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辞
曾缄
拉萨高峙西极天,布拉宫内多金仙。
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
僧王生长寞湖里,父名吉祥母天女。
云是先王转世来,庄严色相真无比。
玉雪肌肤襁褓中,侍臣迎养入深宫。
峨冠五佛金银烂,窣地袈裟氆氇红。
高僧额尔传金戒,十五坐床称达赖。
诸天为雨曼陀罗,万人合掌争膜拜。
花开结果自然成,佛说无情种不生。
只说出家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
浮屠恩爱生三宿,肯向寒崖倚枯木。
偶逢天上散花人,有时邀入维摩屋。
禅参欢喜日忘忧,秘戏宫中乐事稠。
僧院木鱼常比目,佛国莲花多并头。
犹嫌少小居深殿,人间佳丽无由见。
自辟篱门出后宫,微行夜绕拉萨遍。
行到拉萨卖酒家,当垆有女颜如花。
远山眉黛销魂极,不遇相如岂自嗟。
此际小姑方独处,何来公子甚豪华。
留髡一石莫辞醉,长夜欲阑星斗斜。
银河相望无多路,从今便许双星度。
浪作寻常侠少看,岂知身受君王顾。
柳梢月上订佳期,去时破晓来昏暮。
今日黄衣殿上人,昨宵有梦花间住。
花间梦醒眼朦胧,一路归来逐晓风。
悔不行空似天马,翻教踏雪比飞鸿。
踪迹分明留雪上,何人窥破秘密藏。
哗言昌邑果无行,上书请废劳丞相。
由来尊位等清尘,懒坐莲台转法轮。
还我本来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
人言活佛能长活,争遣能仁遇不仁。
十载风流悲教主,一生恩怨误权臣。
剩有情歌六十章,可怜字字吐光芒。
写来旧日兜绵手,断尽拉藏士女肠。
国内伤心思故主,宫中何意立新王。
求君另自熏丹穴,觅佛居然在理塘。
相传幼主回銮日,侍从如云森警骅。
民道法王自有真,今时达赖当年佛。
始知圣主多遗爱,能使人心为向背。
罗什吞针岂诲淫,阿难戒体知无碍。
只今有客过拉萨,宫殿曾瞻布达拉。
遗像百年犹挂壁,像前拜倒拉萨娃。
买丝不绣阿底峡,有酒不酬宗喀巴。
愿君折取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周啸天荐评:这首诗作于1938年,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体传奇。诗人就希代之事加以润色,沉郁顿挫,哀感顽艳,妙语连珠,天花乱坠。如“黄教一花开五叶,第六僧王最少年”,如“只说出家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如“偶逢天上散花人,有时邀入维摩屋”,如“僧院木鱼常比目,佛国莲花多并头”,如“浪作寻常侠少看,岂知身受君王顾”,如“悔不行空似天马,翻教踏雪比飞鸿”,等等,散行之中,杂以骈语,直令人目不暇接、口舌生香。前人赞美白居易与《长恨歌》之语,如“深于诗,多于情者也”(王质夫),如“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有声有情,可歌可泣”(赵翼),移诸曾缄及《布达拉宫辞》,恰似量身定做,无不得体。曾缄以惺惺相惜的态度写仓央嘉措、译仓央嘉措——本着一种我即仓央嘉措、仓央嘉措即我的态度,信息对称,物我两忘,始臻形象思维之妙境,宜有超越同侪的成就。于是我们可以说,在仓央嘉措成就曾缄的同时,曾缄也成就了仓央嘉措及其情歌。
小 区
邓建秋
池荷眠碧水,曲径少人行。
偶尔风摇树,阳光碎有声。
耿春艳荐评:这首绝句以小区池塘的荷花为核心意象,通过白描手法,营造出静谧而生动的夏日画面。开篇以“眠”字描写荷花,勾勒出荷花舒展于碧波之上的慵懒姿态,奠定全诗闲适基调。通过“曲径”与“少人”的对比,突出环境的清幽,暗示诗人远离喧嚣的独处心境。后两句以“风摇树”触发连锁反应——枝叶晃动使阳光投射水面,化作“碎有声”的斑驳光影。此处将视觉(阳光碎裂)与听觉(细微声响)结合,赋予静态景物以灵动生机。诗虽短,意却长。作者宁静的内心通过诗句传递给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清静心,映现万物本来的样子。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美。
望田中小荷如笔有感
冯紫明
毫素濯清涟,批文不要钱。
知君非墨吏,朱笔敢朝天。
孟大川荐评:荷如毫素,比喻新颖。濯清涟,不要钱。为转结句君非贪官,笔敢朝天作好铺垫。诗以荷喻人,借荷抒怀,赋予荷以人格化的清廉刚直品格,颇有意趣。
老兵
冉长春
解甲已多年,山中二亩田。
新闻南海事,五指又成拳。
樊旭东荐评:五绝难,一气呵成而无雕饰最难。此绝表露壮心不已于浑然天成之中犹见作者功力非凡。“新”字后一个“又”字可力抵千钧。
缘
王刚
两地深情觉病添,但看忧喜蹙眉尖。
相思若问能多少,卧数秋窗雨一帘。
陈明琴荐评:此绝不言“缘”而缘深自显。首句写相思成疾,次句“蹙眉尖”传情。转结两句尤为精妙,以秋窗雨帘为喻,用“能多少”的设问,把无形相思化作可细“数”的雨滴。窗外秋雨簌簌,窗内愁心脉脉,二者交织相融,既显缠绵悱恻,又得空灵意境。
友人赠牡丹数丛植于小园
郭定乾
陶菊林梅色可餐,平生己惯守清寒。
无端富贵逼人至,也向阶前种牡丹。
陈通武荐评:陶潜爱菊,林逋喜梅,二人同为清修自守的退隐诗人。这和作者崇尚耕读,淡泊名利,以诗书画艺事自娱自洽十分合拍。而牡丹贵为国色天香,自带庙堂之气。这又与当今作者的身份心境相类。诗以小见大,以个人际遇而寓时代之变,真好诗也!
牛背山佛光
孟大川
雾水蒸腾梦幻濛,挟云借日化圆虹。
俗人沉溺圈中戏,可惜光环转瞬空。
何惠推荐语:佛光,自然界的梦幻彩虹,诗人起承形容贴切。转句从自然过渡到现实,多少人沉溺这梦幻之中而不能自拔呢?诗人以一自然现象,告诫人们:借人光环,不如自己脚踏实地,自带光环,才不会“光环转瞬空”。诗言志,诗人借物喻人,以景喻世,富含哲理,环环相扣,言简意赅,笔力深厚,实为佳作。
清明祭母
李荣聪
墓草青青节又来,杜鹃声里雨哀哀。
儿时懒散老尤甚,好想听娘骂一回。
何革荐评:清明祭奠,古老的题材,老题材如何翻出新意,确是很考手段的。开场两句,场面描写,寓情于景,用一“哀”字烘托墓地氛围,奠定祭祀悲伤凝重的基调。此乃寻常手法,作诗者皆能为之。而转结却横空一笔,避开常见之从正面书写对亲人怀念的手法,忽发奇想,抓住一个常人所不愿接受的“挨骂”这样的事实,从自小因为“懒散”怕挨骂到而今“老尤甚”之后的希望再次被骂,从而把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不露痕迹的化入这看似荒唐的意念之中,愈见情思绵绵,回味无穷。所谓年龄越大,对父母的理解越多、思念越深,于此亦可窥其一斑。
重阳夜
田瑞宝
窗下黄花今又开,伊人亲手那年栽。
掐她几朵月光泡,好让相思漫出来。
安全东荐评:重阳一题,千百年来,成就多少佳制。来看本诗:首二句扣重阳,末二句扣重阳之“夜”,结构上严丝合缝。而其进入之角度或与今古人略有异处,盖从细处落笔,从窗下黄花又开写起,谓此花是当年“伊人”所栽,意在为转结两句张目,当此良夜,掐数朵以月光泡之,“好让相思漫出来”。应该说怀人是重阳应有之义,本诗不但关合了此义,也通过末二句之想象,为本诗镀上一层迷离迷幻之色彩,见作者经营之用心。然则此二句语,其失在于过犹不及,为新而新,流于尖新,至几不成诗语矣,有违诗词敦厚醇正之旨。作诗者不可不知。
咏笔
廖万平
奈何非是自由身,损尽纤毫耗尽春。
黑白有无颠倒写,应看执我是何人!
伍全荐评:寸管藏雷霆,微躯载道义。此诗以笔喻人,讽喻人情社会里,原则让位于世故。但不止于人,不流于怨。表面是纤巧险珑的笔身,背后却映射出深沉的世相阴影,反映了平头百姓的无奈心酸,于揭露中完成正气的高扬。
东溪老码头
何阳义
车马喧嚣多少秋,而今唯见大江流。
几根黄葛树皆老,还替前人守码头。
雷海基荐评:首句写旧景,次句写新景,第三句仍写新景却是旧物,诗的火花在新与旧的磨擦中生发,情抒之自然。尾句写的是黄葛树替前人守码头,隐藏的是哲理,世间这样的事有多少啊!
夜宿万州凤凰茶乡
张梦云
烟袅茶田合复开,星光高照凤凰台。
蛙鸣蛩唱如潮涌,一枕潺湲入梦来。
张庆辉荐评:激赏第一三句,动词用得特别生动,“袅”而“合复开”,的是高山茶田典型景致;“鸣”“唱”“如潮涌”,当时我亦在,可作如是“听”。
遣 怀
钟继红
人间万里崎岖路,方外千年自在身。
试问有谁能看破,庄周蝶与洛阳尘。
张建兰荐评:一二句时空对照叙事议论,一句写尘世奔波之艰苦,二句写超脱之境;虚实相衬,彰显生命的不同状态。第三句以设问作转折,“谁能看破”将哲思推向深处,第四句作答,“庄周蝶”照应第二句“方外自在身”,“洛阳尘”照应笫一句“人间崎岖路”,世间多少人在真实与虚幻、羁缚与自由间迷茫,首尾形成闭环,意脉自然流畅,语言简劲,于旷达中见通透,用典深化内核,加深厚重感,议论体小绝内容涵盖量大,耐人寻味。
霁后云山
杜兰翠
变幻云山别一般,山低云长忽然间。
山才露面云狂涌,山变云来云变山。
杜士册荐评:这首七绝以“云”“山”二字一唱三叹,把一场雨霁后的刹那奇观写得活色生香,四句之中几乎句句有“山”“云”,却毫无板滞之感,反而因回环复沓而形成强烈的节奏与视觉冲击。首句总写“变幻”,二句写“忽变”,三句写“激变”,四句写“互变”,章法井然。尤其“山”“云”二字反复出现,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响愈转愈清,形成极富乐感的复沓之美。
幽 酿
耿春艳
愁看春溪杨柳枝,沉吟未觉又成诗。
幽思慢酝流年酒,谁与倾樽月满时。
冯平光荐评:怀人伤春是古往今来才子佳人抒情寄意的永恒主题。作者深得三百之精髓,使灵魂深处的幽思溢于笔端。起句以兴入题,春柳又绿,岁月如溪流远去,“愁看”暗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承句是思绪的进一步深化,“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一缕幽思“斩不断理还乱”,不觉提笔成诗。转句化愁为盼,将悠长的思念比作慢酝的美酒,构思巧妙,哀而不伤,使内心的情感得到升华。结句的“谁”字甚妙,不仅写出了对未来期待,更有芳心一片终寄何人的扑朔,令人回味无穷。此诗章法严谨,不蔓不枝。足见其绝句功力。
山居杂兴
徐家勇
天阔横秋色,山深起暮烟。
晓随鸿雁舞,夜伴水云眠。
趣向松边得,诗从石上研。
灵心渺尘世,振羽向峰巅。
孙晓会荐评: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笔锋稳健,观察细腻。首联“天阔横秋色”摹写苍茫秋空,“山深起暮烟”勾勒黄昏山色,对仗精准。“晓随鸿雁舞”晨曦之时鸿雁翩跹,“夜伴水云眠”拟人手法,云水相依,一静一动之感。颈联转写翠绿的松岗上,趣味横生,诗人想把眼前的秋景留住,欲借山石当纸墨刻入石间。尾联更是收束有力,抒发诗人的内心与志向——尽管心有远大的智慧,但站在山腰之下感觉显得如此渺小,多想振翅飞上那云峰之巅,览尽大好山河。总结整首诗立意高远,景象丰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秋夜漫成
谭顺统
极目关河远,苍茫水墨图。
平川千里阔,皓月一轮孤。
露冷琴三弄,风清酒半壶。
诗锄虽笨拙,畎亩未荒芜。
龙中奇荐评:在这首五律诗中,作者凭借着秋天的夜色,以流畅的笔调,清新的文风把自己广阔的胸怀,真挚的情感和壮心不已的抱负生动地展露了出来,其无尽的诗味,令人愈品愈浓。
步南江光雾山玻璃栈道题句(新韵)
朱以福
栈道悬空架,俨然巨臂伸。
倚栏频试镜,移步屡回身。
极目众山小,惊心双脚沉。
高居仙境地,寡欲远嚣尘。
周红梅荐评:此诗笔法凝练,意象生动。首联以“悬空架”“巨臂伸”状栈道凌空之险;颈联化用杜甫诗句意境,虚实结合,显视野开阔,情景交融;尾联哲理收束,抒发超然物外之思。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稳,风格清峻脱俗。
观海
何俊孝
沧波激荡鼓鼙鸣,万里云涛足下生。
日月升沉分昼夜,星河倾覆证亏盈。
劈风鸥影裂空过,砺雪礁痕崩玉明。
已破孤槎驰浪去,九霄只手掣长鲸。
闫明亨荐评:此诗以雷霆之笔绘沧海之魂,鼓鼙震响、云涛奔涌,立万象于足下;日月星河皆为注脚,鸥影裂空、礁痕崩玉,纳惊雷于咫尺。孤槎破浪,只手掣鲸,更将豪情掷向九霄!通篇气脉雄浑,意象奇崛,堪称现代浪漫主义诗风的扛鼎之作。
封树章荐评:毛先生这首诗避免了假、大、空,内容十分具体真实:傍晚时分驱车来到清凉胜地箭竹坪,雨过天晴千峰幽静,诗人拾级而上,满径修竹万籁俱寂,只见苗家的饮烟袅袅仿佛缠绕着木制的阁楼,沿山而上的石阶两旁时不时传来湿虫的鸣声(之所以叫湿虫,是因为刚刚下了雨,虫儿的翅膀也许还沾着水珠),那云边的月亮最是多情,把一地银辉铺满客人的行程。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自己看到的真实的情景,没有袭用古人的语言和意象,没有套话,不是概念化、模式化的老干体,我认为不失为一首内容真实具体,风格自然清新的好诗。
冯焕阙
周明兴
已将华丽付初衷,只剩萧条对朔风。
鸭戏浅溪神道右,鸦衔枯草院墙中。
灰砖无字人称汉,青石有痕谁刻冯。
欲向农家询往事,几声犬吠入寒空。
张浩然荐评:怀古之咏,自有沉郁之气,盖以景载情,以情牵史,于寻常荒景中,寄寓沧桑者为佳。此诗境宽意宏,确有盛衰之慨,灰砖无文,而臆断为汉,青石有迹,是史迹之渺茫,使萧条之感弥笃,于简淡中见其沉郁,荒祠废宅之境宛然。
青玉案·老屋情思
全凤群
柴门已被游丝锁,手推处、蜘蛛躲。物什蒙尘谁识我?廊檐木柱,麻绳石磨,都是当初做。
昔时慈母勤无那,磨豆深宵不曾坐。半簸才完还半簸,满天星斗,一灯昏火,姐妹围三个。
郭定乾荐评:词的上阕写景,触景生情。由“昔时”过片,举重若轻,了无痕迹。下阕转入回忆,他如慈母劬劳,姐妹深情,贫苦家庭母女相依为命的情景具陈笔底,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慈亲的怀念和对童年苦乐的回忆。全词纯用白描,情景兼道,体现了一种质朴的美,读来十分感人!
卜算子·观醒园吊李调元
向咏梅
生亦为何生,死亦因何死?风打征途雨浸书,心若沧浪水。
但恋故乡音,归筑醒园美。万卷楼空万事非,劫重余生悔。
沈仕林荐评:此词以生死之问起篇,笔力千钧,似屈子《天问》直击灵魂。上阕以“风打征途雨浸书”喻李调元宦海浮沉,而“心若沧浪水”暗用《楚辞》“沧浪之水清浊”典,既状其澄明志节,亦含世道浑浊之叹。下阕“归筑醒园美”转写其退隐之乐,然“万卷楼空”陡转,书散园颓,劫后唯余长恨。结句“悔”字如裂帛,将个人憾恨升华为历史长叹。全词跌宕如李调元一生,字字凝血,堪称以词为史、以心观道的悼亡绝唱。
临江仙·重庆南山寺拜佛有怀
叶法君
命运岂由神谕定,香官步履匆匆。烟浮雾袅色朦胧。烛香燃烬处,我隐梵音中。
过往功名遮迷眼,而今真我冰融。心除云雾见葱茏。山高凭自力,胸阔隐千峰。
汪大翔荐评:这首词以拜佛起兴,却反传统祈愿模式,展现理性自立的人文精神。上阕以“神谕定”反诘、“香烬梵音”隐喻,批判盲从、确立清醒;下阚以“冰融真我”“心除云雾”写透悟升华,结句“山高自力,胸阔千峰”将个体力量融入天地气象,意象雄阔、哲思昂扬。全词语言凝练,禅理与自立精神交融,堪称旧体新意之作。
念奴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李腾双
烽烟曾锁,看山河破碎,血痕凝铁。遍野哀鸿嘶落日,忍见城池灰灭。马踏关河,炮鸣残壁,寇焰狂如孽。全民同愤,怒涛翻卷霜雪。
八秩岁月悠悠,疮痍犹记,史笔铭忠烈。万里长城今更固,护得金汤无缺。赤县春回,红旗招展,盛世从头越。警钟鸣笛,莫教前事重说。
吴惠良荐评:此词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佳作。它的创作特点是通过“苦难意象群”及“新生意象群”的精心构建,成功地实现了三大转换:将历史伤痛转化为奋进力量;将民族记忆转化为艺术意象;将传统词体转化为当代精神载体。其最突出的亮点在于用古典语汇构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宏大叙事,既保持了词学审美特质,又承载了重大的时代命题,堪称主旋律诗词创作的典范之作。
鹧鸪天·梯田幻境
陈明琴
直把青峰作画帷,风牵万顷碧琉璃。云携霞影飞天幕,夜蛰龙形卧玉梯。
可耕梦?怎量时?九霄星子落蓑衣。似闻杜宇催耕急,始觉流光都是犁。
周成宗荐评:以幻笔重构天地,青峰为幕、碧琉璃为田,云霞星斗皆入农耕图谱。“风牵”“龙卧”化静为动,“星落蓑衣”竟使九霄垂野,“流光作犁”终解时空玄机——全词以晶化意象熔铸神话维度,在梯田层叠间刻出永恒的诗性年轮。
平台编辑:李菁菁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aE6GUlRAt2QKu-cmTyr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