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40年后重逢)
“欣慰”需要体验吗?需要。因为“欣慰”是一种主观意识,需要某种介质。
几天前,我和老伴儿就体验到了一种“欣慰”:我们当年教过的初中学生,几十年没见面,甚至走到大街上,她要不主动喊“老师”,我们都认不出来她的学生陈晓明(现改为陈珊玫),闯到大连,又靠自己辛勤打拼成了“舒康源”联创股东、福之源集团创始股东、康健顺舒有限公司创始人。
![b814b988ab36e20572bbd342e8fb9ce]()
在刚刚过去的21日,我和王老师受陈珊玫邀请参加了舒康源(大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敲锣大会,当在会场看到介绍她的一块展示牌的时候,又看到她和所有创始人走上前台的时候,我和王老师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欣慰”。
“欣慰”之余,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帧帧画面:当年在红土庙中学那样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室里,她坐在前两排,总是不声不响,眼睛睁得大大的,认真听老师讲课。雨雪的清晨,她冒雨顶雪走进教室。下课之后,她和几个同学跑到我家(跟学校一道之隔)院子的水井前,压出一瓢水,咕噜咕噜喝几口,又急急忙忙跑回去上课……
谁能想到,当年的小丫头,40年后竟然干出这样一番事业。当我把这穿越时空的两组镜头对接起来之后,我觉得当老师的光荣,更体验到了“欣慰”。
(作者当年在红土庙中学上课前留影)
如今,红土庙中学已经撤并到夏家堡中学,原来的校址已经种上了庄稼。但从红土庙中学走出的学生当中,有驾驶战机保卫祖国领空的飞行员,有部队首长,有企业高管,有医院院长,有优秀公务员,有重点中学校长,有高级教师,有银行行长,有人民警察,有村干部,有致富能手……不管做什么,他们都热爱生活、勤奋努力,都有幸福美满的家庭,都做到了事业有成。
每每想到这些,我为自己曾经当过红土庙中学的一名教师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2025年9月25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