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
血与泪铸就的千古绝唱
天 琮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书法史中,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内涵,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篇行草墨迹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一段血与泪交织的历史见证,承载着颜氏家族的忠烈与悲壮。
一、历史背景:安史之乱下的家族忠烈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在这场历史巨变中,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时任常山太守,其子颜季明作为颜真卿的侄子,挺身而出,承担起传递情报的重任。他往返于常山与平原之间,为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历史的车轮却无情地碾碎了这份忠诚与希望。
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拥兵不救,导致常山成为孤城。在叛军的猛烈攻击下,常山坚守六日,终因寡不敌众而沦陷。颜杲卿被俘后,宁死不屈,惨遭凌迟处死;颜季明也被残忍杀害,尸骨不全。颜氏家族三十余人在这场叛乱中遇害,颜家的天空瞬间崩塌。
二、创作过程:悲愤中的泣血之作
两年后,即公元758年,颜真卿有机会派人到河北寻找兄弟和侄子的遗骸。最终,他仅寻得颜季明的头骨。面对侄辈残缺不全的遗骨,颜真卿悲愤交加,肝肠寸断。在极度的痛苦与哀恸中,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祭侄文稿》。
这篇文稿原本并非作为书法作品来创作,而是颜真卿在悲痛中的即兴之作。因此,文中多处可见涂改和补笔,这些看似不完美的痕迹,却恰恰展现了颜真卿在书写时情感的波澜起伏和无法抑制的悲愤。从开篇的规整到中段的凌乱,再到末尾的草书奔放,整篇文稿仿佛是颜真卿内心世界的一次完整呈现。
三、原稿内容解读:字字血泪,句句忠魂
《祭侄文稿》全文共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另有改易三十四字,共二百六十八字):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穀(jian gu)。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tu)毒?
念尔遘((gou)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chen),及兹同还。抚念催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以下是对原稿内容的部分解读: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开篇以严谨的纪年方式,记录了祭文书写的时间,同时也透露出颜真卿在极度悲痛中仍努力保持的克制与理智。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这段文字追述了颜季明的生平与品德,将他比作宗庙中的瑚琏之器和阶庭前的兰玉之树,表达了颜真卿对侄子的深切怀念与赞美。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这段文字回顾了颜杲卿与颜真卿共同抗叛的历史,展现了颜氏家族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忠诚与担当。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这八个字,字字血泪,概括了颜氏家族在安史之乱中的悲惨遭遇,表达了颜真卿对叛贼的愤恨与对家族忠烈的哀悼。
“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这段文字记录了颜真卿在战乱中的奔波与寻找侄子遗骸的艰辛,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族命运的无奈与悲痛。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质问苍天,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
“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念及颜季明遭遇残害,即使以百死也难以赎回他的生命。
“携尔首榇,及兹同还”:颜真卿的长子颜泉明从常山带回颜季明的头骨,与颜真卿同归蒲州。
“卜尔幽宅”:为颜季明选定安葬之地,愿他魂而有知,不再嗟叹久客他乡。
四、艺术价值:情感与笔法的完美融合
《祭侄文稿》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内涵,更在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颜真卿在书写时,以篆籀笔法入行,笔力雄浑,气势磅礴。整篇文稿情感真挚,笔法自然,毫无雕琢之痕,真正达到了“手心两忘”的境界。
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此评得到历代书家的公认。《祭侄文稿》不仅展现了颜真卿作为书法大家的深厚功底,更成为了他忠烈气节与家国情怀的永恒见证。
2025年9月22日/乙巳八月初一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1956年4月出生于桓台,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