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洛阳市老城区委书记赵书政带队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深入群众家中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细致倾听民意诉求,全面了解群众在生活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所需所盼,充分吸收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使政策供给精准响应民生需求,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党委、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调研过程中,赵书政强调,民生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百姓安居乐业作为第一考核指挥棒。一个地方发展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要将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围绕群众‘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这些“身边事”,解决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上学、看病、就业、住房等问题,用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惠民举措,持续营造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好口碑”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十四五”以来,老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走出一条充满民生温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安居是人民幸福的基点。老城区始终将安置房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倒排工期、专班推进,“十四五”以来,累计交付安置房9300余套,圆了2万余名群众期盼已久的安居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老城区创新提出全面发展“人民文旅”理念,坚定不移走文旅富民兴区之路,努力让老城家家户户都吃上“旅游饭”,赚上“旅游钱”。四年来,老城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00亿元,是“十三五”期间的2倍多和6倍多。汉服体验店数量从18家激增至1360家,3年增长75倍,吸引1197万人次体验汉服,洛邑古城持续位居全国最受欢迎汉服打卡地榜首。民宿数量从13家发展到937家,3年增长72倍,平均入住率超过80%。文旅产业的发展催生出妆造师、跟拍师、簪娘等新就业业态,开展妆造、摄影等技能培训9696人次,带动近3万余人就业,从业者人均月增收3000元。
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十四五”以来,已完成民生实事176件。新建、新增义务教育及幼儿学位超7000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建区级公立医院,166家医疗机构覆盖各个街道、社区。3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全面提质改造,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全面达到100%。经济社会发展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增长,转化为了可见、可感、可享的民生温度。老城吸引力越来越强,人口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未来,老城区将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规划编制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充分吸收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把百姓安居乐业作为第一考核指挥棒,将增进民生福祉贯穿于文旅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全过程,持续巩固拓展民生保障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绘就老城民生幸福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