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卫华
爱好晨练的我,喜欢去体育场溜达,因为在那里可融入到锻炼的大军。其实还有另外之目的,就是溜达散步达标出汗后,为补充一天的能量,寻找一家小面馆,去拖上一碗头天晚上,念念不忘的杂烩面。
面条,是淮安人喜爱的早餐,尤其是长鱼面,是咱这座城的品牌。你想啊,淮扬菜的头牌软兜长鱼,与特色的手擀面牵手,那面条不好吃才怪呢。如果说长鱼面,是面条中的大面,那杂烩面就属淮面中的小面。
说起小面的杂烩,它可是我的最爱。虽没有长鱼面的高档奢华,却有着食材中的荤素搭配。我常去的一家路边小面馆,每天早晨是顾客盈门。而看到食客点的最多,到不是名闻遐迩的长鱼面,而是普普通通的杂烩面。因为在杂烩面的大碗里,你可拖上人体营养的均衡。
大众化的杂烩面,是以杂取胜。淮安皮肚,是面中之主力,加之荤素搭配,有鱼(鱿鱼)有肉,蛋皮、虾米、榨菜、木耳、蘑菇等联合加盟,如同群英荟萃。其实,一碗正宗的杂烩面,离不开膏汤的融入。只有用大骨头熬制好,撇去浮油的乳白汤汁,方算杂烩面的高配。
落脚小面馆早餐,每遇人多,也常候着。于是,免费的豆浆,成了拖面条的前奏。“五十八号位,您的杂烩面来了!”店大妈的一声吆喝,便拉开了拖面的序幕。至于面条还未开吃,先取上两瓣大蒜,搛上一碟免费酱瓜,以备打开辘辘的肠胃。
开始拖面的过程,属享受快乐的时光。每当看到眼前临桌的拖面人,其上学族的猴急,上班族的匆忙,方感到咱退休族的惬意。真是感叹,如今遇上了好的时代,连拖面条的一日三餐,都能捕捉到幸福的元素。
拖面,从挑面开始。用竹筷拨开配菜,撩起埋伏在汤里的面条,再通过放下搛起。如此这般操作,让手擀面条融入汤汁。再咗一口乳白的浓汤,预尝一下碗中的滋味。当味蕾全部打开,再将肉圆鱼圆搛入口中,以求生活的圆满;那青菜西蓝(花)竹笋的入口,则是绿色的参与;而海参鱿鱼虾米的翻出,又成了海鲜的入伍。
再说皮肚,是杂烩面中的当家。在淮安,曾有杂烩菜中无皮肚,不能称为杂烩菜的说法。不是吗,人生最重要的宴请是婚宴,而婚宴中的头菜便是杂烩。就此菜肴,足以说明皮肚,在宴请中的地位。而以皮肚领先的杂烩面,拖起来才更有它的味道,及以杂取胜的秘笈。
也许,动词的拖面,是本人的发明。但作为南北兼顾的淮安人,用上一个拖字,对于面条的享用,方能显现出脾气性格中的粗犷与豪迈。而每次对付杂烩面,总是在先开吃杂烩中的菜后,才大筷起拖。一拖,面条落肚;二拖,默念过瘾;三拖,风卷残云;四拖,大碗见底。结果,大碗面拖的是爽快叠加,酣畅淋漓。
对有如此拖面爱好,老伴是喋喋不休唠唠叨叨,在耳边不时的敲着警钟:拖面悠着点,多了会三高。我则接受后回复:拖面必须拖,杂烩少来点!
白马湖秋色 胥全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