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平凹》后记
刘高兴
我和大作家贾平凹是老乡,是从小一起念书砍柴的人。我和平凹的交往,没有钱、权、利益的过节,是发自内心的相互学习,理解,一个在西安大城市,一个在棣花老家,但是不影响我俩的情谊。他写我的进城经历,我写他的少年故事。商洛山和大长安不再那么遥远。我俩可以说是心心相系,是可以谱写一曲朋友新歌的。他不矫情,我敢说敢问,我俩像一个胶水名字一样:哥俩好,是真的好。给人的感觉是“知我者,平也。”
2024年五月,是一个令人兴奋激动的月份。西安四家电视台联合,准备把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拍成电视剧,一共25集。这将是平凹作品改编的第一部电视剧。我为这个激动。平凹以我为原型的电视剧就要上映了,我咋办?我也要把我和平凹交往的事,写出来,让大家了解他的日常琐事,知道平凹童年,少年的苦乐年华,心路历程。我相信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一定能方便相关研究人员,给世界了解平凹,了解中国文学以真切的帮助。当然啦,这也是我的一笔收入,这样一想,我心里敞亮了,我要出书。
我要写我和平凹的悄悄话。在他女儿婚礼上,平凹端了酒杯给我敬酒,我说,“少喝点,你有那么大的量嘛?醉了咋办?给我倒点。”平说是水,我放心了,也笑了。过了几年后,平的外孙女四五岁了,我问,你咋表现的?他回老家看我,给我的外孙刘一凡题词,在西安的煤场看望我,和我亲切地握手,我说你一握土八路的手,你也是土八路了,他开心地笑了。当然啦,也有我和他照相,互扯衣领的趣事等等。许许多多开心的事,难场的事,一提笔就有,像山泉一样源源不断。
书稿写完了,整理好了,七七八八,前后相隔十几年的碎事,碎戏。送给出版社,说有十几万字。但是,全部是手写体,连笔字,必须是电子版才能用。一下子,当头浇了一瓢冷水,凉透了。
好多事想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很难。毛主席说,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困难难不倒有心人,有毅力就能办好,办妥当。我天生就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认真人。
把我认识的熟人用筛子过了一遍,突然想到商镇有个熟人,会打字。偏偏她外孙女没人带,时间不允许,连去了两趟,都没结果。又到了当地好几个打印部,都是年轻娃,认不得我的钢笔字,没法。
后来想到商洛有个网络写手丹凤晒晒。以前我和他打过交道,能认识我的字。也给我编辑过文字。赶紧打电话,电话通了,对方很快答应了。我的一颗心落地了。我说,我要拿一瓶茅台酒谢谢你!
有了他的文字整理,大功告成。现在就是联系出版社,圆我的出书梦。门前喜鹊叫,定有好事来。刚好,棣花老乡张书成来我家了解我和平凹相关的故事,我给他说了此事,他说这好办。他给联系。书成办事热心,为人厚道,当过领导,文学天赋也好,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便全力以赴,促成了这个美事。
书出来了。满意了。书成说,把你字给出版社编辑们写两幅,他们出力很大。我答应的很干脆,照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