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十多年,第一次下定决心休个年假。正值暑期末尾,一查攻略,景点到处“人从众”。计划不定,直至假期前两天,战友说要带妻女一同回老家,邀我们一起去内蒙古大草原玩耍,这才眼前一亮,商定次日一早启程,一路风景一路歌,出发!
自驾12小时,一路向北,傍晚约六七点,下高速到了乌兰察布。 打开车窗那一刻,凉爽的空气伴着牛羊气息扑鼻而来,大家都乐!这才是内蒙古大草原应有的气味和感觉嘛!
车拐到乡间小路边,我们先把车在路边停下,各自梳妆换衣一番,好不容易回家见老人,精精神神的才对嘛!小孩们也从睡眼惺忪中精神了起来,叽叽喳喳嚷着“到家了!到家了!”仿佛这里一下子就成了我们老家。
果不其然!战友父母早在窗户边盼了几盼,路上电话也是打了几遍。老父亲喜笑颜开迎在门口,母亲则高兴地从厨房阳台探出身子来手舞足蹈打招呼,饭菜香气飘在鼻尖,让人不禁羡慕又感叹一句:回家真好!进门客厅茶几上已摆满了水果和酸奶,战友说父亲头一天便列出菜谱:餐前奶茶、奶豆腐、水果蔬菜拼盘,主菜是手抓羊肉、牛肉、肚包肉……当晚还拿出了战友结婚时的老白汾来分享回忆,满满一桌,丰盛至极!
听说战友妈妈是县里第一个女大学生,一头短卷头发,开朗爱笑,直爽可爱。一直碰杯说,到家了就要放松点,内蒙人豪爽,都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家要开心喝起来,喝起! 几乎不喝酒的我,在战友和爸妈的热情招待下,逐渐加入了氛围组。回忆那晚的情境:战友爸爸一直拿小刀切肉递到我的盘里,战友妈妈则一直碰杯说,“你们回来我高兴,来,咱们喝起!”不知不觉已有些微醺,便借故独自出去走走。乌兰察布常年凉爽,空气沁人心脾。居民家里几乎不装空调,连宾馆也没有。
八月中旬洛阳暑热,而这里已然“中秋”。走在街上,小城人不多,令人感到静谧与安逸。次日酒意仍未消,一早不到8点,战友父母便敲门叫我们去吃羊肉烧麦早餐,中午到蒙古包品尝特色美食,手把肉、沙葱、血肠等当地特色,顿顿像过年。
感受到此行与战友回来,父母充满了团聚的兴奋感。战友休假探亲,本不应叨扰,在乌兰察布看了乌兰哈达火山后,我们决定隔日启程。战友父母围着我们说已经把行程都规划好了,可不要走。最是父母心啊,絮叨挽留中全是“去哪儿、吃啥”的特色美食路线图。我们自知客走主安、不宜久留的道理,便作道别。
离开时,大家依依不舍,感到深情未叙。战友父母给我们车上塞满了牛肉干、奶片、内蒙小酒,又一次上演“父母的爱是装满的后备箱”的离家场面,拥抱告别,频频回头见招手。开车没多时,战友组建的“洛阳内蒙行”微信群里便发出一条长长的信息:能把你们一家邀请过来,我们非常高兴和激动!你们时间安排的太紧了,给你们准备的特色美食、包的猪肉韭菜馅饺子也顾不上分享了,还有好多节目没有进行呢,只好等你们下次回来再感受了!
我们也约定,隔三五年,回来看看,并诚邀二老中秋过年到洛阳相聚团圆。我把群名“洛阳内蒙行”改成了“蒙洛一生情”。写这篇回忆,已是九月下旬,我在群里发了一句:亲爱的战友爸妈,诚挚邀请您们十一假期,也正值中秋佳节,来洛阳团聚!
千里之约,只待再见!
(作者:董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