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慎春(山东枣庄)
人这一生,碰到的许多事情,偶然性很大。尽管年轻时读过《三国演义》,小学时也看过《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连环画册,但真正结识诸葛孔明,却是在两次旅途中的不期而遇。
第一次,是到沂南参加淮海经济协作区四十余家电视台在这里举行的经济信息联播会议,由轮执方组织参观了诸葛亮文化旅游区。
这个旅游区东至卧龙山路,南至团山南侧,北至北外环,西至汶河以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区,中心以卧龙山、北寨村、汶河为主。主要景点有:十里汉街、武侯双阙、诸葛亮铜像、诸葛亮祠、御碑亭、诸葛亮茅屋、八卦迷宫、诸葛亮文化广场等。
诸葛亮文化公园沿卧龙山而建,整个山体遍布奇石,形态各异。上半部分青翠欲滴,下半部分以一代智圣诸葛亮的生平为主线,仿汉代的建筑风格,建设了诸葛亮铜像、回音壁、汉街思古等景点,可以让游客充分领略一代智圣的丰功伟绩,汉代的文化气息以及阳都的人杰地灵。
景区下部有一体积和重量为世界之最的诸葛亮铜像,铜像后方修筑了介绍诸葛亮生平的汉画像弧形墙,具有十分清晰的回音功能。登山顶姊妹亭远眺沂蒙风光,近观景区盛貌。诸葛亮故居纪念馆和诸葛亮铜像比邻而建,纪念馆内陈列着阳都遗址出土的代表龙山文化,周代文化,汉代文化三个时期的重要文物五千余件和诸葛亮及其后裔的有关资料。馆内一棵古银杏,为隋末唐初时所植。
第二次,是在南阳参加医圣仲景国际论坛时,才知道咱们山东的智圣诸葛孔明,在这里也有一座武侯祠,坐落于卧龙岗。趁着论坛期间安排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国医名师隋玉付先生赶到了这里。
卧龙岗位于南阳市区西南部,是诸葛亮当年隐居的陇亩之地,历史上“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初建于魏晋,现存殿堂房舍267间,总体格局婉转盘桓,结构幽雅精致,氛围古色古香,意境如诗如画,既不失名士祠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
卧龙岗武侯祠现存四百余块碑碣石刻,在全国诸葛武侯祠中当属首位,其中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被世人誉为“三绝”碑:一为文章绝,出师表为千古名篇。二为书法绝,岳飞的书法可谓苍劲峭拔,龙飞蛇腾,尤见忠武之气流于笔端。三为刻工绝,宛如手书。三者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只有游览了祖国的锦绣山河、人文景观,才真正地知道了个人的才疏学浅。来沂南,赴南阳的两次与诸葛孔明大师的有缘邂逅,崇敬的心情溢于言表。
诸葛亮(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避乱荆州,隐居邓县隆中,耕作自给。留心世事,自比管仲,乐毅,时人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刘备因徐庶推荐,三顾茅庐求教。他建议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结好孙权,对抗曹操,以复汉室,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深得刘备信任,成为主要谋士。次年,曹操率军二十余万南下,他奉命东结孙权,联军五万人,在赤壁大败曹操,刘备乘胜占有荆州大部地区。建安十六年从刘备入益州,三年后破成都,逐刘璋,被任为军师将军,署佐将军府事,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刘备称帝后,任丞相。章武三年受刘备托孤。刘禅继位后,被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后又领益州牧。遣使聘吴,加强吴蜀联盟,又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务农殖谷,发展生产。建兴三年,平定南中,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融合。从建兴六年起,率军进驻汉中,出祁山攻魏,战败退回汉中。他创制木牛流马,便于山地运输,又在渭水边屯田,作久驻计。建兴十二年,进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眉县),与魏将司马懿相持。因积劳成疾,在军中病死,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他多谋略,通兵法,治军严明。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著作有《诸葛亮集》。
呜呼!一代智圣,山东同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
2025年9月12日写峄城
作者简介:
王慎春:男,汉族,中共党员,原始学历高中,自修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曾任民办教师,后提任镇党委专职通讯报道员八年,后参加工作在煤炭部基建工程三处,调回原籍任电视台记者,曾有诗歌,报告之学,通讯,电视专题等作品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