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晋平 移动的星屋(外评论文章一篇)
导读:
孙晋平的《移动的星屋》以房车旅行为蓝本,将现代科技元素与自然奇景、民族风情熔铸成一首充满想象力的诗歌。诗人打破现实边界,用"铁皮蜗牛""云朵停车场"等新奇意象,让房车化作穿梭于天地间的奇幻载体,开启一场超现实的诗意漫游。
诗歌巧妙融合多元文化与科技符号。布依阿妹的歌声从充电桩飘来,如山野蜂蜜般甜美,传统与现代在此自然衔接;海拔表显示与北斗七星共享Wi-Fi,将科技设备与浩瀚星空奇妙勾连。这些创意表达不仅展现文化多样性的魅力,更暗示人类借助科技能与自然实现深度对话。
在诗人笔下,房车不再是割裂自然的冰冷机器,而是与天地共生的和谐存在。空调暖风化作温柔歌谣,草甸山岗随之轻晃入梦,勾勒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偎的美好图景。简洁灵动的语言、精准生动的动词,配合比喻拟人手法,使诗歌既有画面张力,又充满灵性温度。
这首诗如同一场沉浸式的奇幻之旅,既展现诗人超凡的想象力与创作巧思,也引发读者对科技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虚实交织间,奏响一曲科技时代的诗意栖居之歌。
附原文:
移动的星屋
文/孙晋平
我把自己的铁皮蜗牛,
停放在云朵的停车场。
在把遮阳棚展开——
变成山风预留的翅膀。
布依阿妹的歌声,
从充电桩那头飘来。
像山野之上的蜂蜜,
滴落在额头床顶上。
不停转动的大风车,
总在不停搬运银河。
让房车天窗去接住,
三两颗逃逸的星辰。
暗处呼吸的海拔表,
从液晶屏上显示出,
我们与北斗七星——
共用同一个Wi-Fi信号。
当空调暖风哼起歌谣,
整片草甸都轻轻晃动。
仿佛山岗在调整睡姿,
让出更大空间的梦境,
催我们进入甜美梦乡。
【评论员文章】:
科技与诗意的交融
——孙晋平《移动的星屋》中的奇幻栖居美学
作者:富有
孙晋平的《移动的星屋》以房车旅行作为切入点,将现代科技产物与自然美景、民族风情相融合,构建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诗意空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独特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打破了现实与幻想的边界,展现了人类在科技时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传递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欣赏。
一、新奇意象构建奇幻空间
诗歌开篇便以奇特的意象抓住读者眼球:“我把自己的铁皮蜗牛,停放在云朵的停车场。”诗人将房车比作“铁皮蜗牛”,既形象地描绘出房车缓慢移动的特点,又赋予其一种可爱、灵动的气质;而“云朵的停车场”这一超现实意象,瞬间将现实场景带入奇幻之境,让房车仿佛脱离了地面的束缚,悬浮于云端。接着,“把遮阳棚展开——变成山风预留的翅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奇幻感,遮阳棚幻化为翅膀,暗示着房车即将乘风翱翔,为读者打开了想象的大门。
在描绘房车与自然的互动时,诗人同样运用了新奇的意象组合。“不停转动的大风车,总在不停搬运银河”,将大风车的实际功能与浪漫的银河意象相结合,赋予大风车一种神话般的力量;“让房车天窗去接住,三两颗逃逸的星辰”,则让房车成为了宇宙的参与者,仿佛能够与星辰对话。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充满了梦幻色彩,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二、多元文化的诗意呈现
诗中“布依阿妹的歌声,从充电桩那头飘来。像山野之上的蜂蜜,滴落在额头床顶上”这几句,巧妙地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房车旅行的场景中。布依族阿妹的歌声代表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充电桩”则是现代科技的象征,两者在诗中自然衔接,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歌声如“山野之上的蜂蜜”,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歌声的甜美,还暗示了民族文化如同自然馈赠的珍宝,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这种对多元文化的呈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热爱。通过将民族歌声与房车旅行结合,诗人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营造出一个包容、和谐的诗意世界,让读者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移动的星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描绘得极为和谐。房车作为人类现代生活的载体,在诗中并没有成为破坏自然的因素,反而与自然融为一体。“暗处呼吸的海拔表,从液晶屏上显示出,我们与北斗七星——共用同一个Wi-Fi信号”,这一充满创意的描写,将科技设备(海拔表、液晶屏)与浩瀚星空联系在一起,暗示着人类借助科技手段,能够更好地与自然沟通、对话。
当“空调暖风哼起歌谣,整片草甸都轻轻晃动。仿佛山岗在调整睡姿,让出更大空间的梦境”,诗人将空调暖风拟人化,赋予其温柔的特质,而草甸、山岗的反应则展现出自然对人类的友好回应。这种描写方式,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构建了一种相互依偎、相互包容的关系,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理念。
四、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
孙晋平在这首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却又充满诗意与想象力。动词的运用精准而生动,如“停放”“展开”“搬运”“接住”等,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将歌声比作蜂蜜、让空调暖风哼起歌谣等,赋予事物以灵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诗歌的结构也十分精巧,从房车的停放、与自然和文化的互动,到最后进入梦乡,层次分明,一气呵成。每一个场景的转换都自然流畅,仿佛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的奇幻之旅。
孙晋平的《移动的星屋》通过新奇的意象、多元文化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和诗意美感的世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作技巧,也引发了人们对科技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评论员简介】:
富有(付有),笔名富十月。男,汉族,吉林前郭人。1958年出生。系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员。著有诗集《心灵的颤音》、《温总理印象记》等。个人传略已被《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等百余部中外大型辞书收录。主要公开发表的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故事、文艺评论等。部分作品被选入多种权威性选本发行于海内外。
【诗歌作者简介】:
孙晋平,男,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三等功臣,大学本科文化。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华语诗歌春晚理事会理事,河北承德孔子智库研究院研究员;原贵州广济堂药业有限公司,贵州广济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原贵阳男健医院院长,原贵阳市珍珠岛温泉度假酒店总经理,现已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