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画家三兄弟
——兄孙征开“花鸟山水画”先河;弟孙永印立“松弛画派”;小弟孙永军创“红色老墙艺术”。
在中国当代美术界,孙氏三兄弟——孙征、孙永印、孙永军,堪称“一门三杰”的典范。在同一家庭中同时代出现三位有名画家,这在古今中外都极为罕见。他们并非承袭艺术世家的光环,却凭着对绘画的执着与敢闯敢创的精神,在不同艺术领域开辟各自独特的艺术天地。兄突破传统分科,弟创立专属画派,小弟深耕红色题材,以“各有锋芒却同源同脉”的姿态,书写了家族艺术传承的独特篇章。
兄孙征破千年分科,开“花鸟山水画”先河。
黄山仙境
雪峰高耸入天间
在传统中国画里,山水与花鸟是泾渭分明的两大分科——山水重“势”,讲究层峦叠嶂的意境;花鸟重“趣”,专注草木禽鸟的灵动,千年来极少有人将二者深度融合。而孙征的核心成就是承古开新打破学科壁垒,以“自然共生”为核心理念,将花鳥元素置于近乎山水画的宏大广阔的背景之中,使之完美结合。两者不再是主体与点缀的关系,而是同等重要、相互辉映的整体。他的“花鸟山水画”这一全新艺术形式,让山水与花鸟从“分离”走向“共生”,是当代中国画领域一项重要的艺术成就。
春回大地滿山金
孙征,1943年生于天津市武清县。1960年至1970年入读天津美术学院,其间有四年从军。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大学教授、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穿云破雾任翱翔
天高云淡
他在学习和工作期间,深受多位大师和名家的教育指导。张其翼、溥佐、孙其峰、王学仲、梁崎、李可染、尹瘦石等人的艺术思想、艺术成就、刻苦创新精神对其影响极深。他的从艺思想为师古人、师造化,以艰苦开拓之精神,求创新发展之成果。为了研究“花鳥山水画”他从70年代初开始饲养鹰并数十次爬黄山走雁荡。经过几十年生活积累和艺术沉淀,他将中国画和西洋画、工笔画与写意画、花鳥画和山水画等多种元素融合,最终开创了中国"花鳥山水画"的新形式。他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拓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边界,还影响了当代艺术教育与实践,被视为继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之后的又一艺术里程碑,逐渐被业界和公众关注。
云蒸霞蔚
他的代表作有:《春回大地滿山金》、《大鹏展翅九万里》、《穿云破雾任翱翔》、《云蒸霞蔚》、《黄山仙境》等。
大鹏展翅九万里
他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部分作品获奖。他在美术教学和美术史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学生多数在大学里任教,现均已是副教授和教授。他有五十多篇论文和中国画作品发表在《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等国家核心期刊及各种专业期刋之上。他的出版著作有《中国古代美术研究》、《孙征速写集》、《孙征画集》。
弟孙永印融合東西方绘画元素,创立“松弛画派”。
夏日偶遇
孤独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艺术的发展也正在不断的突破东西方文化隔阂,融合成不同的艺术形式。我国早在西汉时期的古人就已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不但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张研像
爷爷的像
在東西方绘画史中,各种画派纷多,各具特点。孙永印的画,既不像西方绘画中的某派,也非中国画某画种、画派,而是冲破中西方绘画壁垒,在人类绘画领域中独树一帜。他常将水加达玛油、松节油、核桃油等油与油画色、丙烯色、水彩色、颜彩、砖彩、油漆、墨、国画颜料等调和;利用泼、洒、吹、刮、擦等手法;在油画布、素描纸、卡片纸、水彩纸、宣纸等载体上从心所欲、全身心放松的作画。他把画室变成科研试验室。他披荆斩棘,勇于探索创新,挑战既有的艺术规则,经过数十年坚苦锤炼,最终创立了“松弛画派”。他的创举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类艺术发展规律。
吻
遐想
孙永印,1954 年生于天津市武清县。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正师级军人、中国第十七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获得者。另著作《中国历代人物造型》由国家外文局《今日中国》出版社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国内外发行。他的绘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还在《美术》《解放军文艺》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并被国内和美国、瑞士、法国、日本等多国收藏家收藏。
荒野狂奔
海浪
受家庭影响,孙永印从少年起便开始习画,每天笔不离手,这一画就是 60 多年。如今他已练就了很高的绘画功力。他的油画兵马俑作品已享誉国内外。他的彩墨画现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看起来色墨交融、线条流畅、笔触轻松。感觉上令人平静、治愈、舒适,没有压迫感和紧张感。他在作画时是享受的、放松的、随意的,并将这种状态通过画面传递给了观众。
海滩
流云
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广泛的艺术实践,像抒情交响乐一样,将西方各画派和中国画的写意、泼彩、泼墨以及东西方各种绘画的工具、材料、载体等多种绘画元素相融合,创立了《松弛画派》。
最小弟弟孙永军,将红色内容的壁画、雕塑与老墙结合,创造出“红色老墙艺术”,后被誉为“红色老墙艺术”第一人。
西江月.井岡山
孙永军1964年出生。童年时受两个哥哥的影响开始学画,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副师级军人、一级美术师。他多年来在从事影视工作的同时,还进行着油画及各种造型艺术的创新研究,创造出平面加立体的造型艺术门类。
他早期作品以写实油画为主。作品中以《绿荫下的葫芦系列》最为突出。多幅作品入选全军美展,有的获奖。
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警钟长鸣
从2000年开始了他的中期创作——《像章油画艺术》。他把毛主席纪念章与油画艺术巧妙地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代表作品有《光》、《西江月.井岗山》、《世纪伟人》等。
他从2008年正式开启红色老墙艺术创作。他以红军标语、宣传画等红色印记为灵感来源,将壁画、浮雕、沉雕、透雕等植入老墙中,创作出平面加立体的艺术形式。作品表现形式完美、内容红色极至、冲击力大、震撼感强 。
模范营武装上前线
母亲在召唤
老墙艺术取材于革命老区,中国工农红军发源地。1927年红军诞生时,我党我军就将革命宣传列为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湘赣边界地区红军在山庄的墙壁上写了大量的标语、画了很多的壁画,向群众宣传我党我军各项政策和打倒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伟大革命目标。 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红色的革命内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在精神上、思想上、灵魂上受到洗礼。“老墙艺术”是全新的艺术、是平面加立体的综合艺术。它是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
国痛“九一八”
江山岁月
这种创作,既保住了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感染力——它让年轻人能通过作品“读懂”老墙背后的故事,也让红色记忆有了更鲜活的表达。孙永军说:我的老墙,是给历史留个“活档案”。孙永军的这种执着精神,也让他成了红色老墙艺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
孙氏三兄弟,凭借着敢闯敢创的初心,走了三条完全不同的路:孙征破“分科”,孙永印立“画派”,孙永军创“题材”。但骨子里同是“不满足于跟风”。
他们从普通农家走出,没有家世加持,凭的就是“热爱+敢闯”,敢打破传统,敢创立新派,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种“敢”,就是孙氏三兄弟最珍贵的传承,也让他们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留下了“一门三杰,各领风骚”的独特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