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雪 孤山梅
作者 :梁晓峰
时令三九。严寒中,窗外飘着大片的雪花。伫立在阳台的落地玻璃窗前,眼望着窗外空中飘舞的飞雪。我的思绪再一次回到了杭州,回到了西湖。回到了孤山。在茫茫的雪野中只能看到一个雪雾笼罩迷雾茫茫雾气朦胧的西湖。脑海里满是西湖的飞雪。孤山的红梅。西湖的雪景是那么的美!雪中的西湖,朦朦胧胧。
孤山的梅花,星星点点。北山的保俶塔消逝在朦胧的雪雾之中!每当下雪天,望着天空中飞舞的雪花。我的脑海中就会回到杭州。回到西湖。回到孤山……
二O一三年探亲杭州,在女儿家小住。
阴沉的天空,煎熬了好几天。傍晚,下雪了。隔窗眺望,雪越下越大。夜空中雪花飞舞,一派北国风光!
第二天清晨,推窗望去,雪花依然是漫天飞舞。大雪下了一整夜。
极目远望,茫茫大地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白雪。洁白的腊月雪覆盖在行道树上,停车场里,灌木丛中,房顶屋檐下,到处都是一片晶莹世界,我兴奋地轻声呼唤着,“下雪了!真美啊!”
前几天还说,灵山的梅花开了。孤山的梅花也开了。得空去看看梅花。
此刻,许多人大概还是在清晨的黎明中熟睡。我的脑海中蹦出一个念头。“到西湖边看雪景,拍雪景去啊!”“到孤山看梅花”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西湖的雪。孤山的梅。那可是杭州难得一见的美景啊!然而,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一夜之间,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西湖概览中说,西湖之胜,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雪西湖。
雪西湖是西湖美景中最难得的风景!绝对不能错过赏雪观景游西湖的大美时刻!
我整理好行装,挎上照相机,顶着漫天飞雪往西湖奔去!
公交车在钱塘江大桥缓慢地滑动着……
钱塘江面是一片雾茫茫的冰雪世界。起伏的山峦消逝在茫茫雪地一片混沌之中。远处的六和塔融化在冰雪世界里……
天地茫茫雪茫茫
钱塘万里雪中藏
我有一事仰天地
上天入地魂未央
我一路胡诌着诗句,自我陶醉在茫茫雪野之中。
伫立在雷峰塔下。我仰望着冰雪覆盖下的雷峰塔银装素裹,耀眼夺目,肃穆庄严,巍峨壮丽。雪国的雷峰塔是天堂般的洁净,佛国的浮屠也纯净的像是无暇的白玉雕塑。
我仰望着雷峰塔虔诚地双手合十念念有词,
“阿弥陀佛!”
沿着湖岸白雪覆盖的小径,我朝着苏堤走去。
洁白的苏堤大道寥寥足迹。白雪铺就的天堂路上只有一个孤独的游魂,那就是我!
西湖白雪铺就的湖面上,停泊着无数的游船。彩绘的龙船满身披挂层层银甲。快艇游轮上裹着一层厚厚的白雪,静静地泊在湖面上。
置身冰雪世界四周安静极了!只有微风吹动雪花飘落的声音。
“唦!唦!唦!唦!……”这是雪花的脚步声!这是风儿的吟唱!这是冰雪世界的交响乐!
此刻,灵魂出窍!我的灵魂仿佛是在无垠的雪野中踏着舞步彳亍而行!
漫天的雪花就像是空中飞舞的精灵,它夹裹着我的灵魂在寒冷的雪花之中飞旋!飞旋!……
西湖的湖面上一片迷茫,天地之间是一片混沌世界!
“雪皑皑。野茫茫。……”
我遥望着迷茫的雪野,我仿佛看到了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衣衫单薄朔风而行!
此刻,仿佛大千世界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个孤独的行者,逆风而行只是为了寻找风雪世界中最美丽的风景!
玉带桥隐匿消逝在雪雾里。它那妖娆的风姿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头。然而,此时此刻,我最梦想的是孤山的雪中梅花。
湖岸雪地上,一行别人的足迹绕湖而行。我默默地在自己的心里说,“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透过风雨亭,极目望去,只见西泠桥铺满冰雪,漫天的小雪花飞舞着。昔日满目葱绿的孤山,此刻已是白雪覆盖笼罩在迷茫的雪雾之中,眼前是一片雾茫茫的冰雪世界!
我走在西泠桥上只觉得神清气爽,灵魂轻飘飘的仿佛梦游在仙境之中!
我沿着孤山北坡的湖岸直奔放鹤亭,站在《舞鹤赋》刻石碑前我高声诵读: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
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
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
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
……
古代的处士,那可是德行极高的读书人才能获得的名号啊!林逋一生不婚不娶寄居孤山,自称梅妻鹤子,平生孤傲。闲云野鹤,品德高洁!生于斯,葬于斯。
我吟诵着林逋咏梅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踏雪寻梅!山路弯弯,雪压翠竹。松柏白头。茫茫雪野,散落着梅花点点。,腊梅吐蕊,点燃了春天的火苗!虽说是没有漫山遍野的怒放红梅花。腊梅点点,也是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当年的林和靖老先生大概也会在风雪迷茫之中孤山寻梅。他的耳边似乎还有家养的仙鹤在风雪之中悠然长鸣!
风雪!梅花!鹤鸣!林老先生踏雪而行,孤山寻梅!哎呀!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神仙画卷呢!
西湖的雪景是一种自然的美,古典的美!与天地共生!伴人间共美!
西湖的雪!孤山的梅!惟愿此情此景!万古长存!
消失了的东方威尼斯——杭州古城
杭州——古称钱塘,就是这座古城,从古至今,名扬四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真不是浪得虚名。苏轼那首妙传千古的诗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像是设定在人们记忆中...人们把西湖与西子相提并论。美景美人相映生辉,成为千古佳话。
那一日,跟阿鹏在西湖边聊起西湖的前世今生。阿鹏突然激动地说,杭州很美,西湖也是非常的美。杭州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阿鹏游历过欧洲很多国家。不久前,才从法国回来。他去过西班牙,瑞士,意大利……,这一次,我们从法国聊到瑞士。从塞纳河聊到日内瓦湖。从日内瓦湖聊到西湖。我们聊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
阿鹏突然激动地对我说,“知道吗?我们杭州假如回到一百年前,杭州一定要比威尼斯更漂亮!威尼斯是一座水城。杭州曾经也是一座水城。而且是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水城!”
“真的吗?”我惊呼!
“是的!是的!”阿鹏说。
“一百年前的杭州,那时候,没有大马路,到处都是河道纵横。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国初年,杭州,一直都还是一千年前的旧模样。你不是前几天还去了水乡周庄,西塘,乌镇,同里。到那里去玩吗?乌篷船,你看到了吗?杭州,以前的杭州,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就是乌篷船。乌篷船就是那个时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就是现在,杭州的很多的地名还是透露出它原始的模样。杭州的浣纱路,平海路,中河路,清河街,河坊街,板桥路,龙翔桥,万安桥……。这里的每一处地名,都透露着它过去的信息。
“浣纱路,就是说,以前这里是缫丝洗纱的地方。也许西施在两千年之前就在这里洗过纱的啊!
“想一想吧,现在的大马路,在一百年之前,都是河道。停满了乌篷船。
“民国初年,那时候民国政府向西方学习,到处修马路。杭州的水网就是那个时候遭到大规模的破坏。无数的河道被填了起来。马路修好了,杭州—这座东方的水城彻底消失了!
沉默!沉默!
消失了的西湖水城仿佛就在昨天!
“还有啊,”停了半晌,阿鹏说,“七十年代末期之前,庆春路那个时候,还是基本上保留着民国时代的建筑风格。只是后来的旧城改造大拆大建,把那些民国时代的建筑都给拆掉了。其实,真的很是可惜的!现在想恢复也是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河坊街只是后来修建的仿古一条街罢了。”
阿鹏是地道的杭州人。往上数五代都是杭州人。他的祖上是在杭州做丝绸生意的。有一次,我们去九溪十八涧游玩。阿鹏神色异样地指着龙井村茶园的一个山坳说。“我的爷爷奶奶还有太爷爷他们的坟墓就在那里。”人生的起落沉浮之中,到他的父亲这一代就是地道的工人阶级了。他的父亲后来做了一家工厂的车间主任。阿鹏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后来在一家银行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中,阿鹏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他依然保持着中学时代对于文学的爱好。他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对于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很好的修养。
一阵沉默之后,阿鹏抬起头来,眼睛望着远方,神情迷离地望着远方的西湖山光水色。他缓慢而深情地吟诵起诗词来: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宋词,你一定知道。阿鹏说,这是南宋词人柳永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词《望海潮》。据说,南宋定都钱塘。柳永的这首词。极尽钱塘繁华,当年流传到了辽代的金国。金国的皇帝完颜亮看到之后大为赞赏。据野史记载,完颜亮一心要攻打南宋,就是因为看到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对其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心向往之,羡慕不已。金国垂涎江南美景。于是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萌发了金兵南下侵犯宋朝。这样的结果,柳咏作梦都没有想到。
阿鹏打开手机的音乐,悠扬的乐曲声中,林志颖演唱的《望海潮》吸引我。 我反复的聆听着这首《望海潮》,我的脑海里仿佛浮现出古代的杭州。钱塘古城美景,极尽奢侈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美啊!西湖的美不仅仅是在古代。今天的西湖,一样是美得让人心醉。
晚霞中的西湖,眼望着三潭印月,波光粼粼,湖水荡漾着金色的波浪。
真的是:
一湖水落日熔金
一支歌沁透我心
一艘船穿越千年
一弯月钩沉古今
天上一轮西湖月
地上万家东风吟
我心春江花月夜
梦游西湖小阳春
醉西湖兮梦中人
闲来话说龙井村
风雪兴隆镇
—— 巴山轶事
飞驰的列车上,窗外骄阳似火。车箱里面凉风习习。温凉的空气中荡漾着悠扬的音乐。
温馨的氛围里。大家都在轻声的交谈着人生的故事。
我环顾着周围的人们。斜对面的一对年轻男女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说着镇巴的什么什么的……。
镇巴?!这是一个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猛然间,我的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大巴山之行……
有些事情就是过去了很多年,也还是难以忘却!
那一年冬季。我和同事到镇巴县去出差。汽车在大巴山的盘山道上兜兜转转,转来转去。山势险峻。道路曲折。汽车上的乘客坐在座位上把心悬着。随着车身摆来摆去。就像是在大海风浪里的渡轮上晃过来晃过去。司机若无其事地摆弄着手里的方向盘。就像是轮船上的老舵手稳稳地把弄着手中的舵轮。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在惊呼。被卖票员喝止住了之后,也就不再吭声了。
汽车在行进中晃荡着。有的人开始呕吐。有的人被摇晃的晕晕乎乎地睡着了。这个时候,大家真的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汽车司机。过了许久,一切都安静了下来。我看着窗外山脚下的碧绿的河水在河道上弯弯曲曲。公路的路基下是笔直的峭壁。汽车发动机的嗡嗡声沉闷而又无奈。就像是老牛大喘气。
经过了六七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来到了巴山腹地的古镇——镇巴县城。
冬季的巴山是灰色调的。耸立在大巴山的顶端是一片淡蓝色的天空。几丝浮云在空中悬浮着。寒冷的空气被冻住了似的。寂静的街道上没有几个人影。我们是上面下来的客人。
不方便打扰地方单位。自己找了一个旅馆就住下了。旅馆的房间是阴暗的潮湿的。那个年代没有空调。没有高级的宾馆可以选择。房间里是一个木炭火盆。服务员端来了燃起的木炭火盆。叮嘱我们,“窗子不要关得太严实了,小心煤气中毒哦!”服务员是一位圆润的大嫂,模样挺温柔可爱的中年妇女。
“晓得了!谢谢!”
我们很感激这种关照。
第二天,跟县上的单位接上头之后,他们问我们想去哪里看看。
我们说,“那就到基层看看实际的情况。”
“好的。你们要向导吗?”
“不要了,你们打个电话过去。再开个介绍信,就可以了。”我们不想给地方单位找麻烦。决定自己过去。再说了,那个时候,我们也是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有资历,也不想麻烦别人,更主要的是想表现自己的能力。就这样我们去了兴隆镇。
兴隆镇!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很多大大小小的地图上几乎是一个被忽视的存在!
经过了两天的准备,我们出发了!目标——兴隆镇。
当天夜里,天空飘起了雪花。
第二天早上,天空依然飘着雪花。我们相互鼓励着,去兴隆镇的决定不变。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无所畏惧。
陕南的冬天就是这样。雪下的不会很大。
空中飘着雪花。我们上路了。
出了县城就开始爬山。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路是湿滑的。一路向上。天空的雪飘得也是断断续续的。我们爬山倒是不觉得冷,浑身发热。只是感觉到肺里的氧气不够用。大口的喘着粗气。盘盘旋旋地一路向上攀援。我们站的越来越高,县城也越来越远,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风雪弥漫的茫茫雪野里。
在一处崖壁上,我们猛然看到了一行斑驳的红字
“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我们振奋了精神!翻开头脑中的历史册页。这里以前是红军的长征途中路过的地方。
“一方面军!”
“四方面军!”
……
我们争执着。
当看到“红二 宣”的字样时。我们相视而笑,争执结束了!
下山的时候,天放晴了。雪霁之后的大巴山是一片银色。空气是透明的。一丝丝的寒意直透心肺。
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边走边问路。碧绿的河水在两岸的夹道翠竹水柳的掩映下幽幽地流淌着。
蓝天。白云。大山。小河。
碧绿的河水。巍峨壮丽银装素裹的大巴山……
这样的景象真是迷人。一切都仿佛是美丽的童话世界!
我们两个人一路走着说笑着。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饥肠辘辘的两个年轻人只是盼望着一顿美餐!一杯热茶!一张饼。一碗粥!……
中午,我们终于来到了兴隆镇。
镇子上是一条安静的街道。没有看到多余的人。我们成了人们眼睛里的远方来客!
接待我们的是供销社的负责人老杨。他让我们坐一会儿。休息一下。洗洗脸。老杨说,大师傅马上就做好晚饭了!
一盘木耳山菌炒肉片,一盘土豆丝,一碗汤。两大碗米饭。
我们吃的津津有味。吃完之后,发觉嘴唇上是黏糊糊的一层白蜡!不像是猪油!?
“什么油?”
“猪油吗?”
看着我们不解的眼睛。老杨笑了。
“不对!不是猪油。猜猜看!”
“猜不出来。没有吃过。不像是猪油。也不是菜籽油。这里不出产棉花,不会是棉籽油。更不是花生油!什么油呢?实在是猜不出来!”
老杨说,“肯定你们没有吃过的哟!是漆籽油!”
“漆籽油?”我们惊呼!
“就是漆树的籽榨的油啊。”老杨平静地说。
“漆树籽榨的油也可以吃吗?”
“我们会不会漆树过敏啊?”
“一般是不会的。我们就经常吃这个漆树籽油。没得事。”老杨很平静。他的脸上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解放以后,县上就没有人到过兴隆镇。更不要说你们地区的领导了。”老杨说着抿了一口茶,他的笑意在脸上荡漾。“你们不容易啊!”
我们相视一笑,心头是一阵温暖的热流。
我们吃饱喝足了之后,疲劳瞌睡都一起上来了。
大家喝了一会儿茶,老杨识趣地告辞了。
当夜无话。没有谈工作。
第二天。交谈完工作,我们就在镇子上溜达。空荡荡的镇子上没什么闲人。
老太太在门前的坝子上晒太阳。
山坡上,放牛老汉驱赶着几头牛在半坡上吃草。
隆冬季节的镇巴兴隆镇,在大山的深处,依然是生机盎然。满目葱绿。
远山。白云。绿树。小河。一副安然的模样!就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注视着他的怀抱中生活的子孙!
这一天,我们依然还是吃的漆树籽油炒的菜。没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
第三天,我们办完了公事就原路返回县城。
……
我们的巴山之行顺利结束了。
回家的路上,汽车依然是在盘山道上转悠着。我们盘旋着来到了大巴山顶。放眼大巴山白雪茫茫,巍峨壮丽。就像是一幅看不到尽头的雪野巴山图!我在心里默诵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往事如烟。
闭目沉思了许久许久,我从往事的回忆中转过神来。
我望着眼前的小伙子问道。
“小伙子,你们是从镇巴来的是吗?”
“是啊。叔叔。我们是镇巴的。你去过吗?”小伙子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几乎没有巴山的土音。
“去过啊!几十年前了。去过镇巴县。还去过兴隆镇。”。
“叔叔,你去过兴隆镇吗?我们就是兴隆镇的哦!”小伙子高兴地笑着说。
“真的吗?巧了!”我惊愕着望着眼前的年轻人。又把他打量了一番。小伙子长得很是白净。一张年轻的生动的脸。一副学生模样。
“叔叔,你是哪一年去的兴隆镇?”
“我是七一年冬天去的镇巴县。那一年镇巴下雪了。真的很美!”
我回忆着。沉思着。凝神远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
“哦!七一年!我还没有出生呢?我是九五年的!”小伙子笑着自我介绍说。
“你是九五年的,今年二十四岁?”我赞叹着说。
“是啊,叔叔。”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说。“你比我的爸爸年龄还要大吗?”
“也许。”我说。
……
小伙子紧蹙着眉头沉思着。他的眼睛望着地面。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也许想着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想着他在兴隆镇的家……
“你在读书吗?”我眼睛紧盯着小伙子问道。
“没有了,叔叔。我在打工。”
“你出来打工几年了?”
“五,六年了。叔叔。”小伙子非常礼貌地回答我。
“你一个人吗?”
“还有我的女朋友。”小伙子指着旁边的一个模样俊俏的女孩儿。女孩儿笑着点了点头。
“你好。”我说。
“你好,叔叔。”女孩儿也是很礼貌地笑着对我说。
对于山里人的传统看法,这一刻让我颠覆了。现在,大巴山里的年轻人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聪明可爱。落落大方。文明礼貌。
“兴隆镇现在怎么样?”
“挺好的啊!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上学。”
“哦!挺好。”我听着年轻人的回答突然冒出了一句“
你吃过漆籽油吗?”
“什么漆籽油?”
“就是那种漆树结的籽榨的油。”我解释着。
“没有吃过。也没有听说过。”小伙子一脸的懵懂。
“我吃过。就是在兴隆镇吃过的。那一年,我去兴隆镇吃的漆树籽油。一辈子就是吃过那一次。”
“漆树籽油也能吃吗?”
“嗯。可以。吃过之后,嘴上会留下一层白乎乎的蜡一样的油。”我回忆着早年的那种感觉。尽量准确地表达着我的记忆。
小伙子安静的望着我。想再听我说点什么。
“我很喜欢兴隆镇。那里真的很是安静。到镇上去的那条小河的水真的很清很清。这些年有变化吗?”
“这些年还是有很大的变化的。在兴隆镇修了一个水库。有了发电站。街上的人多了很多。有了很多的商店。我们的家就是在街上的。”
随着小伙子的叙述,我的眼前又一次浮现出了那时的兴隆镇……
“叔叔,有空了,欢迎你再到兴隆镇去看看。跟以前那是大不一样了。我这里头照片。”小伙子说着,打开了自己的手机,他是在找手机里的图片让我看。
“看到了!看到了!真的很好!”
“有空了到镇巴来吧。再到兴隆镇来看看。”
“好的。好的。”
“叔叔,你也可以到我家里去看看,去喝茶。去的时候,提前告诉我。”
“好的。谢谢你。”山里的孩子还是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的好客!
我又问到了巴山崖壁上的红军标语。
“还在。还在。这些都成为了重要的革命文物了!政府很重视的!”
“好!好!”我笑着。默默地点头聆听。
“我这里还有很多在家里拍的照片。我给你找找看。”
“谢谢。谢谢。”我说。
小伙子让我看着他的手机里面的照片。
“我加你微信吧。可以吗?”我说。
“可以。叔叔。你加吧。我的手机里面有很多照片。你慢慢看。”
“谢谢。”
小伙子把他的电话给了我。我也给了他。然后我们互相加了微信。我仔细地翻看着他的微信里的照片。
小伙子告诉我说,他们是刚结婚,他带着年轻的妻子去深圳打工。以前是坐飞机。这次坐高铁去深圳。
“飞机!高铁!”我沉思着。这些大山里的孩子真是好福气啊!他们的父辈,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进过县城,没有见过火车。今天的他们,出门乘飞机,坐高铁。真的是改天换地啊!我们那个时代还没有阳安线襄渝线。有的是十万大山,千里巴山,千年古道!
如今,真的是时代变了!
古城到了,我要下车了。我和这对小夫妻互相道别。
“小伙子,祝福你们一路顺风!再见!”
“叔叔,祝你身体健康!有空一定到兴隆镇来哟!”
“谢谢!谢谢!”
我的眼睛潮润着,
我仿佛又闻到了镇巴县城的味道!我仿佛又闻到了大巴山的味道!我仿佛又闻到了兴隆镇的味道!
【作者简介】:
梁晓峰,笔名:雅可、梁子。陕西西安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炎黄文学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2020届鲁迅现代文学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烟雨汉江》。诗歌。词赋。散文。中诗刊社全国首届长江文学奖银奖。《蝶恋花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二等奖。中华杯第二届长江文学奖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作家。《世界爱情诗刊金诗奖》。获2023年词曲中国银奖。获2024年长征九十周年诗歌大赛一等奖。中华诗园阿尔山杯二等奖。腾冲杯诗歌大赛二等奖。获2024年中国散文网《春光杯》一等奖。获2025年中国散文网《春光杯》一等奖。获2025年华语诗歌纪念红军长征九十周年金奖。2025年获诗人角金奖。以及其他多次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