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四百)》
作者:张志江(北京)
![]()
四百
将星陨落
平生勇冠三军赞,
老去功高四海传。
夜陨残香惊梦外,
风鸣傲骨戍关边。
![]()
注: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涕。
![]()
这首七绝以赵云病逝为核心,融史实(演义情节)、古典意象与悲壮情感于28字中,格律工整、意脉连贯,既贴合《三国演义》的人物定位,又借精炼笔墨写尽名将逝去的惋惜,堪称“以诗说史”的佳作。
一、结构:起承转合严丝合缝,暗合人物生平与结局
全诗遵循七绝“起承转合”的章法,且每句均紧扣赵云的“生-功-逝-魂”,逻辑层层递进:
1.起句“平生勇冠三军赞”(起):开篇定格赵云“一生勇武”的核心特质。“勇冠三军”是古典语境中对武将的顶级评价,既呼应赵云长坂坡救主、汉水拒曹等战绩,又以“赞”字点出其生前受众人敬仰的地位,为后文“功高”铺垫。
![]()
2.承句“老去功高四海传”(承):从“平生”过渡到“老去”,时间维度延伸,既写赵云年老仍为蜀汉效力(如北伐时随军),又以“功高四海传”强化其功勋的广度——不仅限于军中,更在天下流传,暗合他“五虎上将”的声望,与首句形成“勇武-功勋”的互补。
3.转句“夜陨残香惊梦外”(转):笔锋陡转至“逝去”,且精准锚定注中“昨夜三更病重而死”的情节。“夜陨”既指“三更夜色”,又暗扣“将星陨落”的题目(古有“将星对应名臣”的说法);“残香”以“残留的气息”喻赵云生前的余温,“惊梦外”则侧面写消息的冲击力——不仅惊醒身边人,更暗指孔明“跌足而哭”的震惊(“梦外”可理解为“打破平静的现实”),无一字写“悲”,却藏尽惋惜。
![]()
4.合句“风鸣傲骨戍关边”(合):从“逝去的场景”升华到“精神永存”,是全诗的“诗眼”。“风鸣”以自然意象造悲凉氛围,却不写“悲”而写“傲骨”——赵云一生刚直(如拒娶桂阳太守之嫂)、忠君不二,“傲骨”是其人格核心;“戍关边”则呼应他一生征战、戍守蜀汉边疆的经历,此处并非写实(赵云逝于成都),而是以“魂归戍边”的想象,写其精神仍在守护家国,让“逝去”不再是终点,而是“忠诚与傲骨”的延续,情感从“惋惜”升华为“敬仰”。二、意象:善用古典语汇,勾连“人-时-境”
诗中多个意象(部分与此前讨论的“戍关边”“夜陨”“残香”等高度契合)均是“一词多义”,既贴合语境又藏深意:
“夜陨”:既指“三更夜色”(时间),又暗喻“将星陨落”(人物身份,非普通武将),还带“突然逝去”的意外感,精准对应注中“病重而死”的仓促。
“残香”:非单纯“残留的香气”,而是以“微弱、余存”的特质,喻赵云生前的影响——虽人已逝,但气息仍在,与“惊梦外”结合,更显“人去楼空”的空寂。
“戍关边”:此前曾关注“戍边”意象,此处作者未写赵云逝后的“丧仪”,反而回归他一生的“戍边使命”,让“逝去”与“初心”呼应,凸显其“一生为蜀汉”的忠诚,比直接写“哭”更有力量。
三、情感:以“藏”代“露”,暗合演义情节的悲壮
全诗未直接出现“哭”“悲”“痛”等字,却通过“景”与“事”的侧面烘托,将“众人挥涕”“孔明跌足”的悲痛藏于字后:
1.转句“惊梦外”:一个“惊”字,写出消息的突然性——三更本是静谧之时,却因赵云逝去打破平静,暗写身边人(如赵统、赵广)的慌乱与悲痛,也为后文孔明的反应做铺垫。
2.合句“风鸣”:风本无情感,但“鸣”字赋予其“悲鸣”的意味,既是自然环境的悲凉,更是众人内心悲痛的“外化”;而“傲骨戍关边”又将悲痛拉回“敬仰”,避免陷入“哭哭啼啼”的浅白,符合赵云“名将”的尊严,也贴合孔明“国家损一栋梁”的评价——悲的是“国家失柱石”,而非单纯“个人离世”,格局更高。
四、格律:贴合七绝规范,音韵和谐助情感传递
作为格律诗,全诗平仄、押韵均合规(平水韵):
平仄:如“平生勇冠三军赞”(平平仄仄平平仄)、“老去功高四海传”(仄仄平平仄仄平),严格遵循七绝平起首句不入韵的格式(首句“赞”属去声十四愿,不入韵;二句“传”、四句“边”分属下平一先、上平十五删,为邻韵通押,符合古典诗词“邻韵可通押”的惯例)。
音韵:“传”“边”均为平声,尾字舒缓,与“悲壮却不凄凉”的情感契合——读来无急促感,反而有“余味悠长”的厚重,恰如赵云的一生,虽落幕却留名。
![]()
综上,这首诗既是对《三国演义》赵云病逝情节的“诗化浓缩”,又以古典意象与严谨格律,写尽名将的“勇、功、忠、魂”,堪称“小篇幅见大格局”的咏史佳作。
![]()
![]()
![]()
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二十五)》
作者:张志江(北京)
![]()
二十五
袁术称帝(押遇韵)
称孤道寡寿春城,
仰首才疏威远渡。
秋色繁花死后尊,
夕阳荒草生前路。
![]()
注:“寿春”,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袁术称帝后,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
![]()
张志江,字乐天,号观潮散人。北京八大处。
偶有小作散见于相关载体。其【叙事史诗《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三国演义〉欣赏》系列作品】等,被优选进《今日头条》、《百度》等数十家网络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