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名誉社长:谭丽华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蝶恋花·灵魂与肉体之曲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齿印梅痕凝玉腕。
月魄清辉,遍染冰肌暖。
唇畔香凝柔似缎,
汗濡背薄青丝绾。
晨色斜笼衾枕半。
心鼓轻擂,搅得呼吸乱。
魂似窑中火正燃,
釉流帛软飞天缠。
2025年9月9日长沙
《暮曜星芒赋·新金属主义诗学》
2025年9月19日长沙
文/梅蛮
世事何事最销魂?
灵魂肉体共生存——
天地孕得自然魂,
日月清辉在肌肤漫,
拇指按在齿痕边,
像刚咬开的冰镇杨梅,
汁水滴在腕骨,凉甜漫到心尖。
胳膊圈来时,肉贴着肉的烫,
指尖陷进他后背的薄汗,
腿在交叠处轻轻撞,
似两瓣刚碰上的花蕊,颤抖着晃。
窗外晨曦漫过床头月,
呼吸缠成拧在一起的绳,
心跳破衫涌,两团鼓胀的棉絮偏撞响铜钟——咚!
嘴里呢喃着,彼此的名字在唇间绕。
香舌早不是糖粒了,
是揉皱的糖纸里漏出的光,
裹着他颈间气,漫进喉。
他眼尾垂着的韵,
是刚融的蜜,沾在我睫毛上。
后来指缝还留着他腰侧的温,
蜷起的脚趾记着那阵轻颤,
空气漫着懒,
像浸了温水的棉絮,沉在骨缝里懒,
裹着两个人的念,慢慢陷。
他是我体内栽种的火,
正烧制着敦煌新出的唐三彩,
釉色流淌处,
飞天褪去的帛衣,随釉色轻软淌。
2025年9月19日长沙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旧册堆尘,字如蚁啮晨昏。
中年章节,突兀成痕——
是咽腹的齿,未语的疼。
风过,旧事渐平。
有时我如一缕风,
向青山——生我的原乡,
归根的沃土,风畔漫行。
毕生力气,都裹在这风的微息。
秋风拂页,童心微震,
草叶触魂。
时光如压缩机,沉默着,
压出霜丝的鼻息。
睡前翻卷,旧册里,字句生荒,
阳光是旧坡,渐隐。
尘象暗了,万物伏风,
秋风裹着时光,吹淡过往。
2025年9月20日长沙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霜丝的鼻息漫过八天长假的檐角,黏住旅行者解帆布背包的指节——
风突然撞过来,把国庆的红,狠狠叠进中秋的月。
尘象陡地暗了。远处山峦的沙砾,
正顺着茶马古道的掌纹,碾过丝绸的褶皱,
像异乡人的帆布鞋印,叠在千年的蹄印上;
蟋蟀在草丛里数:奔赴的脚步,正踩着路标往家赶,
那些美丽乡村的标记,早挤满了双节最稠的晨昏,像撒了把没归笼的星子。
大地是层绷得紧紧的薄琴箱,月光正顺着琴缝漫进来,
露珠的手指急促叩响每片归程的叶,叩出碎银似的颤音;
四面八方飘着新娘轻颤的裙裾——
星星颤得发慌,是异乡人攥得发烫的船票根,洇着指腹的汗。
而头顶的月亮,却悄悄绕过路牌斜斜的影子。
它没有玉盘的旧痕,是长途汽车后窗晃悠悠的反光镜,
牢牢照见人们怀中、裹得严实的别离的乐器,琴箱里藏着半块月饼;
那神秘的象牙色,是蛇鳞串起的月饼,像串浸了桂香的金鳞,
悬在所有奔赴的头顶,叮铃着没说出口的叮嘱。
在这乙巳年的中秋,月光亮成烫在人心尖的独一份——
霜丝的凉里,正浮着那抹轻呵的息,
落在旅客回头的刹那,成最静的那声“回头见”,
像谁把月光拧成了霜,落在离别的舌尖。
2025年9月20日长沙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时光是一把削皮刀
一层层,剥去春笋的嫩
剩那老皮,蜷着半季阳光的痕
像父亲案头初研的墨,凝着灶间粥沸的温
你看这皮囊
早被岁月抽干了水汽
像案头干透的残墨,凝着旧年砚台的冷
每道褶皱里,积着未拂的光阴尘
风一吹,便抖出半生的晨昏——
有少年时偷摘的枇杷黄,也有灶台前熬糊的药汤温
怎能追上那桌前的少年?
他们围坐时抢着说,笑声掀动窗帘角
刚拆开的橘子冰棒,纸皮还沾着掌心的汗
甜香漫过竹筷尖,像极了那年巷口叫卖的喊
而我捧着外婆传的青花盏,温茶半凉
等话头落了,才续上半句:"那年你爹,也爱抢冰棒吃"
他们不嫌弃,围拢来时
竟让这案头的残墨,也洇了点暖——
原是我褶皱里的霜,能凉一凉他们冒失的热
他们眼里的光,也能焐一焐我骨缝里的寒
你看这案头的墨啊,浓的是少年撞开的春
淡的是老来坐看的云,人生本就各有各的浓淡。
2025年9月20日21点
创作于长沙地铁6号线上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其一
不较门前车马稠,只寻心畔月如钩。
三餐粥暖融寒夜,一枕风清卸远愁。
其二
莫轻微芥隐惊雷,且看尘泥孕玉材。
金印朱绂皆土苴,灵辉灼灼照天垓。
其三
皮囊纵有云泥隔,魂火同辉一样明。
岂让权势能凌物,自携清气破迷营。
其四
日月巡穹千万霜,魂光一脉永流芳。
开心本是无拘缚,何与他人较短长。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风卷最后一瓣红,揉作雾——
枝桠举着空的形,像谁
把半句誓言,晾在月光织的纱上
那纱薄得发颤,风撩过时
漏三两点银辉,落窗台
后来雾洇透旧书脊
在夹枯叶的那页栖止
没有刺的硬,没有枯瓣的卷
只有淡粉影,随翻书的风
轻轻晃,碰响页角残墨香
你说玫瑰终会萎
可有些红,早挣出了花萼——
是她敲来的字,在屏上微颤
像星子坠入夜的软,亮的刹那
天各一方的黑,被这光牵成线
不用导线,只借空气里的暖
她唇齿间刚滚过我名字
尾音还绕她的檐
她指尖转着笔,在笔记本里
叠我的名,一行一行
恰在这时——我这边屏上
刚敲出她的名,未发的框亮着半行
案头狼毫正悬着,墨已含着
在宣纸上,悄悄洇她的姓
我鼻尖,先泛了痒
那痒裹着她声息的软
像只细蝶,从她唇边起翅
跨过高山尖,渡过长河宽
一头撞进我鼻腔的暖
我猝不及防的喷嚏,惊得案头
烛火颤三颤——
许是她在千里外窗下笑了
指尖划过屏幕时,眼尾弯的弧
正顺着风,贴在我捂过鼻尖的手上
风还在传那道软的弧
这默契便成跨经纬的波
在云里绕成半透明的环——
她念名字的尾音,顺网线爬来
落我耳窝,像云絮擦过山尖
每个这样的瞬间,我眉尖
就漫开细碎的软,或轻或浅
像玫瑰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颤
原来有些玫瑰,开在云隙间
不沾泥土的湿,不恋檐下的暖
只借一声名字的轻唤
把“遥远”揉成鼻尖的痒
那红,是喷嚏里裹着的甜
是她念我时,我眉峰的软
是永不落地的、风里的香
——是我们没说的话
在风里长了翅,两两相碰时
就抖落满世界的,亮的软
2025年9月21日长沙
《 心 灯》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把心铸一方砚,
以真诚为墨,
每一次落笔,
都写得坦荡——
不为趋炎,不为附势,
只愿字句里,
藏着暖人的光。
若把心碾成沙,
用虚浮做粉,
每一步踏过,
都留得浑浊——
为逐名利,为谋虚利,
那沙尘里,
只裹着伤人的刺。
品行是立世的碑,
不刻浮名,不镂虚誉,
只以正直为基,
任风雨剥蚀,
风骨仍在。
如松立崖,似竹临窗,
自有清气散尘嚣。
若品行成了纸,
以奸猾为墨,
每一笔勾勒,
都画得扭曲——
为欺人心,为瞒实情,
那纸页间,
只爬着虚伪的虫。
你看那路长,
真诚的脚步,
踩响同频的回声,
遇着举灯的人;
你看那歧途,
虚浮的身影,
追着逐利的空影,
聚着狡诈的朋。
从来不是幸运垂青,
是心灯与心灯的相照,
是尖刺与尖刺的相扎,徒留伤痕。
2025年9月21日长沙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翻阅过多少诗卷?
从未见哪支笔,能为“幸福”写下标准答案。
它不是案头厚重的典籍,
不是橱窗里明码标价的珍品。
它藏在每个鲜活的生命里——
在“心”的跳动里,在“灵”的感知中,
在千万个“自我”与世界的相处之道里。
幸福是对“欲望”的温柔驯养。
不是将其填满,而是懂得在纷繁渴求里,为心留一块留白。
如同春日不贪求所有花苞同时绽放,
懂得等待一朵花从青涩到舒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满足。
这份满足,不是物质堆砌的饱腹感,
是心灵被某一刻温暖轻轻触碰时,那份无需言说的妥帖。
幸福是“视角”的转身。
同一条路,有人看见泥泞,有人看见路旁悄悄开着的小野花;
同一杯茶,有人嫌其苦涩,有人品出回甘。
它从不在别人的评价里,而在你望向生活的眼神里——
是抱怨雨打湿了衣裳,还是惊喜于雨后彩虹的短暂绚烂?
幸福是“舍”与“得”的平衡。
舍去无谓的计较,才能得到心境的辽阔;
舍去对他人的苛责,才能得到包容的温暖。
就像掌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轻轻摊开手,反而能感受到风穿过指缝的温柔。
这份包容里,藏着“德”的馨香——不是刻意的隐忍,
是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棱角,理解便是熨帖棱角的温度。
而这份藏着“德”的包容,又会化作“付去”时的真诚。
不是计较回报的给予,
是为所爱之人递上一杯热茶时的自然,
是为陌生人撑一把伞时的本能。
这份“付去”里,藏着最朴素的“爱”——
爱家人的柴米油盐,爱伴侣的朝夕相伴,
爱世间所有不期而遇的善意。
它让婚姻不再是冰冷的契约,让家庭成为心灵的港湾,
让教养在言传身教中,成为照亮彼此的光。
当爱与包容沉淀下来,便成了“修养”的底色。
幸福是“自谦”时的清醒——
知道自己并非完美,却愿意在不完美中慢慢生长;
是“进取”时的坚定——
不是为了追赶上谁,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能配得上那些藏在生活里的小确幸。
它从不需要用豪车洋房来证明,
哪怕身居陋室,只要心中有对生活的热爱,
有对彼此的理解,有一个愿意共话桑麻的伴侣,
便拥有了最丰盈的精神家园。
对于每一个在岁月里等待的人——
不必因旁人的催促慌了脚步,你等的从不是“到点的婚姻”,而是对的人。
幸福的伴侣,从不是世俗标尺下的“最优解”,
而是那个能与你同频的灵魂——
他懂你沉默时的心事,也陪你热闹时的欢喜。
他懂你的欲言又止,你知他的不易与坚持;
你们一起在清晨煮一碗粥,在傍晚看一次落日,
在平凡的日子里,把“我”过成“我们”。
原来,幸福从不是一道需要满分的考题,
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懂得,
是在烟火气里,把每一个寻常日子都过出温柔的模样。
它不在远方,不在别人的生活里,
就在你对世界的每一份善意里,
就在你与爱人相视一笑的默契里,
就在你愿意为生活付出,也愿意为自己停留的——
每一个当下里。
2025年9月22日长沙
2025年9月22日长沙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为何杯盏初倾处,男儿语浪逐奔洪?
席前浮话随烟逝,哪及茶烟绕盏融?
何以宴酣招粉黛,偏教红袖执金盅?
巾帼擎杯同举盏,从来不让须眉风。
为何酒过三巡后,德性昭然辨浊清?
有德常怀方寸戒,妄谈是非分寸轻。
岂料无德贪觞者,醉中颠狂碎宴宁?
杯碟纷翻声乍裂,满堂欢意霎时空。
为何一席同欢地,转瞬睽违各自行?
家风别裁雅和俗,君子小人不同程。
何以交际场面上,酒过方得见原形?
三观若与初心背,鱼龙混杂怎相生?
为何一盏琉璃酒,能鉴人间伪与诚?
须知世事浮沉里,真章尽在醉醒中。
2025年9月23日长沙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为何杯盏初倾处,男儿语浪逐奔洪?
席前浮话随烟逝,哪及茶烟绕盏融?
何以宴酣招粉黛,偏教红袖执金盅?
巾帼擎杯同举盏,从来不让须眉风。
为何酒过三巡后,德性昭然辨浊清?
有德常怀方寸戒,妄谈是非分寸轻。
岂料无德贪觞者,醉中颠狂碎宴宁?
杯碟纷翻声乍裂,满堂欢意霎时空。
为何一席同欢地,转瞬睽违各自行?
家风别裁雅和俗,君子小人不同程。
何以交际场面上,酒过方得见原形?
三观若与初心背,鱼龙混杂怎相生?
为何一盏琉璃酒,能鉴人间伪与诚?
须知世事浮沉里,真章尽在醉醒中。
2025年9月23日长沙
捞刀河·花猪小镇秋韵歌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捞刀河的风,携秋光漫过堤
——关公遗落的刀影,在波底栖
钓竿轻挑时,线端颤着秋阳绮
塘中鱼,是水藏星,猛地跃出碧
撞碎一镜金,光粒溅上旗
旗是霞的屑,粉如桃夭绽,红似火烬息
风卷着它扫古木,皴皮积旧雨
拂青砖苔壁,苔衣沾新泥
联上墨被风揉,洇进肉香里
墨裹油星织成网,粘住归鸟翅
土灶上,贡猪卧陶釜,油脂细滋滋
“滋啦”声里,千年贡席温,柴火中起起
炖出琥珀嫩,沁香漫竹篱
阿妹执壶来,鬓菊沾霜,露坠星子滴
“客钓得鱼?”声软柳丝,风掠抖半啼
啼声惊飞檐下鸠,鸠鸣坠茶亭
撞散茶烟一缕缕,绕竹楼脊
缠钓者扬臂,金鳞出水时
鳞光闪古铜晕,岁月包浆滋
钓线绷紧处,拽动三十年忆
荒野风与园林露,鳞上叠成谜
远处高楼玻璃,映秋光绮绮
近树浓荫筛光,时光切碎玉
风带三香游:肉香浓、酒香烈、茶香细
缠丝牵车坪,车如卧鲤,轮沾泥
静听秋虫草间唱,唱塘边旗语
捞刀河水,载刀影向西西
流小镇巷口,风情酿成醪醴
联上墨痕分雅俗,“非家是家”藏丘壑
“谈天论地”有玄机,墨香肉香风里抱
鱼跃时,塘面碎秋阳锦
锦纹里,刀影闪、钓者笑
旗飘处,檐角挑岁月琴
琴弦颤,弹荒草枯、园林茂
佳人壶中酒,倾时琥珀摇,暖异乡鬓
鬓边菊霜,秋吻印,凉里带甜韵
金鳞上钩时,钓起半世尘
尘里裹:鱼跃响、肉香醇、风过轻
——这秋光镇,是阕流动慢词调
字字浸:舌尖鲜、耳际啼、眼底绮
风恋此间,绕木三匝不肯辞
把刀影古、花猪醇、钓者闲,吹作云间字
任飘天涯,遇人便说:此境秋,秋里诗
2025年9月23日长沙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松
裂石盘根攫冷云,铁皴纹里浸霜痕。
未容风势摧孤直,晚暾斜照旧苍皴。
竹
疏梢摇牖月留痕,空节鸣风过短垣。
箨落犹存疏节旷,不随红紫竞春暄。
梅
卧雪低枝压短垣,冷香凝处鹤闲翩。
宁辞风暖千株谢,独抱清癯对雪痕。
荷
擎雨圆荷覆浅盆,翠盘承露隐鸥痕。
偶随波影通远浦,心印清光未染浑。
2025年9月24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