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热潮中,9月22日下午,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山西省支队联合健心阳光+太原市志愿服务队,走进太原市尖草坪区兴华街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兴华二校”),开展“心上的中国・2025健心阳光心理科普志愿服务三晋行”活动。这场以沙盘游戏为核心的心理科普体验,为五年级学生开启了奇妙的心灵探索之旅,也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科学梦想。本次活动得到太原市尖草坪区科协大力支持,并获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健心海团队等专业机构指导。
当日下午,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带着专业心理科普工具——沙盘与两千余件色彩缤纷的沙具走进教室。这些沙具涵盖人物、动物、房屋、树木、交通工具、自然景物等多个类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刚一亮相便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不少学生忍不住凑近观察,眼中满是好奇。

“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用手指感受沙子的流动,再挑选能代表自己内心想法的沙具,和小组伙伴一起搭建属于你们的‘小世界’。”在心理老师的温和引导下,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围坐在沙盘四周,开始了心灵探索。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起沙子,感受其细腻质感;有的则在沙具架前认真挑选,时而与同伴小声交流。“我放这座桥,是希望将来当一个建筑师,设计出能连接更多地方的桥梁。”“我要在这里放一只小鸟,它代表我以后想设计的‘小鸟无人机’,能帮人们监测森林火情。”孩子们用稚嫩却真诚的语言,分享着沙具背后的想法,也勾勒出对未来科学探索的憧憬。在搭建过程中,他们互相倾听、协商位置,原本陌生的小伙伴渐渐熟悉,团队协作的氛围愈发浓厚。

据专业心理老师介绍,团体沙盘作为专业心理辅导技术,对儿童成长具有独特价值。它为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孩子提供了“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渠道,通过沙具的象征意义,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现;摸沙、摆沙具的过程能帮助孩子释放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调节情绪;小组合作模式则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学会尊重与倾听,提升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自由创作的过程充分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而安全受保护的活动空间,更能帮助孩子整合内心冲突,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活动尾声,志愿服务队还代表太原市尖草坪区科协,向兴华二校师生赠送了《心理与健康》杂志,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增添专业资料。“这种寓教于乐的心理科普形式太受学生欢迎了!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还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比传统课堂更有吸引力。”兴华二校一位老师说,期待未来有更多此类活动走进校园,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作为“心上的中国・2025健心阳光心理科普志愿服务三晋行”的首场活动,兴华二校的体验课为山西省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心理科普活动拉开了精彩序幕。活动主办方表示,科普月期间,志愿服务队还将持续走进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预计服务人数超2000人次,用专业服务为全民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此外,针对全国科普月需求,该项目还开通了科技工作者和市民心理应急热线,从多维度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供支撑。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心理科普知识走进更多人心中,既守护大家的心理健康,也为青少年科学梦想的萌芽提供养分。”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山西省支队负责人说。随着系列活动的推进,科普之花将在三晋大地持续绽放,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注入温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