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张兴国题《破界》
张兴国 男,1961年生,毕业于河西学院(原张掖师专)美术系。先后研修天津美院绘画系及中国国家画院杜滋龄人物画工作室。甘肃画院原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兴国:把西部荒原变成“精神剧场”的破界者
一、身份破界——从“通渭少年”到“敦煌圣徒”
1961年生于甘肃通渭,张兴国没有留京的“光环履历”,却走出一条“在地深耕—全国发声”的逆向路径:张掖师专→天津美院→中国国家画院杜滋龄工作室,再折返陇原,历任兰州画院副院长、甘肃画院副院长。他把“故土”变成“方法论”,长期扎根河西走廊,用画笔做“田野考古”,成为敦煌壁画精神当代转化的代表人物。
二、语言破界——让“水墨”长出“敦煌厚度”
张兴国独创“团块结构+平面错位”语法:
- 先将壁画中“伎乐天”解构为不规则团块,再以没骨法层层积染,使矿物颜料在生宣上形成“半浮雕”肌理;
- 人物与山石互嵌,时间被压缩成“平面蒙太奇”,中心消失、逻辑断裂,却因此释放出“精神维度上的真实”;
- 局部引入“壁画剥落”效果,以刀刮、盐蚀、胶矾综合处理,让画面呈现“风蚀断崖”的残像,传统笔墨升级为“历史考古层”。
三、题材破界——把“西部悲剧”写成“现代寓言”
他拒绝风情式猎奇,转而聚焦“荒原与人”的共生:
- 《北石窟》系列以30 cm小尺幅呈现“人与山等大”,暗示个体在地质时间面前的渺小;
- 《河西之西》将现代旅人植入无人区,人物错位叠加,没有叙事中心,却传递出“存在主义式”荒原体验;
- 最新《伎乐天》组画让飞天不再轻盈,而以“悲怆乐者”形象出现,手持乐器却无弦无声,象征“信仰与失语”并置,完成从“礼赞”到“叩问”的视角转换。
四、观念破界——“悲剧意识”作为西部当代性的入口
张兴国认为:“西部不是风景,而是精神事件。”
- 他把“苍凉”视为一种现代性资源,用“非逻辑空间”与“荒诞并置”对应人在宏大时空中的孤独;
- 在作品里刻意保留“未完成的毛边”与“色层裂纹”,提示“历史仍在风化”;
- 通过“团块—错位—剥离”三步法,让画面成为“视觉考古现场”,观众在“断裂”中体验“修复”的可能。
结语
张兴国的破界,不是跳出水墨,而是把敦煌壁画、西部荒原、当代存在主义一并压进宣纸,使“青绿”呈现出“风蚀的厚度”、“信仰的重量”、“时代的裂纹”。当观众在夜色中看见“无声伎乐天”被壁画原色点亮,会突然意识到:传统从未沉睡,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西部高原继续追问人类的精神归处。
《七九河开》之二 180×144cm 2008年
《出行的人们》之一 198×198cm 2009年
《出行的人们》之一 198×198cm 2009年
《通途1907》之一 198×300cm 2001年
《通途1907》之二 198×300cm 2001年
《城》之一 198×198cm 2008年
故城·之一 纸本水墨 140×140cm 2013年
故城·之二 纸本水墨 140×140cm 2013年
故城·之三 纸本水墨 140×140cm 2013年
伎乐天-赵晓玲 纸本水墨 180×240cm 2013年
青稞地·之一 纸本水墨 140×140cm 2012年
青稞地·之二 纸本水墨 140×140cm 2012年
神州万方皆乐奏 34×34cm 2018年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