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倩颖短诗八首
独白
我以峭壁的刃口切割开绿茵
峭壁皱褶里蜷着的惊雷
挑山工扁担颤动的弧线
吊起钟声和信仰
丈量山峰垂直距离
栖息在山脊上的火凤凰
腾空而起
——
当晨光刺透雾幔的刹那
月光石阶
子时的石阶
在月光里游动着
从古松伸出的枝桠游到最远的星斗
石阶旁,
是山,沉默地
等待被劈开云帛
人们步步迈过
步步烙印
步步期许
直至第一道曙光透出 放大
扩散开来
云脊
地壳是最坚硬的骨骼
十八盘牢牢地
把星辰钉成天梯上
松涛在石缝里藏着秦时的烟雨
随祷词一起沉入无字碑
印上苔痕
当我触摸南天门的雾
是冰凉的,也是坚硬的
云雾缭绕,
云下是星盘,是脊骨
也是徐徐人声
风铃悬着的姓氏
六角攒尖顶刺
破开云雾
一百三十级的木梯
层层累叠
是通往《古兰经》褶皱的章节
风撞碎在穿斗式的梁柱间
唤醒了囤积的铃和香
阁楼的暗格
集满阿拉伯数字的账本
运算着。汉苗回如何在一坛酒里
交换彼此的黎明
石桥上的马蹄声
二十四孔隆起太阳的弧度
驮着滇铜黔锡走过明清
过程中,青砖叹息
接住商队押运的月光
然后生了铜绿
今夜有侗女赤足涉水
把银镯浸入桥墩
……
波纹里浮起
乾隆御批的锁钥
铜鼓醒了
榜达河洗净尘埃六百载
在吊脚楼的倒影里
布依族古歌咬碎鱼群
爬上祭台的火焰
银饰碰撞的月光下
是少女将迁徙史诗绣进的衣襟
而石板桥,石板桥
却弓起背脊
驮着鼓乐的尾音走向黎明
端午的河醒了
寂静,被两千年的龙舟划破
鼓声两岸
震落檐角艾草
魂魄从战国开始
浮出水面
与苗家汉子争夺浪花
粽叶裹紧楚辞的韵脚
但菖蒲剑尝试千次
仍斩不断汨罗江的回声
当桨影搅拌
碎了一波晚霞
河面,浮起的
半枚带血的玉珏
浮桥上的火把
四月的水草犹记得,
门板缝合江的伤口
马蹄声凿穿1935年的夜
土医,石榴芽, 铜药罐
以及熬煮着的星火燎原
温度蔓延,
至今仍然滚烫着
烧红了崖壁
而带血的绷带
早已发芽
长成纪念碑旁
那棵不说话的松
【作者简介】:
孙倩颖,女,中共党员。国际华文诗人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第六届贵州省委党研学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萧乡文学》杂志社副社长。获萧红杯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2024年入围“十佳华语新锐诗人”终评并获专家认可;获第五届长河文学奖、新锐诗集奖;红色诗文征文大赛活动获特等奖;作品《天空的两端》获得全国“新绪杯”文学征文大赛金奖。
作品发表于《名家名作》《小说月刊》《雨露风》《鸭绿江》《文学教育》《时代教育》《青年文学家》《香港凤凰生活周刊》《向导》《教育学文摘》《中国教工》《基础教育参考》等期刊及《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广西民族报》《河南经济报》等报刊。其作品连续三年收录谭五昌教授主编的《青年诗歌年鉴》。出版诗集《我走过的日月青山》。所创歌曲发布在各大音乐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