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沃野染层林,龙江文脉谱新篇。在国庆佳节的欢腾与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庄严交织之际,9月 29 日 19 时 30 分,黑龙江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艺术团以一场浸润着 20 载文化情怀的云端文艺晚会,为黑龙江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成立 20 周年镌刻下深刻注脚。由省文促会阅读朗诵艺术团倾力打造的《致敬英烈,礼赞祖国》晚会,通过线上直播将龙江文化人的赤诚与热爱传遍全国,近1 万人次在线共赴这场 “以文化致敬历史、以艺术礼赞祖国” 的盛会,既是省文促会朗诵艺术团 20 年文化实践的集中亮相,更是新时代龙江红色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
二十载栉风沐雨:以文化为犁,深耕龙江精神沃土
自 2004 年成立以来,省文促会始终以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龙江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为初心使命,二十载如一日深耕文化领域。省文促会朗诵艺术团积极践行这一初心使命,组织 “龙江诵读大会”“红色文化进校园” 等品牌活动 ,覆盖哈尔滨市各地区及大中专院校;朗诵艺术团作为促进会的 “文化轻骑兵”,20 年间培育朗诵骨干 100 余人,将《松花江上》《黑土地的记忆》等充满龙江特色的作品带上全市各大舞台。
节目里的 “二十载印记”:从经典到创新,演绎文化传承的力量
晚会以 “致敬英烈、礼赞祖国” 为核心,22 个节目巧妙融入省文促会 20 年的文化积累,既有经典作品的全新演绎,也有立足新时代的原创内容,每一个节目都是促进会朗诵艺术团 20 年文化理念的缩影。
朗诵类节目中,凤凰涅槃、依笑、伊一等朗诵者均为促进会朗诵艺术团培育的 “元老级” 骨干,此次演绎的《如果祖国有颜色》,是 “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经典作品,朗诵者们将对促进会 20年的情怀化为对祖国的情感积淀融入声线,时而如龙江春汛般轻柔,时而如大兴安岭松涛般激昂。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则由促进会 “00 后” 朗诵团小成员与祖辈同台演绎,两代人的声线交织,既是对经典的致敬,更体现 “二十载文脉代代传” 的理念 。
“铭记英烈” 篇章更是深度结合促进会 20 年红色文化传播成果。祖孙合诵的《英雄》,大合诵《山河壮丽》均受到受众的欢迎。器乐与歌唱节目同样藏着 “二十载巧思”。姜丽等演奏者的口琴合奏《歌唱祖国》,展现龙江特色;成龙、于丽的独唱、董广磊等人的马头琴合奏《万马奔腾》,乐手隔空合奏,象征 “文化无界、家国同心”将晚会氛围推向高潮。
再启新程:以二十周年为起点,续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晚会落幕,省文促会阅读朗诵艺术团团长杨淑清表示:依托 20 年积累的资源,今后将打造 “龙江红色朗诵资料库”,开展 “文化下基层” 活动,朗诵艺术团将走进社区、校园,延续 “文化轻骑兵” 的传统;探索 “朗诵 + 文化阅读” 模式,结合龙江冰雪、湿地等特色资源,创作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
“二十周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杨团长表示,“我们将继续以传承文化为己任,让更多人通过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为龙江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这场云端晚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省文促会二十载文脉赓续的见证 —— 从松花江畔的小舞台到云端的万人大平台,从单一的朗诵活动到多元的文化实践,省文促会朗诵艺术团用二十年的坚守,诠释了 “文化传承” 的真正意义:以热爱为基,以行动为笔,在时光的长河中,书写属于龙江、属于祖国的文化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