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血染圜丘破重围
金煞长老的出现,让形势急转直下。他显然早有准备,白骨幡摇动,道道蕴含着锋锐金煞之气的黑风如刀似剑,封锁了净尘与苏璎珞的退路。其余几名莲生道高手也各持兵刃,结成阵势,围拢上来。天坛侍卫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住,一时不知该帮哪边,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小和尚,上次让你侥幸逃脱,这次看你往哪里走!”金煞长老狞笑,攻势愈发凌厉。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与净尘硬拼灵枢之力,而是以诡异身法和歹毒邪术缠斗,白骨幡中更不时射出淬毒骨针,专破护体罡气。
苏璎珞短剑挥舞,剑光如练,抵挡着其他高手的攻击,她身法灵动,剑招精妙,但内力修为毕竟稍逊,在数名好手围攻下,很快左支右绌,险象环生。
净尘心知不能久战,一旦大批侍卫反应过来,或者惊动更深处的皇宫高手,那就真的插翅难飞了。他深吸一口气,将刚刚收取的雷灵枢之力与金灵枢之力短暂结合!只见他指尖迸发出刺目电光,凝聚成一道缩小却极度凝练的雷霆之剑,带着撕裂一切的锋锐,直刺金煞长老的白骨幡!
“轰!”
雷霆与煞气猛烈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爆响。金煞长老没料到净尘如此快就能运用雷灵枢之力,且运用得如此精妙,白骨幡竟被炸开一道裂缝,煞气反噬,让他闷哼一声,后退数步。
趁此间隙,净尘一把拉住苏璎珞,风灵枢之力灌注双腿,身形如疾风掠影,向天坛外冲去。同时,他催动土灵枢之力,轻微扰动脚下地脉,使得追兵步履不稳。
“放箭!格杀勿论!”金煞长老气急败坏地吼道。
密集的箭矢破空而来。净尘将苏璎珞护在身后,水灵枢之力在身后布下一层流动的水幕,木灵枢生机弥漫,增强防御。箭矢射入水幕,速度大减,被他回身挥袖尽数扫落。
两人冲破包围,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身后,天坛方向火光通明,人声鼎沸,显然已惊动了整个皇城。
第二十七章 钦天监内星图变
经此一闹,京城搜查更严,画像贴满大街小巷。净尘与苏璎珞躲藏在百晓生暗中提供的一处隐秘民宅中,暂避风头。下一步,目标是钦天监的观星台,寻找电灵枢。
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观测星象,地位超然,位于皇城一隅,守卫虽不如天坛祭时森严,但内部机关重重,且有精通阵法卦术的高手坐镇。电灵枢特性应是迅疾、爆发、洞察幽微,可能与观测星辰运行的精密仪器有关。
三日后,夜色深沉,乌云蔽月,正是潜入观测天象的良机( ironically, 也是隐蔽行踪的好时机)。净尘再次独自行动,凭借风灵枢的轻盈与雷灵枢对气机的敏锐感知,他如一道青烟般潜入钦天监。
观星台高耸入云,台上摆放着浑天仪、简仪等巨大青铜仪器,在暗夜中如同沉默的巨兽。净尘悄然登上台顶,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夜风呼啸。他凝神感应,发现电灵枢的波动并非来自任何仪器,而是源自台顶中央一块看似普通、却光滑如镜的黑色石板—— “窥天镜”。
当他靠近窥天镜时,镜面竟自动泛起涟漪,随即显现出周天星辰的倒影,但星位排列与当下实际天象截然不同,仿佛预示着某种未来的轨迹。其中,几颗主星的光芒异常耀眼,彼此间有细微的电光流转。
净尘福至心灵,将手按在镜面上,调动体内雷、电属性相近的灵枢之力缓缓注入。窥天镜顿时光芒大放,镜中星辰急速旋转,最终所有电光汇聚成一缕极致凝练、跳跃不定的紫色电芒,倏地脱离镜面,没入净尘眉心!
电灵枢入体,净尘只觉神识一片清明,对外界气机的变化感知提升了数倍,甚至能隐约“看”到空气中灵气的流动轨迹。与此同时,一段破碎的信息随之涌入脑海:是关于“万相归墟”入口的确切位置——竟在皇宫大内,御花园的某处假山之下!并且,开启时需以特殊法引动龙脉,而龙脉的关键节点,似乎与当今天子的身体状况息息相关。
就在他消化这些信息时,一个苍老平静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天机星动,异数入局。小师父,你终于来了。”
净尘猛然回头,只见一位身着钦天监官袍、须发皆白的老者,不知何时已站在台下,正仰望着他,眼中并无敌意,只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沧桑。他正是钦天监监正。
第二十八章 监正夜话泄天机
净尘心中警惕,暗自凝聚灵枢之力。这位监正气息深沉如海,给他一种高深莫测之感。
监正却摆了摆手,缓步登上观星台,目光扫过已恢复平静的窥天镜,叹道:“不必紧张。老夫若想拿你,方才便可启动观星台禁制。老夫在此等候多时了。”
“等候晚辈?”净尘疑惑。
“不错。”监正仰望星空,语气悠远,“灵枢现世,归墟将开,此乃天定劫数,非人力所能阻挡。莲生道逆天而行,欲释邪物,其行当诛。然则,镇压归墟数百载,龙脉已渐衰竭,纵无莲生道,封印松动亦是迟早之事。”
他看向净尘:“陛下近年来龙体欠安,非药石可医,实乃龙脉异动,国运衰减之兆。莲生道正是利用此点,暗中以邪术侵蚀龙脉,加速其衰败,以便开启归墟。你身负灵枢,是应劫之人,亦是唯一可能重塑龙脉、彻底平息祸端的关键。”
“晚辈该如何做?”净尘感到肩头责任重大。
“集齐九灵枢,于归墟入口,以你身怀之国师灵识为引,结合完整灵枢之力,或可尝试修复龙脉,加固封印,甚至……净化那被封印的邪物。”监正目光深邃,“但此举凶险万分,成功率不足一成,且极易遭邪物反噬,形神俱灭。此外,莲生道主、镇北王等势力绝不会坐视你成功。”
监正取出一卷古老的星图递给净尘:“此图标注了皇宫大内龙脉的几个关键节点,或对你有助。快走吧,皇宫侍卫很快会巡查至此。记住,最后的空灵枢,不在别处,就在那归墟入口之内。欲得空灵枢,必先入归墟。”
净尘接过星图,深深一揖:“多谢前辈指点。”
他不再停留,施展身法,悄然离去。监正独自立于观星台上,望着净尘消失的方向,又抬头看向星空中一颗晦暗不明的帝星,喃喃自语:“国师啊国师,你当年留下的这步棋,究竟是救世良方,还是……另一场劫数的开端?”
第二十九章 璎珞身份终显露
净尘带着沉重而关键的讯息返回藏身之处,却见屋内气氛凝重。苏璎珞独自坐在灯下,脸色苍白,眼神挣扎,桌上放着一枚造型奇特的玄铁令牌,上面刻着莲花的图案,却与莲生道的邪莲不同,更显古朴神秘。
“你回来了。”苏璎珞抬起头,眼中带着决绝,“有些事,该告诉你了。”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并非什么镇北王义女。我真正的身份,是前朝皇室遗孤,末代公主的后人。这枚令牌,是前朝‘护龙司’的信物。”
净尘虽早有猜测,但亲耳听闻,仍是一震。
“莲生道,其前身本是前朝国师麾下的一支护法力量,国师陨落后,其中一部分人心生邪念,窃取部分秘术,演变成如今的莲生道。而另一部分忠贞之士,则转入暗中,成立‘护龙司’,世代守护归墟秘密,防止其被滥用。”苏璎珞语气带着苦涩,“我潜入镇北王府,是为了查探他与莲生道勾结的证据,也是为了……寻找可能流落王府的、与灵枢相关的线索。”
“那日在陨星湖,你是故意留下线索?”净尘问。
“是,也不是。”苏璎珞道,“我确实想引你注意,但当时也真的遭遇了莲生道追杀,受伤不轻。后来与你同行,一方面是借助你的力量寻找灵枢,另一方面……也是监视你,确保灵枢不落入莲生道之手。直到百晓生点破,直到今夜看到这星图……”她指着净尘带回来的皇宫龙脉星图,“我才真正确定,你确是国师预言中那个可能挽救危局的人。”
她站起身,向净尘郑重一礼:“净尘师父,此前多有欺瞒,璎珞在此赔罪。如今真相大白,我愿以护龙司传人的身份,助你完成使命,光复……不,是挽救这片江山社稷,告慰列祖列宗。”
净尘看着她眼中真诚的悔意与坚定的决心,心中百感交集。一路同行,是敌是友,迷雾终于散去。他伸手虚扶:“苏姑娘……不,璎珞姑娘,前事已矣。当下,需你我同心,共渡难关。”
第三十章 夜探深宫觅归墟
身份挑明,隔阂尽去,净尘与苏璎珞(或许现在应称她为龙璎珞)开始筹划最终行动。目标:皇宫大内,御花园假山下的归墟入口。
根据监正星图和龙璎珞掌握的护龙司秘档,他们精确锁定了入口位置,并找到了一条鲜为人知、通往御花园的废弃水道。此时,京城气氛已紧张到极点,镇北王以“京师混入妖人,恐惊圣驾”为由,加派兵马控制了几处要害,其逼宫夺位之心,昭然若揭。
月黑风高夜,两人身着水靠,潜入冰冷的废弃水道,曲折前行良久,终于从一口枯井中钻出,置身于御花园的假山群中。园内寂静无声,巡逻侍卫的脚步声远远传来。
凭借对灵枢的感应和星图指引,他们很快找到位于湖心岛畔的一座巨大假山。山石嶙峋,藤蔓垂挂,看似寻常,但净尘能感受到山体深处传来的空间扭曲感和一股强大的吸力——那是空灵枢与归墟入口的气息!
然而,假山周围明显有阵法波动,且暗处潜伏着数道极其强大的气息,至少有两名莲生道长老级人物和若干大内顶尖高手在此守株待兔!
“看来,他们知道我们会来。”龙璎珞低声道,握紧了短剑。
净尘感受着体内七灵枢流转不息的力量,又想到那尚未得到的空灵枢和归墟内的未知凶险,目光坚定:“无论如何,必须进去。这不仅是为了灵枢,更是为了阻止一场浩劫。”
他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至巅峰。最终之战,即将在这帝国心脏的御花园内,拉开序幕。而归墟之门的背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决定命运的最后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