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品《好了歌》:跨越时空的哲思与当代启示
作者:陈希文
《好了歌》是文学巨匠曹雪芹著《红楼梦》中一首经典的歌谣,领悟其真谛,是解读煌煌巨著《红楼梦》的画龙点睛之笔。
不妨,让我们一起重温巜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㙇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以通俗的语言揭示了《红楼梦》“世事无常、盛极必衰”的核心主题,是解读作品中家族兴衰、人物命运的关键线索。每句歌词涉及的人和事在《红楼梦》中都有应对。告诉人们在封建腐朽的社会制度下,对功名利禄、情爱儿孙的执着都是虚幻的,经过努力迎来美好的生活,也是昙花一现,不可能长久,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一场梦幻而已,因为人人都是世间的怱怱过客。
《红楼梦》中乡绅甄士隐系名门望族,家境殷实,有文化修养,性格淡泊,生活超然。偶遇跛足道人唱《好了歌》,受其感化,作了注解。当他的家势衰败,孩子和拥有的家业失去后,他看破红尘,就随同道士出家了。
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解》,以鲜活的世事变迁,深刻印证了“世事无常、万事皆空”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点:
1、世事循环,荣枯不定。无论曾经何等富贵荣华,最终都会归于衰败,没有永恒的兴盛。
2、欲望虚妄,终是徒劳。人们执着追求的功名、财富、情爱、儿孙等,最终都会因时间或变故化为泡影,过度执念只会徒增烦恼。
3、人生荒诞,莫认他乡是故乡。世人在名利场中纠缠,把虚幻的俗世当作立身安命的根本,最终不过是为他人忙碌,提醒人们跳出执念,看清人生本质。
甄士隐的注解颇有一些道理,值得借鉴。反复吟诵《好了歌》,细品真味,笔者以为其与《红楼梦》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影射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与腐朽,封建宗法、伦理道德、没落的世俗偏见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泯灭和扼杀,是对人们正当的生存权利和欲望的迫害和摧残。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功名、钱财、家庭、儿孙“好”的执着,就成了套在人们心灵上的精神枷索,是难以“了”的精神桎梏。因此,《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盛衰变迁、人物的悲惨命运也就成了必然。
《好了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提醒人们不要为功名所惑、为钱财所累、为情感所困,要看淡人生,看开世事,看破红尘,活的通透,活的明白,活的潇洒,这是对后人的一种唤醒。然而,数百年后的今天,社会沧桑变化,政治清明,制度优越,人们充分享受民主、自由、平等,在这个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时势下,今天的人们借鉴古人有益的格言和提醒,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的传播中,我们看到借鉴中一些消极、颓废的言论甚或走向反面的论调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
极端享乐主义的论调:
《好了歌》提醒人们看淡物质,不被财富所累,一些人却秉持“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观点,一味追求财富的聚集、生活的奢华、享受的高档、感官的快乐,不顾及长远后果和社会责任。甚至有部分人沉迷于奢侈消费,过度娱乐,为满足享乐欲望不择手段,陷入纵欲主义的泥潭。
消极厌世的论调:《好了歌》揭示了人生的无常,然而有些人却产生了消极厌世的情绪,说什么“高官厚禄,最终都归荒郊一坵”;“这长那长,最后都是一个下场”;“这有那有,最终还是一无所有”等。这些论调觉得人活在世上,一生执念的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终都是一场空虚,故而放弃努力和追求,忽视人生过程体验和价值创造,是一种消极颓废和对生命的逃避。
功利主义亲情观论调:《好了歌》中“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等内容,让一些人对亲情关系产生功利性的看法,认为亲情也靠不住。在对待家人时缺乏真诚和关爱,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比如在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孙等问题上,过于计较物质付出和回报,忽视了亲情的夲质是情感的支持和陪伴。
笔者以为,《好了歌》是一首最具禅意的千古奇文,全篇泄露了天机,道出了人生命运的规律,一些有益处世做人的哲理对人生有着善意地提醒和积极向上地指导作用,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闪光之处,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和效仿。然而,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先䝨的经典之作是在当时的封建制度下诞生的,必然受到封建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封建文化及道德习俗的深刻影响,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今天,我们处在全新的时代,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觉去剝离封建时代的消极底色。辩识良莠,力戒片面,汲取精髓,摒弃贪念,使人们的认识回归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轨道,以平和、公允、包容、豁达的心态去对待人生,让人性之美的暖阳永远普照天下。
2025年9月23日于咸阳
陈希文,男,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协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余年。因职场生涯的需要,勤于学习,亲近文学,笔耕不辍,出版文论专集《情怀》,纪实文学《驿路心雨》,散文诗歌专集《人到中年》《品茗幽香》《青出于蓝》。5部专著共计百万余字。多年在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文章300余篇。现为《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多篇文章入编《白鹭文刊》珍藏板,曾在举办的最美中国年、盛世华夏杯、伟大征程杯、第二届“白鹭杯”等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并授予“优质创作者”称号。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