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风采简介
刘津香:天津市人。天津市第六女子中学毕业。内蒙武川县庙沟土城村插队知青。天津市药用玻璃厂保健站护士,后退休至今。爱好写作,笔耕不辍,作品常见诸媒体及【都市头条】,赞美生活,现居天津。
战友军嫂再游蓟县
文/刘津香
既在2025年7月23日至7月27日,战友军嫂五日游兴隆和蓟县之后,2025年9月22日至9月24日再游蓟县。
由情深义重的张清民夫妇,张罗组织的再次游蓟县,共有五对夫妻参加。樊苏援夫妇、顾津生夫妇、张清民夫妇、贾砚青夫妇、杨世成夫妇。
9月22日 在滴滴细雨的伴随下,我们从天津乘旅游大巴车前往蓟县。上午十点左右入住蓟县盘麓庄园,这是一座三层楼的院落庄园。三面环山,绿色葱葱,放眼望去天山一线,真的很美。因为我们都已年过古稀,老板特意为我们留了四间一楼和一间二楼的客房。贾砚青夫妇为大家着想,主动上了二楼的客房,留下四间一楼的客房给我们,感恩这份战友情,为他们夫妻点赞。
还是三天七餐,餐后之余散步,拍照,让我们欢乐和难以忘怀的是餐后和晚上的卡拉OK歌房及一楼大厅沙发的聊天。
卡拉OK歌房在一楼地下室,我们十个人一起在温柔的灯光和温馨的氛围中尽享快乐。樊苏援大哥大嫂总是默默的为大家服务,为大家点歌,带头歌唱。其他人拍照录像,记录着美好快乐的场景。
他们战友歌声洪亮,激情四射,“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一首《打靶归来》又把他们带到了几十年前的训练场;一首“怀念战友”深刻的表达了他们战友的深情。
几位军嫂在樊大嫂的带领下,各展歌喉。我和大嫂又唱了“鸿雁”和“映山红”,欢乐的场面,快乐的心情,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手拉手翩翩起舞。尽管我们唱的不是很好,舞的也不专业。但是,我们是有感而发,抒发着快乐的心情,拥抱着美好的生活。当我快乐的唱着“映山红”时,我的眼里是有泪花的,因为十二年的军嫂生活让我终生难忘……。
在这里更让我感动的是贾砚清夫妇。贾弟妹歌唱的很好,不仅能唱老歌还很与时俱进的能唱很多网络歌曲,更棒的是她能唱戏曲歌曲和京歌,一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京腔京韵足足的,为她点赞!
贾砚清在任何场合都是奉献他人,服务他人的角色。他张罗事情,餐桌上的服务都为大家着想,让我们感动,卡拉OK歌房他也不逊色。他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唱歌偶尔跑调,随着兴致“载歌载舞”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让我们笑出了眼泪。
还有,我第一次与杨世成夫妇见面。杨世成的家属很健谈,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卡拉OK歌房,大厅聊天,外出散步都积极参与。他们夫妻的参与才构成我们这个集体的“十全十美”,使大家的快乐加倍。
更让大家感到温暖和难以忘怀的是一楼沙发聊天。我们十个人围坐在沙发上,他们战友从入伍,新兵营,军事训练,从军的趣事,战友的姓名原籍去向,多次战友聚会的情况等等;军嫂们诉说着我们曾经的工作和生活。大家对世界的,国内的,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方方面面无话不谈。没有戒备,不用设防,吐露的都是心声。我们祈盼世界和平,国家昌盛,人民幸福。
又到离别时,又该说再见了。愿大家珍重,幸福古稀,笑迎耄耋!
于2025年9月24日中国天津(全文1158 字)
本期编辑简介
郝建国(天人合一),中共党员,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 中央党校内蒙古分校法学本科。矿业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矿产督察员。公务员退休。爱好文学近体诗词。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乌兰察布诗词学会会员、武川县诗词协会会员。曾任内蒙古诗词学会组联部副部长,现任内蒙古诗词学会草原散曲艺苑编委,书法部副部长。《国学雅韵社》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外诗人》签约诗人,作品发表报刊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