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掠影》作者:唐小虎
车窗外的风,逐渐弥漫出滇西的独特韵味。自瑞丽充满边陲风情的地方离开后,我们这群来自四川青神的“四家”人,便与芒市不期而遇。在天高云淡的秋日里,天上的云朵显得更加悠闲自得,绵绵地铺展在湛蓝如洗的天空画布上,更映衬得这座“极边之城”愈发温润宜人。
芒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位于云南省西部,南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68.23公里,总面积约29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6.43万人(2023年末),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03.74亿元,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约20℃,是区域性交通枢纽和旅游目的地,以傣族、景颇族等多民族文化融合为特色。
芒市,这座中缅边境的“黎明之城”,以咖啡香、孔雀影和多元文化交织的烟火日常,诠释着“边地不边,多元共生”的深刻命题。从勐焕大金塔下的日落,到夜市里的泡鲁达香气,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真正的辽阔,是接纳差异,热爱生活。
我们导航和首站是傣族古镇。傣族古镇位于芒市市区,距离芒市国际机场8公里,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景区通过深入挖掘傣族历史文化,以古傣文化为统领,以建筑为骨、以商贸为气、以非遗为技,依托山形水势,打造出一座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服务和生态居住为一体的世界古傣文化旅游体验地。
百年时光将青石板路摩挲得油亮如镜,倒映着吊脚楼的飞檐翘角,廊檐下的红灯笼似一团团燃烧的晚霞,在穿堂风里轻轻晃悠着暖红的光晕。吊脚楼的木柱沁着檀木与阳光混合的醇厚香气,几位身着孔雀蓝筒裙的傣族姑娘踩着碎步走过,银腰带与耳坠碰撞出“叮铃叮铃”的脆响,与巷尾“缅桂花嘞——”的悠长吆喝缠绕成线,织就一曲无需谱曲的边地民谣。三角梅从斑驳的院墙里斜斜探出头,泼泼洒洒铺开半面胭脂红;白须老人倚着竹编靠椅,水烟薰出的烟雾里夹着傣语的软侬,连鞋底蹭过石板路都成了罪过,生怕惊飞了这份在时光里发酵的慵懒与安详。
漫步其间,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琴键上,奏响着久违的松弛与惬意。我们这些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的旅人,此刻竟也甘愿做个被傣家风情“俘虏”的归人,任由这份不被打扰的宁静,在心底酿成一坛名为“向往”的蜜酒。
张董和蒋总心心念念着“芒市欢乐世界”的游乐设备,于是循着欢声笑语的方向寻了过去。我们站在不远处观望,只见他们围绕着游乐设备仔细查看,时而俯身与工作人员交流,时而抬手比划着什么。阳光洒在他们专注认真的脸上,让这个充满童趣的地方增添了几分朴实的烟火气息。等他们忙完,华总和彬彬已提着几袋“小毕朗”香米走来,米袋上印着梯田的图案,打开袋口,一股清新的米香扑鼻而来——这是芒市的土地,给予远道而来的我们最实在的馈赠。
当欢乐世界的喧嚣渐远,秋阳正拨开天空铺展的绸缎。勐焕金塔与银塔似两朵圣莲,一朵灼灼燃烧着岁月的沉香,一朵皎洁舒展着云的羽翼,静静等候我们赴一场时光的邀约。
勐焕金塔与银塔矗立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宛如两颗被时光精心擦亮的宝石。金塔的尖顶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每一片金箔似乎都蕴藏着一段故事,塔身的浮雕雕刻着佛本生故事,线条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柔和。银塔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致,洁白的塔身映衬着云影,远远望去,恰似一朵盛开在山间的白莲。我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风穿过塔檐的风铃,送来清脆悦耳的声响。站在塔下眺望,整个芒市的轮廓尽收眼底,稻田、村寨、错落有致的屋舍,都沉浸在秋日的柔和光线里,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稻花香。张董、蒋总似乎忘却了长途行车的疲惫,穿梭在金塔与银塔中陶醉其间,华总、刘老师和我们在外焦急等候多时也不见身影。
站在塔下,心灵仿佛被这圣洁的光芒涤荡过一般,所有的浮躁与喧嚣都悄然褪去。金塔的庄严与银塔的清丽交相辉映,让人在历史与信仰的光晕中,感受到一种超越语言的宁静与震撼。
离开时,秋阳将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金塔与银塔的影子被拉得修长。风中依旧弥漫着花香与米香,吊脚楼的轮廓渐渐融入暮色之中。我们这群从青神来的客人,带着一身芒市的秋光与芬芳,将这座小城的模样,轻轻珍藏进记忆的行囊。原来,有些相遇,无需刻意停留,仅仅这匆匆一瞥,便已将温柔镌刻在心底。
车窗外的景色渐渐模糊,但那份属于芒市的独特气息却愈发清晰。随着车辆驶离,我们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那片土地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段故事,都如同画卷般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无论是傣族古镇的宁静祥和,还是勐焕金塔与银塔的庄严神圣,亦或是“芒市欢乐世界”里的欢声笑语,都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与亲切。
一路上,大家低声分享着各自的见闻与感受。有人提起那碗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有人回味着缅桂花香囊的幽幽芬芳,还有人念叨着梯田图案的稻香米袋,仿佛这些细碎的美好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或许正是这种不经意间的触动,才让芒市显得如此特别。它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嚣,也没有名山大川的壮丽,却以最质朴的方式打动着每一个路过的人。
夕阳西下,星光点点洒在车窗上,映衬出每个人若有所思的神情。我们知道,这趟旅程虽然短暂,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却会一直鲜活。那些被秋日阳光镀上金色的画面,那些随风摇曳的红灯笼,以及那些带着笑容的脸庞,都会成为未来某个时刻心底最柔软的怀念。而这一切,只因芒市用它独有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不在于惊艳,而在于浸润人心的温度。
唐小虎,笔名:梦里,酷爱文学。喜爱散文、歌词创作。青神县作家协会会员。与音乐走廊合作之歌曲《锦绣青神》、《相知相守风雨同舟》、《南方的雪》等广为传唱。被百度音乐、MVBOX、酷狗等音乐平台收录其中。多篇散文作品被省、市级多家自媒体平台采用;主要作品:《峨眉金顶,心灵的朝圣之旅》、《峨眉情缘》、《孤桌擎日,破译天地写给盛夏的清凉密码》、《老家的味道》、《青神之夜》、《天下太平 人皆向往》、《汉阳时光:一捧江水 半轮诗月》、《桂花香溢 岁月沉香》、《“东方明珠”之印象.白果》、《开放包容之浪漫丽江》、《腾冲之约》等。
三苏文学2025年“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启事
“天上满月,人间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中秋也是诗词的盛会,在2025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
1、大赛时间:9月12日一10月7日
2、截稿时间:10月6日。
3、评奖结果将于10月1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4、大赛收稿:赵文碧,微信名/三苏文学,微信号/ZWB612462。
5、参赛对象:关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的海内外所有诗词爱好者
6、大赛主题:以中秋为主题。
7、大赛体裁:诗、词、歌、赋、散文诗。
8、大赛作品:投稿首行注明“三苏杯中秋诗词大赛参赛作品”。大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文责自负。
9、大赛平台:初选作品将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发布,入围作品將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10、评奖要求:入围作品浏览量占50%(浏览量必须500以上)。点赞、在看、留言(占50%),点赞100个以上,在看100个以上,留言100条以上。)
11、大赛评奖: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10名。
13、大赛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为奖品为奖金3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奖品为各奖奖金2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三等奖3名,奖品为各奖奖金100元+精美荣誉证书一本。优秀奖10名,各奖精美荣誉证书一本。
14、大赛期间作品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60%归作者,40%用于平台运营
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三苏文学
2025年9月11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