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台风呼啸,室内灯火通明。200余名安置工友或专注观看银幕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或沉浸在书海中的精彩世界。
![图片1]()
“没想到在避难所不仅能看电影,还能参加读书会,老师们的讲解让我收获很大!”在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桃源社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应急避难场所内,建筑工人李师傅手捧着书籍感慨道。9月23日至24日,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作为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全面开放,安置了珠光村城市更新单元一期B项目工人235人。
![图片2]()
应急避难场所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桃源社区的爱国主义电影放映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组织的读书分享会交相辉映,让避险群众在台风天里既感受到爱国情怀的温暖,又享受到知识带来的充实。《八佰》、《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主义影片轮番放映,银幕上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观众动容。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这些影片不仅丰富了安置人员的生活,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图片3]()
“观看这些影片,既让大家度过了有意义的时光,也增强了大家应对困难的信心。”应急避难场所工作人员表示。
![图片4]()
书香暖人心,知识驱散阴霾:在电影放映的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应急避难场所展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组织为安置工友带来了精彩的读书分享会。一位参与活动的梁师傅说:“老师讲得生动有趣,让我忘记了外面的狂风暴雨。”
![图片5]()
文化之光,温暖每个心灵:电影放映与读书分享会的结合,构成了应急避难场所独特的文化景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实验学校叶小滨校长介绍,此次共有10名教师参与志愿服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在特殊时期也能发挥所长,用知识温暖人心。”这种专业志愿服务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展现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防灾救灾的良好态势。
![图片6]()
物质精神双保障,彰显城市温度:应急避难场所不仅提供安全的避难空间和充足的生活物资,更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保障,彰显了城市管理的人性化温度。
“开始时还担心这几天会很难熬,没想到活动这么丰富。”安置工业王师傅说,“应急避难场所不仅有医生为我们检查身体,还有电影观看和读书会,考虑得很周到。”
外面风雨交加,应急避难场所内却暖意融融。桃源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准备好了足够的食品和药品,还会继续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让大家安心度过台风天。”
(刘立庆 通讯员:方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