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福建巡抚给荷兰人设鸿门宴
作者:李铁
继葡萄牙之后,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崛起。不仅在欧洲,从印度洋到东南亚各地,荷兰人所向披靡。
明万历年间,荷兰人“驾大舰,携巨炮”,占据了爪哇岛,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接着又往北来到澳门,企图赶走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夺占一个地方,作为控制对华贸易和劫掠财富的基地。
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6月21日,荷兰远征舰队13艘大小战船与1300名兵士抵达澳门水域。
面对大兵压境,澳门城里的葡萄牙守卫除了又50个火枪手外,全城只剩下百余名能够使用武器的人。
抵达澳门后,荷兰舰队从南面实施了海上佯攻,同时把数百人的登陆部队派往东面的海滩。他们朝着葡萄牙守军喊话,声称要把澳门的成年男子全部处死。
第二天早上,荷兰陆战队从东面的海滩开始登陆。800名荷兰士兵与日本雇佣兵一起,分乘32艘小艇登陆。为了迷惑葡萄牙守军,荷兰人还制造了大量烟幕。葡萄牙人在这里早就构筑了简单工事。在看不清目标的情况下,一支勉强过百人的葡萄牙守军朝着烟幕乱射一通。结果, 40名荷兰人被打死,荷兰舰队司令也被打伤,腹部中弹返回。但更多荷兰人还是将葡萄牙守军从工事赶走了。
留下200名士兵守卫滩头阵地后,其余荷兰人开始向城区进发。在接近澳门的内陆城墙时,荷兰人又遭到了新一轮火炮射击。这些炮火全部来自澳门岛的中心大炮台。这座炮台专门用于应付那些从东面登陆的偷袭者。这次炮击甚至命中了荷军火药车,使荷军死伤惨重。荷兰人决定,进攻东望山炮台。如果得手,那么不仅减少伤亡,还可以用那里的大炮,压制地势较低的城中心大炮台,并控制几乎整个城区。
然而在上山时,他们又遭到30名澳门市民的阻击。由于不熟悉地形,荷兰人也吃不准面对守军的数量,只能绕道从另一侧的高地向东望山炮台前进。
趁此机会,葡萄牙人将分散的守军都集中起来,向荷兰人发起了猛烈反扑。除了士兵和他们的黑人奴隶,普通市民和耶稣会的传教士都一同加入进来。人们高喊口号,朝着荷兰人的队列冲去。面对这样的景象,并不习惯打硬仗的荷兰人惊恐不已,匆匆放枪后,就朝着东面的海滩撤退。他们被迎面冲来的东非黑奴击倒。这些黑人敢打敢拼,将抓获的荷兰人都全部当场斩首。
士气崩溃的荷兰人逃到海滩后,争先恐后的挤上登陆小船,狼狈逃窜。一些人还在回到舰队前落水身亡。
荷兰舰队因为澳门而死136人,伤126人,还有一批士兵被俘1艘船被重创。而在两天的战斗中,葡萄牙总计才战死6人,负伤20多人。
但从澳门撤退以后,荷兰军舰并没走远,而是占领了澎湖列岛,还在金门、厦门附近海面与明朝海军两次展开海战,但也都失利了。因武力未能奏效,荷兰人派人谒见福建巡抚商周祚,请准允开市通商,遭断然拒绝。荷兰人只得撤回澎湖,并在澎湖修筑了城堡。天启三年(1623年)荷兰舰队司令亲自到厦门,请求当地中国官员准予他们通商。明朝地方官员置酒款待了他,但不许通商。
荷兰人来说,澎湖虽然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这里距中国大陆也不远。为了迫使明朝政府开放港口,荷兰舰队炮击了厦门港,商船也被击沉了60多艘。当时,明朝实行了“隆庆开关”,被击沉的大多是来自月港的船只,过去都算走私的,明朝打心眼里就不想保护他们,因而也没说什么。
就在这当口,明朝福建巡抚南居益上任。他设下了宴席,派人邀请荷兰舰队指挥官来赴宴,说是要和他们商议通商的事。荷兰人很高兴,舰队的头头一下来了30多人,但这些人一个也没回去,在宴席上都被抓了起来,南居益命令把他们全都处死了。驻泊海边的荷兰舰队一看情况不对,立刻撤退,逃回了澎湖。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1]()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江南新梦]()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白衣卿相柳永]()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