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题字 耿明
以声铸史,以诗铭魂
——论阿桂《不能忘》的历史叩问与艺术张力
作者 富有
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的钟声里,阿桂的诗歌《不能忘》如同一把镌刻着历史记忆的青铜剑,以铿锵有力的文字与极具感染力的朗诵,将那段沉重的历史再次推至读者与听众面前。作品以时间为轴,以情感为线,串联起从民族蒙难到奋起抗争的壮阔图景,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庄严礼赞。阿桂兼具创作与朗诵的双重表达,让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在声韵流转间实现了完美交融。
史诗叙事:构建民族记忆的精神图谱
《不能忘》以编年体的叙事结构,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历史场景徐徐展开。开篇“沈阳北郊柳条湖,爆炸声如恶魔的咆哮”,以具象化的声音描写切入,瞬间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的战争现场。“日军贼喊捉贼,炸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的直白陈述,用近乎新闻纪实的笔法揭露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为全诗奠定了悲愤的情感基调。这种历史场景的还原并非简单的史实罗列,而是通过“恶魔的咆哮”等意象的运用,赋予文字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诗歌第二部分聚焦东北沦陷的惨痛记忆,“东北军执行不抵抗命令”“短短数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丧”的冷峻叙述,与“3000万同胞,沦为了任人宰割的亡国奴”的沉痛感叹形成强烈对比,既展现了历史的残酷真相,也引发读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思考。这种叙事方式,让历史的沉重感不再停留在教科书的冰冷文字中,而是化作可触可感的情感体验。
英雄群像:致敬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在展现民族苦难之后,诗歌的叙事重心转向对英雄群体的刻画。阿桂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中共满洲省委、东北抗联战士、杨靖宇、赵一曼等英雄形象。“《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震响”,通过强调中共最早发出抗日宣言的历史事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杨靖宇食棉絮、啃树皮,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赵一曼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的细节描写,将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推向极致。
这些英雄群像的塑造,不仅是对个体英雄主义的赞美,更是对整个民族抗争精神的礼赞。诗中“无数无名英雄前赴后继”一句,将视角从个体延伸至群体,让读者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是无数普通人的牺牲与奉献,才铸就了民族精神的丰碑。阿桂通过对英雄形象的精准刻画,让历史的温度与力量在诗歌中得以永恒。
声韵传情:朗诵艺术对诗歌的二次升华
阿桂的朗诵为这首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声音充满磁性,如陈年佳酿,醇厚而富有质感。在朗诵过程中,她巧妙地运用语调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变化,将诗歌中的情感层次一一展现。在叙述日军侵略暴行时,她的声音低沉悲愤,字字如重锤敲击听众的心灵;而在歌颂英雄事迹时,语调则转为激昂慷慨,充满力量感。
特别是在“不能忘啊”“怎能忘”等反复出现的诗句中,阿桂通过不同的语气处理,将情感的递进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初的沉痛呼唤,到逐渐增强的坚定呐喊,再到最后的铿锵誓言,每一次重复都像是历史的回响,让听众在声韵的感染下,与诗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朗诵艺术,不仅是对诗歌文本的诠释,更是对历史记忆的深情唤醒。
时代回响:历史镜鉴下的现实思考
《不能忘》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对历史的铭记,更在于对当下的启示。诗歌结尾“以史为鉴,吾辈自强”的呐喊,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赋予作品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在和平年代,这种对历史伤痛的铭记,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阿桂通过诗歌与朗诵的双重表达,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激励当代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作品中“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愿景,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这种将个人情感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表达,让诗歌超越了单纯的历史叙事,升华为对民族精神的礼赞与对未来的期许。
阿桂的《不能忘》以其深刻的历史思考、饱满的情感表达、精湛的朗诵艺术,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在文字与声音的交织中,历史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化作一股激荡人心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位读者与听众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这种将文学创作与朗诵艺术完美结合的方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更为传承历史、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的可能。
作者简介
富有(付有),笔名富十月。男,汉族,吉林前郭人。1958年出生。农民诗人,作家,编剧,评论家。
著有诗集《心灵的颤音》《温总理印象记》《心语如歌文集》等。
系《世界诗歌联盟成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员》(编号,0207)。现任《纤夫诗苑》中《名家名篇》栏目副主编。—— 个人传略已被《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等百余部中外大型辞书收录。主要公开发表的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故事、文艺评论等。部分作品被选入多种权威性选本发行于海内外。
附:
不能忘
——伴着警报声而作
创作并朗诵 阿桂
作者、朗读者简介
阿桂,原名王桂芬。1959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现任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团长、中华诗词诵读学会会员、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前郭县作家协会朗诵专业委员会主任。
1979 年从事教师工作,2014年于前郭第二高级中学退休。历任班主任、团委书记、党支部副书记 工会主席、德育副校长等职务。擅长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任团委书记期间,连续被县团委评为“优秀团委书记”“先进基层团委”。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和工会主席期间,获得由江泽民题词的国家级“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党支部连续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支部”;系统“优秀工会主席”“先进基层工会”。省级“先进基层工会”、省级“模范工会干部”称号。获得前郭县政府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先进德育工作者”,并做事迹报告。多篇学生思想教育论文发表在《吉林教育》杂志上。
2016年底加入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历任主持人、副团长、团长。九年来,负责策划组织艺术团活动,每月一次团内练兵,每年十次;组织参加上级重大节日大型演出,带领艺术团走进武警前郭中队、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松原市社会福利院、松原市残联、前郭县老年福利院等演出,足迹踏遍松江两岸,累计公益演出二百余场,深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24年度被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评为“优秀文艺志愿者”。
作为一名朗读者,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朗读比赛活动,获得“全国老年网络才艺大赛语言类最具潜质奖”、吉林省“氤氲书香朗读大赛二等奖”“八省网络才艺大赛语言类冠军”、获“文声国际微刊平台金牌主播及朗诵艺术家”称号,创作的诗歌在多家微刊平台及《松原日报》发表。
目前担任前郭县委宣传部“书香前郭”大赛评委。
照片来自网络
文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吉林名人名企研修院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沈树立
本期编审 贾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