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做我的屋檐,守一世晴朗
有个习惯,却不知道好坏,总爱取粗陶壶沏半盏暖茶,看乳白水汽在杯口凝成薄纱,又顺着晨光缓缓散开,将一室寂静晕染得柔软。忽想起那句“打铁还需自身硬”,原来人生所有的温暖与底气,从不是向外求索的馈赠,而是向内扎根生长的力量。恰如一株向阳而生的草木,先将根系深深扎进泥土汲取养分,待风雨袭来时,方能既护住自己的枝叶,也为身旁的生灵撑起一片细碎的荫凉。
曾几何时,我们总习惯踮着脚尖仰望别人的光。渴望借他人的偏爱抵御世间寒凉,盼着靠外界的认可填补内心空荡,却忘了《论语》中“君子求诸己”的古训。就像小时候总盼着大人撑伞送自己穿过雨巷,可终有一天要独自走进茫茫雨幕,才恍然懂得:没有人能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也没有人能全程陪你走过漫长时光。那些曾以为跨不过的沟坎,那些深夜里辗转难眠的迷茫,最后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蹚过泥泞,一点一点熬亮黎明。原来人这一辈子,最坚实可靠的屋檐,从来都是自己挺直的臂膀。
做自己的太阳,不必借谁的光,这是一份清醒的认知,更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必因旁人几句评价就否定自己的价值,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就弄丢初心的模样。就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不攀附权贵的喧嚣,只守着东篱的菊香与内心的澄澈;亦如李清照“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自信,不与百花争艳春日,却在宋词的苑囿里绽放出独有的芬芳。我们或许平凡如路边草芥,却也能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清晨为自己煮一碗热粥配小菜,黄昏陪自己坐在窗边看落日熔金,难过时给镜子里的自己一个拥抱,成功时为付出努力的自己鼓掌。这份不掺杂质的自我偏爱,便是岁月赠予生命最好的滋养。
有人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这份浪漫,从不是自私的索取与沉溺,而是懂得在疲惫时停一停脚步,在迷茫时等一等初心,在受伤时好好呵护脆弱的自己。就像苏轼被贬黄州的岁月,仕途失意却未陷入沉沦,反而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把困顿的日子过成了诗。他在东坡之上种稻栽菜,煮一碗东坡肉解馋,酿一壶桂花酒邀月,于山水间寻得内心的安宁,也把生活的苦涩酿成了回甘。我们或许没有苏轼那般通透豁达,却可以学着在平凡的日子里温暖自己:读一本搁置许久的喜欢的书,听一首能治愈情绪的歌,或是挑个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当我们把自己照顾得妥帖安稳,内心便会积攒起足够的能量,既能从容抵御生活的风霜,也能把多余的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
余生漫漫,山高水长。不必频频追问前路是否坦荡,只需记得: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晴朗,岁月无伤。做自己的屋檐,便无惧四季风雨无常;做自己的太阳,便自带一身万丈光芒。愿我们都能在往后的日子里,好好爱自己,活得自在舒服,过得满心快乐,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热气滚烫,让每一段流逝的时光都温暖明亮。就像海子笔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期许,把对自己的爱,细细写进朝朝暮暮的岁月里,从此,山河万里皆坦途,岁岁年年皆安康。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