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成都
——漫步田野赏秋色
作者/重阳
秋风乍起时,落叶萧萧而下。春秋时节很容易使人思绪万千、心绪不宁。读几页闲书,提不起兴致;翻翻手机,也觉索然无味。我本是爱读爱写之人,可从前那种田园诗歌般的书写,那种令人神往的阅读与分享,如今却成了心底的一层迷雾。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朋友圈的转发……总像是走在街头时被人塞进手中的传单——不接吧,有点好奇;接了呢,又明知多半是废纸。就作者而言,写作大多只为博人眼球;就读者而言,别看他成日低头捧手机读个不停,其实不过是刷屏浏览,浅尝辄止,这哪里是真正的阅读与分享?
如此这般,倒不如去田野散心。徒步时忽然想起书法,脑海中浮起沈从文那句惊人之语:“书法家出则书法亡!”如今国内能称“书法家”者,恐怕数以万计。可多半倚仗的是“入选”“获奖”之类名目,每个人的简介底下,动辄罗列数百上千字的此类经历。俗话说:“内不足者,急于人知。”想想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写了十多年字,就蠢蠢欲动想参展参赛,不禁有些面红。一个人若总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点本事,总想找机会抛头露面,那大抵说明,这人肚里其实没什么真东西。依此推想:终日读那些只为博取眼球而推送至你眼前的内容,又怎会真有收获?
田间老农正忙,稻浪油绿生光。田垄与荒地之间,大大小小的芙蓉、美人蕉与各色不知名的野花正开得热闹。其中最为诱人的当数芙蓉花——它本是成都的市花。自后蜀孟昶定都于此,其宠妃花蕊夫人极爱芙蓉,孟昶便下令遍植芙蓉于城中,尤以城垣为盛。“每至秋,四十里如锦绣。”曾读一份成都赏花指南:一月梅花,二月海棠、早樱、木兰,三月梨花、紫荆,四月桃花、桐花,五六月栀子,七八月荷花,九月桂花,十月十一月芙蓉,十二月蜡梅。这些年按月寻花,才知指南所言不虚。
如今在杜甫草堂、青羊宫至浣花溪一带,人行道地砖皆特意烧制,每隔数十步,便有一块刻着古人描写此地风景的诗句,配以梅兰竹菊的简朴图案,自成一番景致,也为我徒步时背诵古诗提供了方便。陆游曾有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他写的该是初春,而人家是走马观花,潇洒得很。
成都的秋天,气温、湿度、光照等很像是春天,这些花便乘势显一把自己的娇艳,这大概也属于“急于人知”吧。但它们并不张扬,任左边枝头硕果累累,任右边枯草落叶萧瑟,我自安然明媚,是真的美,教人驻足流连。又想到某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在二三十岁时,总是担心别人会怎样看自己、说自己;四五十岁的时候,就并不在意别人怎样看自己、说自己;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人看自己、说自己。深秋季节,这么妖艳的野花应该是哪个阶段的呢?无论春夏秋冬,大自然都有其大美,只是人心迷失于其他而不能发现罢了。因此,我崇尚自然,不论其他。随心凑出几句打油诗曰:
今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宜人。
早起徒步田间,鸟鸣花影随行。
天地包蕴万类,美意随处流淌。
莫道世事繁杂,随缘百事顺畅。
羊肠野径漫步,自心乡愁难忘。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