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汪广仁教科文平台】
【电视连续剧剧本《战争下的和平》连载】(根据原著作者鲁岱先生的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作者汪小铃、汪佳琪两女士导读创作的《<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改编)
剧本《战争下的和平》第16集
朱德造就扁担精神
编剧:鲁 岱 汪琪铃
1 一个孔明灯从朝霞中缓缓飘来,灯火通明,四面见“三美主义”字迹闪光。从孔明灯中钻出一女娃:“龙江拥抱,抱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又钻出一男娃:“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字幕(叠)
第16集 朱德造就扁担精神
2 安徽省安庆道怀宁县城。
难民营值班值,帅判官的睡房。
两个兵卒抬着枪口,平躺在帅判官的睡床上。
枪口不省人事。
帅判官:“红林,去弄半杯热水来,看她能不能喝进水。”
红林拿来了一杯热水和一个勺子。
帅判官用勺子喂水。
枪口微微张开嘴,抿了几滴水进食管。
枪口慢慢的苏醒过来。
帅判官:“唉!总算没有死。”
枪口微微睁开眼睛:“帅,帅大姐!”
枪口流下痛苦的泪水。
帅大姐也在流泪:“这太平寺巷不太平!”
3 难民营总部。150人集会。入夜。
司令:“我,我上官瘌子,发,发布命令。今晚的秘,秘密行动,神,神不知,鬼不觉,我们要,要干一个漂,漂亮的仗!你们,150条枪,统统的派,派上用场。老,老子命令你们,今,今夜里,将那2000个嫌,嫌疑犯,一,一窝端掉,一个活口不,不留!打死他们之后,放,放一把火,把全部营房烧,烧成灰烬!烧光之后,我们就乘车去,去南京,参加蒋总司令指挥的中,中原大战!”
4 帅大姐的卧室。深夜。
室外枪声不断,打杀声嘈杂。
帅大姐被绑在椅子上,不敢声张。
清晨。枪声断尾。
帅大姐的卧室门突然被人打开。进来两个男人,给帅大姐松绑。
帅大姐:“是上官瘌子派你们来的吧!想把我怎么样?”
两个男人:“哈哈哈!”
从外面闯进来一个女人。
帅大姐“啊”的一声,扑上前去紧紧的抱着她:“枪口妹妹,我深怕你有什么不测!”
枪口打手势,面前的这两个男人就是救命恩人!
帅大姐:“请二位长官原谅,我有眼不识泰山。原来你们是大好人、大恩人。感谢你们!”
又进来一个女人。
帅大姐纵身一跃,抱住女人亲了又亲:“下娃妹妹,想煞大姐了!好几个月未见面了,你瘦多了。妹子,这两位长官你认识吗?”
东门下娃:“哈。别问了。熟人!”
帅大姐:“熟人?”
东门下娃手指告知:“只是你们没见过面罢了。这个是我宗门弟弟东门梦,那个是人命美国际的老朋友陈立仁。”
帅大姐:“呵!你们大大的坏,为什么不早说呀?”
东门梦:“为了寻找你与枪口,东门秘书长跑了半年时间,踏遍了半个多中国,还是一次偶然机会,找到这怀宁县城来,这得要感谢我的这位陈立仁副司令。”
陈立仁:“这个就不说了。只是便宜了那上官瘌子,他带着手下几个偻㑩,东躲西藏的,钻出了东门梦司令布下的天罗地网!”
东门梦:“下娃女士,恕我不能护送,昨日接到井冈山毛委员的邀请,我们东方军立即开赴井冈山!”
东门下娃:“祝贺你们鸟投林、人投主!我和枪口、帅大姐立即回程汉口美生命公司。”
5 井冈山。龙江书院门外。1928年4月23日。
毛泽东健步如飞,向龙江书院小跑过去。
朱德从书院大门出来,快步迎接毛泽东。
两个人在书院大门左侧20余米外的玉色石阶上会面,拥抱。
毛泽东:“玉阶军长,井冈山太需要你了!”
朱德:“我们更需要毛委员!”
毛泽东:“现在好了,我们两军会师,这天下会变得美好起来!”
朱德:“是呀,毛委员,我们的军队将会很快地壮大!”
毛泽东:“井冈山,势必因为我们的会师而变得顶天立地!”
播放歌曲《龙江拥抱》——
这一拥抱,抖动龙江水,滋润山田坡地。这一拥抱,摇美井冈山滋味,震撼中国革命闪耀胜利的光辉!这一拥抱,缔造了人民军队,新中国,将随着红日升起,破霾屹立!
6 两个人并排着向龙江书院走去。后面跟着人群。二人边走边说。
毛泽东:“这下可好了。前些时,有东方军司令东门梦,将他的千人军队带到了井冈山来,还带来了吉安城首位富商康文卿的3000银元捐赠款。”
朱德:“听说,你们上井冈山后,融合了袁文才和王佐两支地方武装七八百人。”
毛泽东:“是的。我们秋收起义后的部队,只剩有百余人,且是杂合武装,队伍情绪着实有些低迷。后来经过‘三湾改编’和‘古城会议’,确定了将井冈山作为工农革命军的根据地。”
朱德:“毛委员,我们有太多的话说不完,进文星阁一叙。”
7 龙江书院。文星阁。朱毛双方共12人召开会议。
毛泽东:“今天是三月初九。阳春三月,九九艳阳正好!这天气晴朗,加上龙江书院环境优美,更有这文星阁,仙味浓,龙天决定就成了咱们会议的论题。现在,请朱军长讲话。”
朱德:“我有几句话真的想说。首先,感谢毛委员选择这井冈山作为工农革命军之根据地。是的,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认同了。你们可知道,在当前的这种形势下,共产党人入井冈山是最佳选择!”
袁文才:“应该来说,还是最及时的选择。”
朱德:“这第二句话吧,就是感谢毛委员为我们上井冈山做了策应与掩护,减少了军队转移的许多麻烦。最后是感谢何长工、毛泽覃、陈毅、袁文才等将军为我们这两军会师做出了很大贡献。”
何长工:“这一切都是毛委员精巧的安排。”
陈毅:“我也讲两句。我们这两支军队很了不起,能够在这井冈山会师,不知战胜了多少困难。因此,我个人提议,我们的部队合编之后,应该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以表示会师后的军队是钢铁军队!”
朱德:“说得好!我十分赞同。我们的军队应该是能够打硬仗的铁军!”
毛泽东:“叶挺的军队不是被称为铁军吗?”
朱德:“是呀。国共两党合作时,叶挺独立团及其所在的第四军战功卓著,消灭了吴佩孚主力,使国民革命军获得大发展空间,因而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故而……”
毛泽东:“故而我们会师后的这支军队也将延续铁军的威名,前面增加一个红字,取名为红四军!”
何长工、王尔琢、萧克诚、东门梦:“我同意。”
毛泽东:“好。我们即将召开会师后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暨会师后的庆祝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8 井冈山。大井村。白屋,东厢房。毛泽东的居室。下午。
东门梦:“报告毛委员……”
毛泽东:“怎么?不是通讯员来汇报,而是副团长亲自登门。事情必不小呢。”
东门梦没吭声,一脸沮丧。
毛泽东:“东门副团长,部队出了什么事了?”
东门梦:“饿死人了!”
毛泽东:“饿死谁了?”
东门梦:“一个伤病员。”
毛泽东:“粮食呢?”
东门梦:“报告毛委员,我们团所分到的粮食都分发下去了,实在是太少了。一个人一天二两红米,加一些南瓜、野菜,健康的人还勉强顶得住,可伤病员的身体……”
毛泽东:“知道了。你回去吧,处理好伤病员的后事。”
9 晚上。
毛泽东久久不能入睡:“我们于去年10月上井冈山,人口不多,有了十几个土豪情愿或不情愿的出一点粮食,军队就能够生活了。可如今,部队一下子赠加到了1万多人,吃饭成了大难题啊!我们必须抓生产,抓土地革命!”
10 宁冈县黄洋界下的大山深处。周山村。
一对农民夫妇正在将山边的一块旱地改造成水田。
男:“听说毛委员召集军长朱德和政治部主任陈毅等人,召开红四军营级以上的干部会议,研究了练兵与生产劳动问题。”
女:“我们周山村响应了毛委员的号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朱德:“这就对了!”
男:“哟,说到朱军长,朱军长真的就来了!”
朱德:“德明老板,你家是周山村的一个大户呀,这土地经过按人口重新分配之后,你家应该有不少田地了吧。”
罗德明:“感谢红军的土地政策,我家如今分得了8亩3分田地,大大小小的共有15块呢!”
德明妻:“你看呀朱军长,这一块地在山沟旁边,我们将它改成水田,还可以赶上扦插一季红米稻喽。”
朱德:“嗯,你这一件事干得好呀!多产红米,不仅你自己有吃的,我们红军也需要红米煮南瓜粥哦!”
罗得明:“朱军长,中午就在我家吃饭吧。”
朱德:“呵,不客气,我到各村转转。神山村的李老板,约定了我中午去他家吃饭的。”
11 井冈山下的大垅村。傍晚。
战士们肩运大米至大垅村休息。
朱良才等几个红军战士被安排在一间房里过夜。隔壁一户是朱德的休息室。
朱良才:“我们的这一次运粮,是毛委员和朱德等军委做出的临时决定。”
战士乙:“嗨!也是解决燃眉之急不得已的办法。”
战士丙:“是呀,井冈山粮食短缺,便从山下征集来一些税粮。”
朱良才:“那征税的宁冈县离井冈山单程就在50公里开外,我们肩挑粮食往返一次就需要两天时间。”
战士丁:“一次最多只能担挑80斤。因为还有随带的武器重量。”
朱良才:“这次我们的毛委员派了朱德军长跟队到达宁冈县。本来是让朱军长来指挥运粮工作的,可他偏要拿着扁担、袋子担粮爬山!”
战士乙:“别让军长累着了。他不但要安排我们这个几百人的运粮队伍,还要时刻提防着敌人的偷袭战斗呢。”
战士丁:“不能让军长太累着了。”
战士丙:“我有一个好法子。”
朱良才:“说说看。”
战士丙:“将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明儿一早,他起床拿袋子时,没有了扁担,不能挑粮了,我们就分担他的重量。”
朱良才:“嗯,这个法子好。今夜谁去偷朱军长的扁担?”
战士乙:“我去!”
12 大垅村。
朱德起床得很早。他发现扁担被人拿走了,找不着。
朱德:“警卫员。”
警卫员:“到。”
朱德:“给你一个工字银元,去老乡家买一根竹子来,要碗口粗的。”
警卫员:“是。”
朱德在居户家借来了锯子、刀,做好准备工作。
警卫员很快地拿来了新砍下的竹杆。
朱德一阵子锯工和削工,一根新扁担很快就做成了。
朱德用刀子随手在扁担内表面雕刻一行字:“朱德扁担 不准乱拿!”
警卫员:“军长,您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啊!”
朱德:“别这么说。战士们能够担粮上山,我朱德哪能特殊化哦,官兵一致嘛!”
13 早饭后。
朱德用新制作的扁担,肩挑着两个粮袋子,依然走在战士们的中间。
战士乙:“朱军长真的好样的!”
朱良才:“我将要写出一篇文章《朱德的扁担》,用以教育孩子们学习井冈山精神!”
附:
1.名家推荐语
汪广仁2023年10月4日推荐语——《<战争下的和平>导读》值得深读:知道了小说《战争下的和平》,更有“导读”的成功。这部长作品,挑灯的是中国历史,点亮的却为当今世界的反战争。因而,我不得不说,《<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只要你细读、细想、细研,就一定会说:“历史与现实,果然龙套!”还会说:“社会与战争,需要反省!”我汪广仁推荐这部作品,盼天下和平,愿世人幸福!
(注: 汪广仁,博士、教授、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曾受主席锦涛胡接见,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校园作家,为中国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客座教授,长篇史实性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三十八集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歌曲《汪广仁》等有记述)
2.编剧汪琪铃附言——我参与改编《战争下的和平》
导演、演员、观众朋友们:
当我两姐妹(汪小铃、汪佳琪)导读完作家鲁岱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时,又欣闻鲁岱先生盛邀我们姐妹俩将其改编为剧本。这倒不是他已离不开我们姐妹俩什么的,而是我们姐妹俩的诚笃、奋笔及虔责深深地烙印在了《战》书的字里行间!
当然啰,这部作品原著,虽然出自鲁岱先生之手,但其内容、形式、笔法等,属于文学,属于人民,属于祖国光荣的文明史!于是,我们姐妹俩乐意接受了这份事业或邀请,并以自己绵薄之力参与剧本《战争下的和平》的改编工作。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盼《战》剧编成心愿,拍成经典,留美历史,启美后人。是为诚祷!
汪琪铃
2025年6月8日
3.电视连续剧剧本《战争下的和平》故事梗概(主播黄茜茜,中国“教育科学总编室”视频号之音频)
4.电视连续剧《战争下的和平》片头曲、片尾曲歌词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fhdN64hnBWNkFjh4FfzpGg (汪广仁教科文)
【第一作者简介】
鲁岱,男,原名鲁仲强,湖北省大冶市人,高级中学退休教师,中国半朵文化馆研究员,湖北省《荆楚风韵》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主要著作:一部120余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及由天才女作家汪琪铃导读的140余万字的《〈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一首2万余行当代神话散诗《太阳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同名剧本,一部78万余字乡村振兴小说《黎明诗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56集剧本《五粮天》,一部与第二作者汪琪铃合写的23万余字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剧本《仁梯汪广仁》等。创作发行了歌曲《我真的看到了》《汪广仁》以及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本人学味浓,付出多,收获少,但甭管绿肥红瘦,进取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联:13477739786。
附:部分与本平台相关的网络作品选
《中国教育科学》常年征稿(https://mp.weixin.qq.com/s/4jqxo5QDh259YPV0VGAqWQ )(汪广仁教科文)
《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1)》(https://mp.weixin.qq.com/s/E0gdBdmjmsWe62RRPFUHJQ )(汪广仁教科文)
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1)——《奔腾的赤水河》(https://mp.weixin.qq.com/s/4s8fEIfyl8uwo5ILGnb0dQ )(汪广仁教科文)
歌曲《汪广仁》(https://v.qq.com/x/page/y35042uyhau.html )(鲁岱,腾讯视频)
歌曲《赤水河边的星光——致汪广仁教授》(胡朝珍,中国“教育科学总编室”视频号之音频)
汪广仁《“家在中国”2025全球华人国学春晚贺辞》(https://v.qq.com/x/page/u357638shzn.html )(朗诵:汪杨)(腾讯视频)
汪广仁2025年春节贺词(https://v.qq.com/x/page/t3576b4upg5.html )(朗诵:文静)(腾讯视频)
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https://v.qq.com/x/page/s35745ih1g6.html )(鲁岱,腾讯视频)
【本期责编:汪忠堂 上传: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