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为气也,先自天高云淡处渗入人间。先是浮云游走,而后凉风徐来,草木便渐渐显出苍黄之色。人说秋是收获之季,我则以为秋是天地间一场盛大的谢幕,万物皆于此际收拾精神,准备遁入长冬的幽寂。
秋日的天空最为可观。蓝得澄澈,高得渺远,偶有薄云游过,亦不过是天地间一瞬的过客。那云不似夏云之厚重,亦无冬云之阴沉,只是轻飘飘地浮着,仿佛随时会融化在无边的碧落之中。日光亦不复盛夏之酷烈,变得温文尔雅,照在人身上,既不炙热,亦不寒凉,恰到好处地令人想起“宜人”二字。
树叶是最先感知秋意的。先是叶缘微微泛黄,继而整片叶子都变了颜色。枫叶红得热烈,银杏黄得明亮,梧桐则显出斑驳的苍褐色。风一过,便有叶片脱离枝头,翩翩而下。这落叶并非死灭,实则是树木的明智之举——舍弃不必要的部分,以保全根本。落叶铺满小径,踏上去沙沙作响,竟似大地在低语。
秋雨亦是别具一格。它不像春雨之缠绵,夏雨之狂暴,冬雨之凄冷,只是淅淅沥沥地落着,带着几分清凉,几分萧索。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混杂着泥土与腐叶的气息,这便是秋特有的味道了。草木经过秋雨的洗涤,颜色愈发鲜明,红的更红,黄的更黄,仿佛在凋零前要将最后的美尽情展现。
秋夜尤值得一说。月明星稀,凉露暗生,虫声已不如夏夜之喧闹,只余三两蟋蟀在草间低吟。夜空中偶尔掠过南飞的雁阵,鸣声凄清,划过寂静的夜空,引人无限遐思。此时若独坐庭中,但觉天地空旷,万物肃穆,不由得人不生出几分哲思来。
田野间,农人忙于收割。金黄的稻穗低垂,玉米挺立,各种作物都到了成熟的时节。这收获的景象固然可喜,然细想来,收获之后便是荒芜,喜悦中不免掺杂着些许怅惘。城市中的秋意虽不如乡间明显,但行道树的落叶,路人增添的衣衫,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凉意,无不提醒着季节的更迭。
秋之于人,似乎特别能引发深沉的思绪。或许是因为万物都在此时收敛锋芒,归于平淡,使人也不得不静下心来,回顾过往,展望将来。春之萌动,夏之繁盛,固然可喜,但秋之沉静,或许更接近生命的本真。
这写意秋华,不求工笔细描,但求捕捉一二神韵。秋之美,不在其表,而在其质;不在其荣,而在其敛。天地以此季节示人以大道:盛极必衰,衰极复盛,循环不已,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