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云天收夏色 木叶录秋声
作者/何俊锋
云天已收夏色,木叶动录秋声,暑去凉来,秋分又至,岁月几多回首,蝉鸣蛙声渐远,凫雁遥语清秋,秋叶与落花相伴,簌簌飞扬浅声作别果香丰年,于昼夜平分里,于冷暖各半中,且听秋声话秋分。心情从容于秋分里,无需带有任何色彩,无需拘泥任何形式,无需承受任何负担,可以在喧嚣里听秋声默念,可以在安静中听秋声欢语,可以在闲庭信步时听秋声慢慢,可以在疾行匆忙中听秋声簌簌。
秋分严谨且公正地平分着人间悲喜、内心动静、生活急缓间的昼与夜,冷与暖,不徇私,不舞弊,只是在耳边的秋风里,平静且客观地聆听着秋声陈述秋实累累时的各种精彩。秋声,荟萃着大自然的风声、落叶声、虫鸟声,闲话着秋分时节平分秋色的唯美;悠扬着风吹金色稻田,颗粒饱满时的演讲;委婉着雨润硕果累累,枝桠成熟时的诵读。无论是激昂热烈还是深情默默,秋声里都饱含着秋分时节丰收的喜悦,成熟的欣慰以及岁月沉淀在春华秋实里的,那种自然而平等的美好。
秋分已至,万物柔情,静美秋声,声声入耳。秋声,是秋天的音乐,而秋分则是昼夜对等,阴阳各半,寒暑平分时,秋的主旋律,唯美着季节,演奏着岁月的公平。看风起叶落,倾听秋声话秋分,静守秋天的丰盈,无恙且安好。静谧在一份安宁中,秋声隐约在耳,畅聊、闲话着秋分对等季节的时光,清晰于心,重新规整和平衡着季节里黑与白、寒与暖的倾泻,过滤着世俗遐想中关于“秋色平分”的偏颇释义。看懂秋分,让灵魂得以涤清,不脱俗与秋声同行,不丢失对秋分公平的敬畏。
秋色平分,草木始衰,高雁南飞,云巅望断,清风徐来,心悟尘远,回首半世沉浮,为谁香起,为谁红落。秋叶随风飘落,化作泥土芬芳,蕴待来年春苏花妍。即使风吹雨打,飞落似雪,花至荼蘼,再无音讯,也将那片思绪揉进风里,一望江山如画,绘成层林尽染。秋深之季,山风寒起,带着丝丝感伤在幽谷逸林中看花落别枝惊鹊。一阕流年,将几许思绪遗落尘凡,一曲未了,将那江南婉约梳理成潇潇雨歇。叶落肩头,任泪倾平野,一切故事冥冥早有因果,即使山水映望也许暗藏天网地罗,悠扬地踩着诗情韵落,恍然间泛起秋殇几多。
仲秋清浅,姿英婆娑,珠帘暮卷,一世梦靥,半盏光阴,终究在韶华易负的叹惋中随风飘逝。春秋流离过,此刻,轻轻打开一纸泛黄的素笺,虽笔墨薄凉,但沧桑流转,就用几行文字,缘随这个季节落叶缤纷、袅袅溪去。茫然伫立于深秋之境,挥思发毫于山水之间,踏过落红化泥的柔软,留连于诗书不倦。在竹径幽谷深处,拣起一粒花的秋种,深埋入土壤,我期待着来年百花竞放,期待着明年春光明媚中再诉衷肠。
作者简介:何俊锋,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原主编,《逸品》,《道法终南》杂志社社长、总编,《三秦视点网》总编辑,西安市首届十大城市精英,中国最美退役军人,西安丝路商会副会长。曾任汉上至尊集团总经理,中菲投资集团副总裁。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