏】
张召团
尺素布中,灯摇影幻千般影;
数丝皮上,手运情牵万古情。
【注】①皮影多以驴皮、牛皮等经刮薄、打磨后制成,其质地轻薄柔韧、透光性强,经灯光映照下能呈现细腻的玟理与轮廓。
②丝,这里用“丝"来修饰“皮",并非实指丝线,而是通过“丝"的纤维、轻薄、精致的特征,暗合皮影坯子薄如蜂翼、工艺精巧的特点。
7.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七【周仁回府】
张召团
易衣护嫂,装乐吞悲,百结愁肠藏赤胆;
忍辱存忠,舍身殉义,一腔孤愤照丹青。
8.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八【铡美案】
张召团
铁面铡奸,正气昭昭惊日月,黎民喝彩;
丹心护义,廉风浩浩荡乾坤,青史流芳。
9.周至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九【木偶戏】
张召团
线牵百态演悲欢,机关藏巧趣;
手弄千丝摹世相,方寸见乾坤。
10.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十【出五关】
张召团
斩将五关,青龙偃月映丹心,忠勇千秋昭日月;
单骑护嫂,赤兔嘶风奔险路,义仁万古壮山河。
【注】为使平仄相对,首句试用“交股法"(交叉)学作。
11.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十一【曲艺)】
张召团
鼓点抑扬,演来世上悲欢事;
弦音起落,唱活人间冷暖情。
【注】“曲艺″也称曲子、自乐班。
12.周至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十二【大拜寿】
张召团
高堂庆寿陈悲喜,望岁华代谢,俗情凉热全归戏;
繁钲敲秋演莽苍,嗟尘迹升沉,义理刚柔总动怀。
13.周至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十三【母子恨】
张召团
一曲悲歌,叹慈母积痨终饮恨;
几番血泪,痛痴儿醒梦已无声。
14.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十四【回荆州】
张召团
龙凤结良缘,怎奈东吴设尚香计,伏兵寺外终成幻;
君臣施妙策,全凭西蜀依诸葛谋,偕妇舟中得返荆。
【注】
【回荆州】别名《龙凤呈祥》《刘备招亲》等。
诸葛:即诸葛亮
尚香:即孙尚香。
15.周至县城隍庙"八月二"
古会戏台观感之十五【黄河阵】
张召团
演完仙佛斗,布阵黄河,神魔较力明天道;
观透浊清由,牵情尘俗,善恶殊途警世人。
作者简介:张召团,微信名口笨才缺,男,1956年11月生,周至县二曲街办镇丰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周至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周至县统计局局长。退休后学写诗联,尤喜爱楹联,纯属娱乐。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