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伞候雨巷,只为重逢那抹青蓝》
原创|白荷
雨,又落了。
无声无息地来,像一封迟寄的信笺,
洇湿了旧梦的边角。
我不知它始于何时,只觉心口一凉,
恍如你转身那一日的晨雾——薄而冷,
缠绕不去。青石板泛着幽光,
水痕如墨,在岁月的宣纸上缓缓晕开,
一圈,又一圈,仿佛是谁未曾写完的诗行,
被风轻轻吹散,又被雨悄悄续上。
这条巷子老得快,墙是灰白的,
藤是苍绿的,连时光都走得慢了些。
檐角垂下的雨线,一串串敲在油纸伞上,
叮咚如磬,像是谁在低语:归来?未归?
归来……我数着雨滴,
从天光初透,数到暮色沉沉,
数着数着,竟分不清是雨声催人老,
还是思念蚀骨深。
巷口那盏红灯笼,
在风雨里晃荡,光影碎了一地,
像极了当年你走时,
洒落在门槛前的那一捧落花。
偶有脚步声自雾中传来,轻若落叶,
我的心便猛地一颤。回首处,
却只见一只黑猫踏水而去,
尾巴卷起一缕寒烟,只留下涟漪,
在心头一圈圈荡开。
我不是等雨停。
我是等那一抹青蓝——那一袭衣影,
曾翩然走过春深,又消逝于秋远。
你说你喜欢青蓝,像天空将雨酿成云的时候,
像茶烟袅袅升腾时映出的天光。
你走时穿的就是那样的青蓝,
如今已成了我眼中不灭的焰火,
在每一个雨夜悄然燃起。
铜铃还在门楣上,锈迹斑斑,
可风一拂,它仍会轻响,
叮当,叮当,像在替我数日子。
一天,又一天。
墙根的青苔爬上了石阶,
一圈,两圈,三圈……
我用指尖描摹那些纹路,
一圈是你初遇我时的羞赧一笑,
两圈是你递来那支蓝釉笔时指尖微颤,
三圈是你倚门回望,
说:“等我回来,用新茶为你煮一场雨。”
茶楼里的说书人总叹:相思最苦。
可我知道,苦中有甘。
那是一杯冷了又热的茶,
是一封写了又藏的信,是无数个夜里,
我对着空巷轻语:
“你还记得吗?”
思念不是刀割,而是细针密缝,
一针一线,把一个人绣进命里。
痛吗?痛。
可若没有这痛,我又如何确信,
你真的曾来过?
伞微微倾斜,雨水顺着竹骨滑落,
如泪,如念,如年年岁岁的低诉。
忽然间,雨幕深处浮出一道身影——
风尘仆仆,衣袂染霜,发梢还挂着远方的星子。你站在巷子尽头,望着我,笑了:“久等了。”
那一刻,雨停了。
檐角悬着最后一滴水珠,
迟迟不肯落下,仿佛也怕惊扰这迟来的重逢。
终于,它坠下,砸在石板上,
溅起一朵微小的花,
像你当年在我掌心画下的那个句点,
如今终于,圆满。
我收了伞,与你并肩走入巷深。
脚下的水洼倒映着天光与飞檐,
我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像是要延伸到古城的尽头,
融入那千年的烟雨,万古的寂静。
从此,我不再只是等待的人。
我是执伞者,也是同行者。
我会记住,伞下该有的温度,
记住你要喝的那盏新茶,
记住从青丝到白发的路上,
总有一个人,愿为我穿过风雨,
回到那条窄窄的巷子,
只为兑现一句“我回来了”。
原来最深的思念,不是哭断肝肠,
而是明知你会来,
仍愿意,在每一个雨落的清晨,
撑一把旧伞,站成一道风景。
等你,把等待,熬成永远。
作者简介:焦丹丹,笔名(白荷)。河南省商丘人,
现在郑州某校任教。先后在媒体发表作品近百篇,
出版诗集《守望》主要代表作有“我在江南等你”
“雨中的温柔”、“相约红砂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