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风送爽,稻菽飘香,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这是属于亿万农民的节日,更是礼赞劳动、致敬土地、憧憬未来的盛会。
作者强军先生的散文《金风染秋垄,欢歌庆稔年》,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跨越南北的中国丰收长卷。从华北平原的玉米地到江南水乡的稻田,从东北黑土地的大豆玉米到黄土高原的苹果园,再到岭南的荔枝林与云南哈尼族的梯田,文字间满是沉甸甸的收获与质朴的喜悦。文章不仅描绘了丰收的盛景,更深入书写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变革——智能大棚、北斗导航、电商直播让传统农耕焕发新生,也生动展现了丰收节里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城乡交融的温情。 字里行间,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敬意,是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礼赞,更是对乡村振兴美好图景的期盼。
值此丰收时节,我们将这篇充满烟火气与希望的散文呈现给读者,一同感受中国大地的丰饶与活力,共赏新时代乡村的别样风采。(368字)
【散文】
金风染秋垄,欢歌庆稔年
——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当晨雾还未散尽,第一缕阳光已越过太行山的山脊,轻柔地洒在华北平原的万亩玉米地。玉米叶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金光,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像是大地睁开惺忪睡眼时闪烁的睫毛。田埂上,饱满的谷穗垂着沉甸甸的头颅,每一粒谷子都吸足了秋阳的暖意,在壳里轻轻鼓胀,仿佛下一秒就要撑开谷壳,向世界宣告成熟的喜悦。这是九月的中国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丰收的气息,每一缕空气都飘荡着劳作的甘甜——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正伴随着金风,在这片古老而蓬勃的土地上悄然铺展。
从江南水乡的稻田到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从黄土高原的苹果园到岭南丘陵的荔枝林,丰收的图景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色调。在浙江诸暨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得弯下了腰,远远望去,金黄的稻浪像是铺在大地上的绸缎,随着风的节奏缓缓流动。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划出整齐的弧线,收割机驶过之处,饱满的稻粒被收入粮仓,留下整齐的稻茬在阳光下泛着浅黄。田埂边,几位老农坐在竹椅上,手里捧着刚收割的稻谷,指尖轻轻捻过稻粒,脸上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今年的稻谷比去年饱满,一亩地能多收两百斤呢!”一位老农的声音里满是欣慰,眼角的余光望向远处的稻田,仿佛能看到满仓的粮食在阳光下闪烁。
在东北的松嫩平原,大豆和玉米正迎来丰收的旺季。无边无际的玉米地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棒上的须子已经变成了深褐色,剥开外皮,金黄的玉米粒紧密地排列着,像是镶嵌在棒芯上的珍珠。农民们驾驶着玉米收割机穿梭在田间,机器的轰鸣声与玉米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欢快的丰收乐章。收割下来的玉米被运到晾晒场上,堆成一座座小山,阳光洒在玉米粒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一旁的大豆地里,联合收割机正忙着收割大豆,豆荚破裂的声音清脆悦耳,饱满的大豆粒从机器里倾泻而出,落入运输车里,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远处的场院里,烘干塔正在全速运转,将新鲜收割的粮食烘干储存,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安全入库。东北的秋天来得早,早晚的气温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但农民们的脸上却洋溢着炽热的笑容,他们知道,这沉甸甸的粮食,是对一年辛勤劳作最好的回报。
黄土高原上的苹果园里,又是另一番丰收的景象。陕西洛川的苹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像是一个个小灯笼,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鲜艳。果农们背着竹筐,穿梭在果树之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苹果摘下来,轻轻放入铺着软布的筐中。“这几年咱们的苹果品质越来越好,不仅在国内好卖,还能出口到国外呢!”一位果农一边摘苹果,一边和身边的人聊着天,语气里满是自豪。果园里,分拣苹果的机器正在忙碌地工作,通过光学分拣技术,将苹果按照大小、色泽、甜度进行分类,不同等级的苹果被装入不同的包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在果园的一角,电商直播团队正在进行丰收节专场直播,主播拿着刚摘下的苹果,向镜头前的网友展示苹果的品质,“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洛川的红富士苹果,脆甜多汁,现在下单还能享受丰收节优惠!”镜头里,红彤彤的苹果和果农们淳朴的笑容,吸引了无数网友下单购买。如今,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让黄土高原上的优质苹果能够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城市居民的餐桌。
岭南的秋天依旧温暖,珠江三角洲的稻田里,晚稻正处于灌浆期,绿油油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预示着又一场丰收的到来。而在广东茂名的荔枝园里,虽然荔枝的丰收季已经过去,但果农们并没有闲着,他们正在忙着修剪枝条、施肥,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今年的荔枝收成不错,价格也很好,咱们得好好打理果树,明年争取有更好的收成。”一位果农拿着修剪工具,仔细地修剪着果树枝条,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果树的呵护。在广西南宁的香蕉种植基地里,一串串饱满的香蕉垂挂在香蕉树上,工人正忙着将成熟的香蕉采摘下来,经过清洗、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岭南地区气候温暖,物产丰富,除了水稻、荔枝、香蕉,还有龙眼、芒果、菠萝等多种水果,这里的农民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碌,也一年四季都在收获。
丰收从来都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农民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是科技与智慧赋能农业的见证。在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里,智能化的种植设备正在为蔬菜生长提供最优的环境。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都由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滴灌系统将水分和养分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蔬菜的根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以前种蔬菜全靠经验,现在有了智能设备,种蔬菜变得更轻松,产量也更高了。”一位菜农指着大棚里的智能设备介绍道。如今,在寿光,像这样的智能蔬菜大棚已经随处可见,通过科技赋能,寿光的蔬菜不仅供应全国,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河南南阳的小麦种植基地里,北斗导航系统正在为农机作业提供精准定位。播种时,农机手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田地里,行距、株距误差不超过厘米;收割时,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引导收割机沿着直线行驶,避免漏割、重割,提高收割效率。“有了北斗导航,咱们种地越来越精准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也一年比一年好。”一位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脸上满是自信。除了北斗导航,无人机植保、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也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为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丰收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更是传承农耕文化、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安徽黄山的古村落里,一场热闹的丰收节活动正在举行。村民们穿着传统的服饰,抬着装满粮食的箩筐,沿着古街游行,游行队伍中,舞龙、舞狮的表演引得游客阵阵欢呼。在村落的广场上,晒秋的场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院子里,都晒满了辣椒、玉米、南瓜、稻谷等农作物,五颜六色的农作物在阳光下晾晒,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晒秋图。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有的还亲自参与到晒秋的活动中,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
在四川成都的乡村,丰收节期间举办了农产品展销会,来自周边地区的农民们带着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粮油等农产品前来参展。展销会上,各种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有机蔬菜、生态水果、手工粮油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咱们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没有打农药,吃着放心。”一位农民向消费者介绍着自己的蔬菜,很快,他带来的蔬菜就被抢购一空。除了农产品展销,展销会上还举办了农业技术咨询、农产品加工体验等活动,让消费者不仅能买到优质的农产品,还能了解到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过程,进一步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在云南哈尼族的村寨里,丰收节期间举行了传统的“开镰节”仪式。哈尼族村民们穿着民族盛装,聚集在稻田边,由村寨里的长老主持仪式。长老手持镰刀,割下第一束稻穗,然后将稻穗分给在场的村民,寓意着丰收的开始。仪式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走进稻田,开始收割稻谷,大家一边收割,一边唱着哈尼族的丰收歌谣,歌声在山谷中回荡,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哈尼族的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农民们世代在梯田里耕作,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化。丰收节期间,哈尼族的传统农耕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从春耕时的播种希望,到夏耘时的辛勤劳作,再到秋收时的硕果累累,农民们用一年的时光,书写着对土地的热爱与敬畏。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致敬,对农业发展的礼赞,对乡村振兴的期盼。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农业的蓬勃发展,看到了乡村的巨大变化,看到了农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丰收的田野上,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田埂上,农民们扛着农具,哼着小曲,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家。家家户户的屋顶上,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和粮食的清香。远处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与田野里的虫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乡村夜景图。
这是丰收的中国,这是喜悦的中国,这是充满希望的中国。在第八个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庆祝这美好的丰收时刻,共同祝愿中国的农业越来越好,乡村越来越美,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愿每一寸土地都能孕育出丰硕的果实,愿每一位农民都能收获满满的幸福,愿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书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3322字)
【中国农民丰收节简介】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首个国家层面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于每年农历秋分(公历9月23日前后)举办,旨在庆祝农业丰收、弘扬农耕文化、提升农民荣誉感,自2018年起设立。2025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国多地开展特色活动。
一、定义与起源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性节日,2018年首次举办,旨在展示农村改革发展成就,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传承农耕文明。
二、时间与主题
1、固定时间:每年农历秋分(公历9月23日前后),2025年为第八届。
2、年度主题:2025年主题为“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各地结合区域特色设计活动。
三、意义与影响
1、社会意义: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互动。
2、文化传承:通过民俗表演、农事体验等活动弘扬农耕文化。
3、经济作用:金秋消费季等活动助农惠农,拓宽农产品销路。(367字)
共4069字 2025年9月22日夜于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