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这座坐落于陕西北端的千年古城,犹如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汇处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既是历史上雄浑的“九边重镇”,也是今天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的能源宝库。而我与它的缘分,因一场马拉松,悄然展开。
中签榆林马拉松的那一刻,梦寐以求的奔赴终于有了方向。9月20日清晨五点半,我与跑友赵凯平一行五人驱车北上。窗外秋色渐染,车内笑语不断。边聊边欣赏美景,不知不觉于七点四十抵达白水服务区,稍作休整后继续前行。虽是长途,却毫无倦意,一路风景一路歌,下午一点半,我们顺利抵达榆林世纪广场。
领物现场彩旗招展,人潮涌动,浓厚的赛事氛围瞬间点燃了奔跑的激情。领完丰盛的参赛包,我们迫不及待地去尝了一碗地道的陕北羊肉面,暖胃更暖心。随后入住酒店,下午四点,我们相约探访红石峡。
红石峡不愧为塞上奇观,赭红色的岩壁临水而立,榆溪河如碧带穿峡而过,静影沉璧,丹霞生辉。这里曾是西夏故地、明代要塞,如今只余崖刻寂1寂、流水潺潺,仿佛在低语着千年往事。我们穿行其间,如在画中游,一个多小时转瞬即逝,离去时仍频频回望。
傍晚,榆阳区广电网络公司党支部书记(已退休)的房兴珍大哥盛情相邀,在赛上饭庄设宴款待。十余年未见的老友重逢,激动难抑。我和赵凯平、韩彬、袁红亮应邀赴宴,席间皆是榆林风味,道道鲜美,我们把酒言欢,聊过往,谈今朝,暖意融融,情谊绵长。
21日清晨五点半,城市尚未苏醒,我们已整装出发。世纪广场上人头攒动,两万名跑者汇聚成一片跃动的海洋。七点半,发令枪响,人群如潮水般涌出起点,瞬间欢呼声、脚步声、助威声交织成榆林清晨最激昂的乐章。
起跑后人流密集,前两公里配速不稳,我渐感呼吸急促,遂调整节奏,以稳为主。十公里用时56分钟,破二目标似乎触手可及。然而至13公里后,因前夜休息不足,双腿如灌铅般沉重,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人陆续超越。最终以2小时04分完赛,虽未达成目标,但一路细雨相伴,凉风助阵,赛道两旁的热情呐喊与充足的补给,仍让这场奔跑成为难忘的体验。
赛后,与跑友苏国昌共进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面,为这次榆林之行画上句号。虽留遗憾,但收获丰盈:我不仅用双脚丈量了这座古城的热度,更用心领略了它的深度——能源新城的发展脉搏,红石峡的历史年轮,老街巷的烟火香气,老友相聚的温情厚意,皆深深印刻于心。
榆林,以奔跑之名相遇,以文旅之韵相知。这座能源与文化并重、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发出邀请。而我也在心里默念:榆林加油!榆林马拉松,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