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苍劲青松
——为饶仲安先生而作
作者: 杨金高
是在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我猛然从党报、党刊上频频读到您的散文、诗歌、随笔和言论。哦,久违了。
我无比惊喜。
读您的文章,我读出了快慰,读到了雄风;读出了亲切,读到了才情;读到了您独特的见解,圣洁的人格,也读出了美好的回忆。
哦,我又看到了苍劲青松!
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您对苍劲青松情有独钟。您喜爱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对之百读不厌。尤其对这段文字格外欣赏:“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他那崇高风格的时候,就联想起共产主义风格。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您喜爱苍劲青松。
您自己就是一株扎根山岩、枝繁叶茂、英勇无畏、头顶青天的苍劲青松啊!
您出生在闻名全国的才子之乡,您当过县委副书记、做过县委宣传部长。您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忠诚正直、善良宽厚、刚柔相济、乐于助人、幽默诙谐、敏锐机智。身当领导干部,您没有官架子,只有自觉容人、平等待人、公道对人、正派做人的大家风度。群众夸赞您:说威望有威望,说口才有口才,说文才有文才,重视有德有才的人,看得起穷人。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您进入江西大学政治系深造时,就爱上了文学。校报墙刊上,时常爆响您那心灵深处飞溅而出的热情诗作。您那晶莹纯真洋溢创意的豪迈壮歌,令全校师生为之赞叹!大学毕业后,您做过宣传干事,当过秘书科长。命运似乎注定您与文字有缘。青年时代,您用笔名写诗歌、写小说、写散文、写言论、写调查报告、写报告文学、写新闻报道、写民间故事。您在全国30多家报刊电台发表过数十万字的各类作品,受到当时的抚州地区文联主席赞誉,成为红极一时的后起之秀。当历史车轮驶进商品经济时代,人们视钱如命,您却把书籍当做生命去珍爱。您既不抽烟,又不喝酒,非常讨厌平庸度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当我有缘认识您时,当我遭受挫折消极沉沦时,您亲切地叮咛我:好事万万件,一件一件做!来日方长。您还特意撰文《说等》,发表在报刊上,告诫人们:“等是一种腐蚀剂。时光在等中消逝,理想在等中消失,意志在等中消沉,才能在等中消蚀!碌碌无为、万事皆空,误了革命事业,于己又有何益?”这语言,字字含情、句句铿锵,至今仍然鼓舞着我努力学习、发奋拼搏!
记得20世纪80年代您当县委宣传部长时,非常重视新闻工作,着力用事实说话。面对十分繁重的政务,您忙里偷闲,亲自动手撰写新闻。您撰写的新闻,有的被新华社转发,有的被省、市业务部门评为优秀作品一等奖,有的引起省委书记、省长的重视。由于您率先垂范、亲自参战、直接指挥,您所领导的东乡县新闻工作蓬勃向上,出现了数十年来未曾有过的鼎盛繁荣局面。
您还非常重视报道队伍建设。每每县里开大会,您都大声疾呼,要求各级领导确保新闻报道员专职专用。针对基层报道员素质不高的问题,您风尘仆仆去省、市,恭请中央和省、市级新闻单位行家前来授课。对报道员的实际困难,您坚持能解决的尽量解决。有位后生酷爱新闻写作,在全国8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各类文章1000多篇,具有献身事业的无畏精神,但他不会“做人”,又是农村粮,没有工作,也无“靠山”。尽管您对这位后生尚不认识,更不沾亲带故,但您却先后3次找有关部门,并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让组织出面,破格解决了后生的实际问题。做这一切的时候,您一直是静悄悄的,毫无声张。这位后生后来成为全县新闻事业的骨干,成为抚州日报首批优秀特约记者,江西日报优秀特约通讯员,还加入了省、市作家协会,先后70多次受到中央、省、市新闻单位的各种奖励。他从“糠箩”跳进“米箩”,却还蒙在鼓里。时过3年,他才偶尔从朋友口中闻悉您对他的特别关爱。他为此万分感慨,动情地说:“从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闪光灵魂,崇高人格,看到了党的希望,人民的希望!"
哦,苍劲青松!
您靠手中的一支笔,也靠您的道德人格魅力成就了事业。您牢记您的“根本”,您又在欢快地笔耕。从一线岗位退下来的您,与市文化界知名专家共同创办《抚州企业之声》。这种干事创业的激情、豪情令我等后生钦佩不已。有缘读过您的诗文的读者都能发现您的想象力丰富、奇特。在您的诗作《春插》中,您把“青秧”当做“手中针”,把“细雨”喻为“银色线”,把插秧形象地称之为“飞针引线沃野里/刺绣水中天!”您的诗作《写在蜜桔收购站》,有句诗别出心裁。诗云:“姑娘小伙好大胆/把笑声也往磅秤上搬/压翘了秤杆/忙坏了收购员。”这其中的“把笑声也往磅秤上搬”,极有创意,清新空灵,堪称诗眼。
是的,我又看到了苍劲青松。看到了您的大作《平安走过人生的“秋季”》《秋菊赞》《故乡的井》《拜谒曹山寺》等豪情满怀、文笔优美、思想深刻、底蕴丰富的大作。我衷心祝福您喜迎人生写作史上的第二个春天。
我相信,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人,他那胸罗锦绣的华章佳句,一定能够启迪读者,滋润苍生,恩泽有缘,一定能够促进社会的更加文明和进步!
哦,我又看到了苍劲青松。
那是令人感慨不已、永志难忘的苍劲青松!
我祝福苍劲青松青春不老、猛志常在、长存锐气、常葆激情,定格成鼓舞人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尽情奉献、昂扬向上的永恒圣景。
杨金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抚州市东乡区作家协会顾问、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1965年9月出生。曾任北京《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江西日报》特约通讯员,《抚州日报》首批特约记者。自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700多篇(首)约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人才报》等近百家报刊,并入选20余种选本。著有《龙山行吟》《东乡之光》《赤子心歌》《金高读书》《杨金高散文随笔选》。有作品在全国征文赛中获奖,在《中外诗人》多次发表个人作品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