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桑树引来金凤凰
熊玉平
高梧引凤,《庄子》典故。“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桑植多梧桐,桑植人爱竹,桑植是澧水源头。招来金凤凰,却因马桑树。
怀化溆浦的陈香水,便是金凤凰。著名词作家阎肃赞她“小宋祖英”。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女高音歌唱家,湖南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集众多荣誉一身的她,九零后。
2024年2月27日,正月十八,春节刚完。桑植,氤氲着大雪后的余寒。
胜蓝桥头,桑植一中右边,桑植白茶馆。
县音协主席、桑植民歌市级传承人张家庆,国家级传承人向佐绒,市级传承人、内半县唱腔代表黄道英,桑植民歌首届歌王、音乐硕士、青年传承人罗希彦,是老中青传承人代表。
县委宣传部长王茂蓉在云南大理考察,刚赶回来,会见远道贵客。
我是普通群众代表。2022年,采访《马桑树儿搭灯台》。在龙潭坪镇,接待湖南省委宣传部桑植白茶考察团,浏阳李志宏先生介绍我与香水微信。
人数不多,代表全面,是桑植县文联主席熊英的精心安排。
香水表达来意。用歌唱,把湖湘文化带向全国,全世界,当下正努力。桑植民歌,是湖南民歌重要组成部分。再学几首桑植民歌,争取到澳门演唱。
去年短视频演唱《马桑树儿搭灯台》,网友留言说有唱错。所以走进桑植,亲身感受桑植民歌,了解桑植人民。
“近期到桑植采风学习”,四天后就到,“言出必行”,“行必迅速”。视频里雍容大气,见面竟如此玲珑,恍若邻家文静小妹。迥乎不同。
向佐绒大姐,仿佛见到久别的闺女,亲传的高徒,声音带颤。你这么优秀,还大老远来桑植,学习桑植民歌。我很乐意教你,如果需要,还可以上门帮你。桑植民歌是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发扬光大,是我们的光荣责任。
佐绒大姐示范在外半县传唱较多的山歌,讲解。大山里的桑植人,彼此住得很远,山歌调子高亢,悠长,希望让对面山上的人听到。
《草帽儿十八转》,讲的是姑娘唱歌送别情郎去云南做生意,又唱歌思念,希望他早回来。
唱着唱着,竟然真到哽噎,声音颤抖。
擦擦眼角,不好意思地自嘲:老天拔地的,还怀春了!
唱好民歌,情感代入很重要。想想歌里那么远,姑娘你也来那么远,一时悲从中来,喜也从中来。你多住几天吧,想学多少教多少。你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这位黄道英大姐,小调唱得比我优秀,让她给你也讲讲。
道英大姐谦辞不过,恭敬不如尽力。
桑植山高路远,生活很辛苦,但辛苦不是全部。辛苦的日子,要有盼头,所以唱歌。内半县更有特点的是小调,轻松,调皮。
《滴格儿调》,“滴格儿”的“格儿”,不要唱太重,要举重若轻,架势很大,唱出来却是轻轻滑过去,好像在逗你玩儿;“一个滴格儿的树呐,哎”这个“哎”,要唱出层次感,先轻些,后重些,培养感情慢慢来,把你引上路,然后,哎,我不干了。调皮,活泼,可爱。
《花大姐》,“上是格、下是格、格子飞、多是扯、扯是绺、呀得儿喂”,逐渐加速。照着谱子,一板一眼地唱,这歌就少趣味。几个格子的花衣,没意思,有意思就是这个越扯越快的劲儿。
希彦平时挺活泼,仿佛受香水小姐姐感染,文质彬彬地。咱们是学院派,我在研究怎么把民歌的发音用现代乐理腔体共鸣表现出来,我可以帮到你。
张家庆的嗓子,被歌神吻过,清澈得很。他歌里的转音,一转就转到人心里去。
香水老师不远千里来学桑植民歌,说明桑植民歌确实好听,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传家宝;也说明我们县委县政府这些年对桑植民歌的重视,宣传工作做得到位,效果很好。
不是桑植人,能唱桑植民歌,对桑植民歌传承,具有更重要的宣传意义。只有这样,桑植民歌才算走出去。宋祖英老师200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演唱《马桑树儿搭灯台》,2006年桑植民歌成功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很大,让我们自豪。小宋祖英到来,也算一种传承。我们很欢迎。
网友批评,您可以不用在意。桑植人性子直率,含蓄少些,真诚多些。因为您唱得好,希望您唱得更地道,把真正的桑植民歌唱出去。
网络正流行方言唱歌,而桑植民歌,特点正是方言。桑植县幅员宽广,民族众多,“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翻过一座山,口音不同,风俗不同。我们县有28个民族。
内半县,外半县,只占一半;土家族,白族,只属一族。所以,我们只能把一个山头唱一个山头的调,作为标准。您唱的,就是怀化桑植民歌,陈香水版。我们希望有更多地方更多版本。所以您来着了,可以放心大胆继续唱。桑植民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来自民间,没有个人版权。
不止方言口音,更重要是唱腔发音。《马桑树儿搭灯台》,“你个儿移花别处栽”的“个儿”,《滴格儿调》的“格儿”,好多外地朋友知道,却难唱出来,或唱不出味道。还有更难的,山歌《高山砍柴不用刀》,有抖下巴的动作,我练习三个月,腮帮子肿了,还是觉得不是很到位。小调《桑木扁担软溜溜》,“得儿一个软滴”,“得儿”弹舌音,是这首歌的特色。但我学得不好。
技术不到位,有些歌曲就失了传承,这是我们传承的重任。
佐绒大姐说的感情代入,尤其重要。桑植民歌传唱几百年,可能几千年,弄懂创作意境,代入感情,才能唱出原汁原味。“学来的歌儿唱不圆”,需要更多年轻一代,做到更好。
我接张家庆话题,谈情感代入。
《马桑树儿搭灯台》是桑植民歌的典型代表,融合了山歌的高亢悠扬,小调的幽默谐趣。
马桑树是传说中登天的神树,也是习俗里修庙宇、祠堂的圣树。兵荒马乱,国破家亡,折断马桑树,插进土里,搭个简陋灯台,马桑树烧不燃,能放油柴,是最无用之用。大材小用,重器轻用,神物凡用,雅件俗用,是无奈,是憋屈。
1928年初,贺锦斋随贺龙回湘鄂边。当地群众和贺龙约定,给这首民歌填词,贺锦斋改编,戴桂香传唱。
歌曲内容,两地分隔,灯下写信,互诉衷肠。
主流演唱方式,男女对唱或二重唱。
男声代入贺锦斋。我当兵打仗,勇往直前,无畏生死。在这样的灯下,要写信给你。革命任务艰巨,不能很快胜利。我不怕死,只担心我死后,你会孤苦难依。望你改嫁,不用守节,我才安心。
女声代入戴桂香。我也在同样的灯下,回信给你。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贪生怕死,国家无望。没有你的日子,我会难过。但你敢死,我也敢活。为我们的孩子,为革命的希望。
这里没有依依惜别。倘若告别,难分难舍,那叫扯后腿。是不懂事,不懂桑植女子。桑植女子刚不刚烈,想想贺满姑;桑植女子重不重情,问问戴桂香。
女声独唱,便是戴桂香一个人的诉说。
我分别很久的郎君,去当兵,在打仗。他在马桑树搭的灯台下给我写信,革命任务艰巨,取得胜利不容易,恐怕会付出更大牺牲。他不怕死。只是担心我,怕他死后,我受孤恓。希望我改嫁,他有遗嘱,不让我为难。
我在同样的灯下,给他回信。他不回来,我当他活着,一直等他回来。或者他死了,我也当他活着,努力活下去,为我们的孩子,为革命胜利的希望。
男声独唱,是贺锦斋的决心。我在马桑树搭的灯台下,给你写信。为反抗压迫,我去当兵打仗。要成功解放,不是三五两年能办到的。我们需要付出许多,甚至生命。最不放心你。如果我死了,希望你另嫁他人,不要为我守节,你少受孤单之苦,是我的遗愿。
你给我回信,你也用马桑树搭了一样的灯台。你告诉我,你会一直等我回来。如果我死了,你不会另嫁别处,你要陪着咱们的孩子一起长大,等到革命成功。有妻如你,我浑无挂碍,充满力量。
这首歌,是爱情的坚贞,革命意志的坚定。
物换星移,到了新时代。马桑树上,还为我们亮着那盏灯。
王茂蓉部长,表示很有收获,会大力支持香水的工作。熊英主席告诉香水,次日相陪,去听山里的民歌。
告别时,香水伸出手,不虚此行。我礼节轻握,手指微凉。
熊玉平,13574412123,土家族,湖南桑植人,桑植四中教师。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教师分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