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近日在天津举行,45部优秀作品分获8类文学奖项,27名编辑获编辑奖,30名读者获读者奖。四川作家贾煜凭借科幻作品《消逝的真相》脱颖而出摘得科幻文学奖殊荣。

获奖作品 作者《消逝的真相》 贾煜
授奖词
《消逝的真相》以火星微生物“铈族菌”为科幻支点,撬动星际矿业版图。贾煜娴熟运用双线叙事,以调查专家周东青的客观探寻与“我”的主观聚焦形成张力十足的智性博弈,将附着于幽暗矿脉的繁盛幻觉渐次剥落。其笔锋所向,直抵人性暗礁,在宏阔宇宙尺度下,呈现出个体欲望与真相之间的巨大裂隙。

贾煜,四川遂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中短篇小说发表于《中国作家》《四川文学》《青年作家》《科幻世界》《科幻立方》《香港文学》等期刊,部分小说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思南文学选刊》等转载;著有长篇小说《时空迷阵》,中短篇小说集《星核密语》《一只蝴蝶的自述》,少儿长篇《幻海》《冰冻北极》《改造天才》。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科幻银河奖、全国少儿科幻星云奖、中华宝石文学奖等荣誉。
此次百花文学奖的荣誉,既是里程碑,更预示着她未来更多精彩的创作可能!
此次获奖无疑是对贾煜多年创作的高度肯定。
贾煜,出生于四川射洪,作为初唐诗人陈子昂的故里,这里的诗意传统自幼便浸润着她,也让她早早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高中时期就开启创作的她始终坚守热爱。
如今,已在科幻文坛耕耘多年的贾煜陆续发表出版了《改造天才》《喀斯特标本》《时空迷阵》《星核密语》《一只蝴蝶的自述》等优秀作品,她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不仅科学设定严谨,而且人文关怀深刻,赢得了广泛好评,是科幻文学领域备受瞩目的实力派作家。

她的创作成绩履历上,中国科幻银河奖、全国少儿科幻星云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诸多奖项熠熠生辉,见证着她从文学新人到科幻名家的成长轨迹。
正如百花文学奖所秉持的"兼顾读者与专家意见"的评选理念,贾煜的作品早已通过市场与专业的双重检验,成为科幻文学领域的闪耀新星。
此次获奖的《消逝的真相》以火星微生物“铈族菌”为科幻支点,构建起星际矿业的叙事框架。贾煜运用双线叙事手法,通过调查专家周东青的客观探寻,与“我”的主观聚焦形成智性博弈。在剥解矿脉幻觉的同时,直抵人性暗礁,于宇宙尺度下展现个体欲望与真相的裂隙,实现了科学设定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
《消逝的真相》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探讨了人类对地外与地下世界的探索。小说中,一种从火星带回的奇异微生物,在不经意间搅动了人类太空矿业的平静水面。同时,一场离奇的空难背后,隐藏着一段跨越星球的爱情故事和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暗杀。通过硬核的科幻元素和惊人的想象力,贾煜成功地将这些元素串联起来,展现了未来太空“生物采矿”的宏大场景,以及人在财富诱惑下的复杂心理。而真正的“消逝”,或许并非是那个至关重要的真相,而是我们在追求真相过程中所失去的某些宝贵东西。
贾煜的创作版图并不局限于成人科幻领域,少儿科幻创作更是她近年着力深耕的方向。
贾煜曾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科幻为核心,创作兼具趣味性与思想性的作品,为青少年打开探索世界的窗口。

▲2025年7月,贾煜作品《改造天才》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从陈子昂的宇宙之问到贾煜的科幻探寻,她的创作也正为中国科幻文学注入持续的活力。此次百花文学奖的荣誉既是里程碑,更预示着她未来更多精彩的创作可能。

“科幻文学奖”颁奖现场
本届奖项评选延续了“读者投票+专家评审”的机制,涵盖短篇、中篇、长篇、微型小说及散文、科幻文学、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价值等多个门类。顺应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趋势,本届百花文学奖再设微型小说奖,构建起集长、中、短篇及微型小说,以及散文、科幻文学、网络文学与影视改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学评价体系。
此次评奖工作自3月启动,依据读者投票和评委会终评结果,最终45部(篇)作品分获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微型小说奖、散文奖、科幻文学奖、网络文学奖、影视剧改编价值奖八类奖项。
颁奖典礼以“见证文学的力量”为主题,其间举办了器乐表演、芭蕾舞等文艺活动。同期开幕的第五届百花文艺周还将举办系列新书分享会、文学对话、科普交流等15场文化活动。

百花文学奖前身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创立的《小说月报》百花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从2015年第十六届增设散文奖项,升级为百花文学奖。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学的载体正在向多维度、跨形态、交互式转变。作为一个持续四十余年的文学奖项,百花文学奖通过动态的评选机制与类别拓展,不断打破体裁与媒介边界,将网络文学、科幻作品和影视改编纳入评价视野,实现对文学现场的多维追踪与经典建构。本届评奖于今年3月启动,组委会坚持奖掖题材新颖、风格多样、深刻反映时代变革、富有艺术感染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依据读者票选、评委会终评结果产生最终获奖作品。百花文学奖是国内首个以读者投票方式评选的文学奖项,被誉为当代文学“大范围民意测验”,见证了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来源:文学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